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通常会有较大的兴趣。为此,教师可通过生活情境、生活实例和生活实践的应用,积极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而提升信息技术的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 生活化 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应用
  小学计算机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其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而逐渐让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最终适应信息社会中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本文就其具体的应用方法进行了如下分析。
  1.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在课程开始时,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或是应用生活气息浓烈的图片,或是视频等方式,对学习和生活进行较好的整合,为新课程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一份邀请书》时,可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在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凭借自身的理解进行邀请函的撰写,内容可确定为邀请邻近小学一同参观乡村学校的少年宫活动。待学生写完后,教师需对学生撰写的邀请函进行评价,然后可将自己写的邀请函展示给大家看。少年宫活动作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会有较大的期待[1]。因此,应用该方式进行新课的导入,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学习,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并了解到邀请书中应具备的时间、地点和邀请人等,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2.结合生活素材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向来主张学以致用,倡导广大教育者将生活作为教学的中心,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并且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促使教学内容更丰富。通过应用学生感兴趣的、贴切的并且为学生熟悉的素材,促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而重视计算机技术对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了解旅游景点》时,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或是相似的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将奇e国作为相应的教学内容,该游戏为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之一,在生活中通常会涉及。应用该生活题材的吸引力,教会学生使用因特网,可通过IE浏览器进入奇e国网站浏览。之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对奇e国公交路線进行查找,进而找出奇e国的门票,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3.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课堂中渗入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因为社会因素的影响,目前大部分教师往往偏重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所以在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时,也较多地偏向于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其他方面。这种评价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小学生的学习旨在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尽管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优异,但其生活能力较强。教师应注重生活化的评价,突出每位学生的优势,并鼓励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在优势互补之下,促进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认真听讲的学生,可奖励其学习小标本,并且对于能够克服自身缺点的学生给予最佳勇气奖。又如在学习完绘图工具一课之后,可布置学生绘画自身熟悉的场景,如“小鸡觅食”的情境,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计算机信息知识,在绘图中进行相应的着色、复制、组合和绘制等处理,并将其上传至群共享。经过学生的讨论,给出相应的建议对策,教师做出综合性的评价。生活化的评价不但能够兼顾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且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信心技术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2]。
  4.通过课外实践促进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应用
  为实现小学计算机课堂的生活化,除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案例外,还需注重学生的课外实践操作。通过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促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学习乐趣,并通过自身的生活阅历,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为此,教师可在课堂之余,结合教材内容布置相应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开学之际,教师可让学习使用电子邮件向好朋友和家长各写一封信,内容不限,可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向同学表达思念之情。通过实际生活和信息技术的相结合,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3]。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注重生活实例的应用,并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挖掘学习的素材,增强信息技术整体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甘海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设计[J].学周刊A版,2013,3(10):132-133.
  [2]杨静.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13,3(75):134-135.
  [3]吴智辉.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与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2012,3(6):167-16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2  摘 要 “全运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的简称,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开始实行产业化路线。体育在产业化发展的大环境下稳步前进。而作为全运会主办省市,对比赛的重视程度以及在金牌总数上所占得优势越发明显。从第八届全运会以来主办城市都获得了全运会金牌总数第一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从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有助于弥补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短缺的不足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2  摘 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近些年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的论文进行总结分析,就其限制农村体育发展因素如: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因素及对策进行归类,指出其中不足:针对性不强,多数研究以全国农村为基础,忽略了农村的差异性;多数对策停留在理论层面,可操作性差,并提出相关建议:基于基础村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