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盐环定灌区末梢泵站灌溉管理工作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e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简述了盐环定灌区末梢泵站灌溉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 灌溉管理 现状 问题 措施
  
  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已建成、运行了二十几年,主要给处于干旱带的陕西定边、甘肃环县、宁夏盐池三个县供水,现已成为当地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水源保障。随着这几年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越来越大,盐环定扬黄工程的上水量和上水周期同期也有了很大的增长,目前年上水量已过8000万方。由于该工程建成较早,设计中存在一些缺陷,给灌溉管理工作造成了一些客观上的不利条件。现以该工程灌溉工作矛盾较突出的末梢级泵站十泵站为例,谈谈灌溉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盐环定十泵站现辖九干渠、十干渠渠道共8.34km,共有7个直开口、灌溉面积4万多亩,为管理处第二大灌区,年配水量1000万方以上并逐年呈上升趋势,跨省给甘肃环县十一泵站供水,在管理处的灌溉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一席。目前十泵站有测配水员1名、养护工2名,由于处于系统末梢段受系统机组不匹配的影响最明显,加之十干渠较小、常年淤积较严重、调蓄水的能力较差,造成十干渠调配水的次数十分频繁;配水员的工作量较大、无法按时轮休;同时,受渠道调蓄能力的影响,为提高水的商品率和利用率,泵站几乎不弃水,短期的变化靠大庄、小庄两个斗口来调节水量,客观上增加了灌溉管理的难度、受制于人;另外,由于支渠长受聘于盐池县扬黄局中心水管所,跟泵站无直接的约束关系,而泵站在十干渠较频繁的调配水开关斗口必须依靠支渠长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用水高峰期、恶劣天气及夜晚开关斗口,灌区群众的意见较大,需要支渠长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化解矛盾,而支渠长及盐池中心水管所工作人员由于受到个人品质、业务素质、服务意识等影响,不同程度的有抵触情绪,给当地的灌溉工作造成不稳定因素,偶有灌区群众到泵站要水、闹事。
  
  二、采用用水协会管理模式的利弊
  
  在自流灌区,目前基本上均已实现了用水协会直接管理灌溉用水,供水单位直接与用水协会联系,避免了搭车收费现象、降低了农民负担;工作难点:1、渠道维修管理费的管理不规范、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有挪用现象。2、农民用水户中长期配水的人员业务上未经专业培训,人员不固定,待遇低,造成调配水量不准,用水户有意见。
  目前在我处的盐池灌区由于历史原因及经费问题还未实行用水协会管理模式,灌溉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关系还未理顺,建议在十泵站灌区可先作试点,取得成果后再向其它灌区推广。
  
  三、调配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调配水工作特别是管理处调度的调配水工作事关管理处整个系统,稍有变化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对调配水员的个人专业素质、工作能力、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目前从十泵站这个末梢段的情况反映出管理处调度员还存在调配水预测性较差、开停机频繁、系统管理的经验还不够成熟。我个人认为要进一步提高调度员的业务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业务学习,真正搞清搞懂调配水的实质是对水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合理分配;既要克服盲目指挥又要树立信心大胆调配,这需要一定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此建议管理处主管科室下大力气进行有成效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还应引进竞争机制,增加调度员学习的压力。
  2、集思广益、多方征求意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调配水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完善工作程序,加强调度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交接班制度,逐步建立全系统及各干渠的水位(H)——流量(Q)曲线图,微机操作,提高调配水工作的预见性,同时可及时发现干渠上水位变化的异常情况,防止超警戒水位运行的情况发生。
  3、加强与各站机电值班人员及配水员的沟通,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调配水的合理性,减轻人为因素对水量变化的影响,减少末梢段泵站开停机次数。
  4、逐步积累经验,真正摸清各干渠水量损失(蒸发、渗漏)的合理范围,为提高用水计划的精度打基础。
  
  四、九、十泵站的水量匹配问题
  
  九泵站现有机组6台,上水流量均为0.55m3/s;十泵站现有机组5台,3台大机上水流量均为1.0m3/s,2台小机上水流量均为0.50m3/s;十泵站的总流量大于九泵站,且前后泵站机组不匹配,造成九干渠水流不稳,十泵站客观上增加了开停机次数,建议九泵站更换1至2台1.0m3/s流量的大机组,增加总上水流量;同时在运行中,发挥九干渠隰宁堡斗口的调节作用,尽量保持九干渠水量的平稳。
  
  五、就目前的灌溉管理现状,应做出的努力
  
  1、加大对灌区群众关于水情处情的宣传力度,让灌区群众理解末梢段配水客观上存在的难度,取得支渠长及灌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2、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无论是主管站长还是测配水员均应高度重视测配水的精度,及时根据水位、流量变化调节配水流量,既要确保完成商品率、利用率,同时更要确保老百姓灌好地、灌够水;在水量紧张、用水高峰期,深入灌区了解水情,及时化解供需矛盾,对群众有意见的情况给予充分的解释、说明,避免水事纠纷的发生。
  3、利用泵站的前池供水点给灌区群众提供生产用水,利用生活区的供水点为灌区群众提供生活用水,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同时在六、七月用水高峰期召开灌区代表座谈会,沟通感情、联络友谊,力所能及地解决灌区群众生产、生活上的一些困难,促进和谐泵站的建设。
  4、加强测配水员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引进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进入测配水员队伍,改善现有的人员知识、年龄结构。同时应加大对现有测配水人员的培训、考核,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待遇,合理安排人员,把测配水员当一个技术岗位来对待,引导更多的有专业知识基础的职工充实进来。
  作者简介:
  王志毅(1969—),男,大学学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施工、工程管理。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做好大国工匠优秀后备人才早期发现、选拔和培养工作,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元共建、多方冠名及提供组织、人员、经费、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将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个方面,探索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思想
创新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灵魂.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学生创新教育品质的提升.立足无锡产业发展实际,思考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透析高职学生创新教育实施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