谈中职女生的早恋

来源 :考试·理论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NI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恋现象早已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社会、家长、学校都已能够相对自如地去处理这个问题,但对中职校生而言,由于目前职业教育模式和学生素质的特殊性,其危害性和危险性已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因此我们要根据中职生的各种环境和特点,进行科学的指导和教育。
  一、堵截和与引导相结合。
  中职生恋爱心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其过程大致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稳定期三个阶段:①萌芽期,一般为一年级;②发展时期,一般为二、三年级;(据调查统计,二、三年级学生恋爱人数占整个学生谈恋爱人数的60~70%。类型大致同乡恋爱、团队恋爱、干部恋爱)③稳定期,一般为毕业班时期。在各个过程班主任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1.根据阶段特征引导学生
  在一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应该通过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习中来。在二、三年级期间,班主任要与家庭相结合,教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对孩子因势利导。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并配合学校教育,以全面把握学生状况。
  2.了解女中职生的特点
  (1)恋爱受挫能力差。
  (2)性心理不健康,缺乏性责任和性道德。
  (3)恋爱交友不当,导致犯罪。
  二、有效预防和解决职校生早恋现象的途径
  1.正确界定早恋的性质,让友情之花盛开。对职校生的早恋现象,班主任必须鉴别“真性早恋(真正的早恋)”和“假性早恋(谣传的早恋)”,对于真性早恋,班主任就应该下猛药,多渠道、多途径入手,但切忌简单粗暴,而是在知心、交心的前提下慢慢引导;对于假性早恋,班主任则应该在“春风化雨”般的“润物无声”中悄悄地引导。两种引导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班主任的“疏导”,学生的自我觉醒,让异性同学之间的感情染上友情的色彩,以“纯正”替代“庸俗”,以“友情”替代“爱情”,使学生的感情走上正规。
  2.组织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孩子的生活不再枯燥。中职学校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把学生旺盛的剩余精力合理地宣泄出去,除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本专业业务之外,搭建活动的平台,丰富职校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集体活动中,班主任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交往,建立正常的友谊,紧紧把握他们的感情闸门,尽可能的把每个学生都吸引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抑制他们的生理冲动。
  3.融德育教育于生活,让暴风雨不再猛烈。青春期正处于孩子的第二个逆反期,很多时候,班主任、家长的唠叨和思想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班主任应注意收集相关的青春期教育材料,编辑成相关案例,以“三自(自尊、自爱、自信)”教育为核心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特别是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4.给孩子树立一杆标尺,让职校生涯不再茫然。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中,自主创业、自我奋斗的故事甚多,这些素材都是鼓励尚在学习的中职学校学生的最佳案例,班主任应多给学生讲这些成功的案例,鼓励职校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专业技能,以技能为自己开创一片蓝天,让孩子们有一个远航的目标,奋斗的标尺,从而树立起积极的进取心,不再一味地去寻找异性的关爱。
  5.倾注你的爱心,为孩子点亮一盏希望的灯。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应给予孩子更过的关心和呵护,特别是对住宿生。多了解一些学生,多爱护一些学生,和孩子多一些交流,给孩子多一份体贴,对孩子多一些宽容,在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孩子创设一个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
  6.对于那些年龄稍大而且陷入热恋中的女中职生,班主任要注意培养她们爱的能力。爱情是美好而甜蜜的,但不具备爱的能力的人,只能收获爱的苦果,而难于品尝到爱的甜蜜。①识别爱的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好感不是爱情; 感情冲动不是爱情;异性友情不是爱情(爱情与友情的区别); 单相思不是爱情。②拒绝爱的能力,这是对不愿意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加以谢绝的能力,其包括两方面:一是敢于理智地拒绝不希望得到的爱情;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③承受失恋的能力,失恋是恋爱过程的中断,即遭受挫折,在客观上表现为与相爱者的分离,在主观上表现为失恋者体验到的悲伤、绝望、虚无、忧郁等创伤性情绪。产生失恋的原因;发展爱的能力。④班主任老师尤其是女老师,应该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女中职生学习有关女性生理的基本知识,同时,重点讲述如何在各种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对于极少数女生,多次劝导不听而依然和男生热恋的女中职生,最好让她们了解一些保护自己身体的方式方法,以免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良后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郯城职教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