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苯丙蒽诱发大鼠颌下腺腺癌的实验研究

来源 :口腔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颌下腺腺癌动物模型,研究涎腺腺癌组织发生及发病机制。方法:40只sD成年鼠(雌雄各20只),颌下腺导管结扎后,1%二甲基苯丙蒽丙酮液腺体内二次直接注射腺体内诱发大鼠颌下腺腺癌。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确立大鼠颌下腺腺癌动物模型。结果:结扎后颌下腺细胞增殖活跃,正常腺体与导管结扎后颌下腺PC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二次追加注射后,仅雌成年鼠形成颌下腺腺癌,生成率为60%。腺癌组织结构为腺管状、乳头状、筛状以及实性状,并有腺癌转移。导管上皮细胞CK19阳性,肌上皮细胞calpol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鼠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牙龈组织中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方法:丝线结扎高糖软食法建立鼠牙周炎模型。去除结扎丝线停止高糖软食,局部洁刮治术,建立鼠牙周炎基础治疗模型
目的:评价复方冰硼冲洗液用于根管冲洗的清洁性。方法:收集40个新鲜拔除的单根管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采用不锈钢K锉和逐步深入预备技术预备根管,分别使用4组冲洗液进
影戏和民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体现为民俗活动是影戏起源、形成的源头,是影戏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也体现在民俗对影戏演出内容、过程及仪式的影响,而且影戏及其演出也
目的:检测c-fo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在OSCC、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与O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和统计学分
当代兴起的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二人传"学习班传承,与传统社会时期以师徒关系为基础的"二人传"江湖班传承一脉相承。学习班以其培养人数之多成为当代最重要的一种传承方式。
《春夏秋冬》是研究石湾仕女或贴塑陶瓷艺术的代表,厘清其自身的成长历程和它在石湾陶塑历史上继承与创造的足迹别具意义。石湾陶瓷艺术至少在人物、动物、器皿、微塑盆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