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有效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对以往的教学观、学生观等进行改革。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呢?
  一、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单调呆板、枯燥无味,如同一潭死水,无法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与主动意识,这样的教学处于低效状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改变传统教学枯燥的教学局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我们可以用幽默的语言、诙谐的语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运用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为学生营造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等等。只有符合学生的学情,贴近教学内容,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能够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我们都要大胆尝试。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活动中来,主动探究,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构建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实现师生角色的彻底转换,要改变以往教师的控制地位,构建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由事无巨细的管理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为学生的主动思考预留空间,为学生的积极探究创设平台。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围绕问题对文本展开充分的阅读,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学生思维受阻,或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于肤浅,或是学生思路出现问题等情况时,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必要的指导与修正。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对文本展开个性化阅读,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悟与理解。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要理性对待,不能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突显教学的情感性,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感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没有感情的单纯传授知识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降低学生学习的激情,而不利于学生能力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成功的教学是知识互动与情感沟通的有机结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世界,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转化消极情感。一方面,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拉近师生距离,使教师与学生间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另一方面,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特点,在简短的文字背后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而这些往往是语言所不能准确描述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无声语言来渲染气氛,以此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情感的沟通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积极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减轻消极情绪,使整个课堂教学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四、体现教学的全体性,提高全体学生的素养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参与、全面发展。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成为部分学生的学堂,而将大部分学生排斥在教学之外。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想真正实现教学的全体性,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全体学生的素养,就要深入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运用分层教学法。首先,教学对象分层。学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规律与接受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为制定教学目标与实施教学方法打下基础。其次,教学目标分层。各个层次的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差生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识记,中等生侧重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优等生则要求更高,不仅要深入理解与运用知识,还要富有创造性。再次,教学方法分层。中差生要在教师的充分指导下学习,优等生则侧重于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发挥优等生的优势,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研究新课程标准,将理论学习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总结,以探索出更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低年级识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在生活实践中识字,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识字教学 激发兴趣 游戏 方法  语文学习是母语教育。母语的习得从出生开始,母语思维与生俱来。汉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文化,它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形象性、表意的丰富性和音韵美等特征。  识字是母语学习的任务。因此低年级学生的识字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迅速增长,而且重荷载交通量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大,原有道路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及荷载的需求。因而,大量的道路开始进行升级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交通命脉之一的公路的工程建设步伐也随之不断加快:近几年来,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