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的表达以及亚低温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取材于新生SD大鼠皮层脑组织的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C)
【机 构】
: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徐州空军学院门诊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的表达以及亚低温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取材于新生SD大鼠皮层脑组织的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C),传至第3代自然纯化后采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化学染色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将其分为正常(37℃)对照组(C)、常温(37℃)缺氧复氧组(H/R)、亚低温(32℃)干预缺氧复氧组(M+H/R).以95% N2和5% CO2的培养条件致细胞缺氧8h,其后恢复正常供氧,分别复氧4,12,20h等,建立缺氧复氧模型.观察各时点AC的形态学变化、台盼蓝染色法测定AC的存活率、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检测Cyclin D1的表达变化.结果 1.自然纯化后的第3代AC 95%以上呈GFAP阳性;2.缺氧8h后,常温组及亚低温组AC的形态和存活力变化均不明显,但随着复氧时间延长,两组细胞死亡数均显著增高(按复氧时间常温组分别为:12.87 ±2.76、31.55 ±3.00、46.40±8.50;低温组分别为:6.77 ±1.53、15.97 ±4.00、28.33±5.69),但亚低温组AC较常温组AC损伤明显减轻(P<0.05),细胞存活力增强.3.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示AC正常氧供时Cyclin D1表达无明显变化,缺氧8h后两组AC的Cyclin D1表达均增加,且随复氧时间延长呈明显增高趋势,亚低温组Cyclin D1的免疫表达较常温组显著减少.结论 Cyclin D1是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敏感指标,通过抑制Cyclin D1表达调控细胞周期可能是亚低温脑保护的作用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分子,通过抑制转录或翻译来调控基因表达.缺血性卒中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理学过程的最终结局
目的 探讨不典型小肝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不典型小肝癌螺旋CT诊断正确率.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肝癌病例共10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10例共发现癌灶10个,大小
目的 探讨Wnt5a mRNA和蛋白、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和β-连环素(β-catenin)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30例新鲜结直肠腺癌组织
目的 比较利用质子与光子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颅底脊索瘤的疗效. 方法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1月至2008年11月应用质子与光子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经病理证实的
绿色建筑在进行遮阳产品的选用时,应按照其使用性能、环境安全性、功能性和环境负荷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绿色建筑选用产品技术指南》对建筑遮阳产品提出了细化要求,希望可以
目的研究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的疗效、手术适应证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0年10月因退行性腰椎疾病接受Coflex内固定手术108例患者资料,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37~75岁,平均53.5岁。患者中行单纯髓核摘除后单节段Coflex内固定59例(髓核摘除Coflex固定组),椎管狭窄开窗减压后单节段Coflex内固定41例(椎管开窗Coflex固定组),减压
语音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与哈萨克语尤其如此,语音演变要从早期阿尔泰语时期开始研究。文章首先探讨现代哈萨克语中的部分词语在古代文献中的
时下翻转课堂大流行的背景下,在农村职校,由于设施设备及技术手段等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还不能有效翻转。可以移植“翻转课堂”的理论思想,整合教学资源,最终实现课堂的翻转。
“导学案”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也是高效课堂的有效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受益最大的是学生。
“Guidance Case ” teaching is a good teaching method, but also an ef
目的 探讨性别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制订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152例脑卒中患者,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的患病情况及不同性别患者的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脑卒中患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