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2)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c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今社会多元化的需要。”通过实践,感受到生活是智障学生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是永远不竭的资源。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如下:课堂识字生活化;家庭识字生活化;社会识字生活化。为智障学生开展了多种识字途径,创设了良好的识字氛围,让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有效地提高了智障学生的识字能力,使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智障学生;生活化;识字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还是现今社会多元化的需要。”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智障学生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智障学生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使识字教学走出课堂;还要积极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使识字教学走进家庭;还要积极利用母语环境,使识字教学走向社会。
  一、课堂生活化识字
  为了让智障学生顺利通过识字关,教师应该利用不同的活动方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而生活是智障学生最好的“启蒙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将课堂识字生活化。
  1.认名字,培养智障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特殊教育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十个左右的特殊孩子,学生刚入校时,彼此还不认识,看到对方都觉得很新奇,大都有迫切想认识新同学的愿望。这样学生的“姓名”便成了智障学生识字最近、最便捷的一大资源。由于学生的名字各不相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名字中就包含了几十个不同的汉字。教师可以在开学初,就把全班学生的名字打印出来,制作成一张张的“小胸卡”,挂在学生的胸前。或制成一张张的“小名片”,贴在每位学生的座位上,让学生上课或下课的时候认一认,如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向座位上的同学请教,这样不仅记住了同学的姓名,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相信从此以后,学生就不会仅仅满足于认识班上同学的名字,还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记邻班学生、老师及家长的名字。
  2.赏环境,激发智障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学校是一个文化氛围极浓的场所,处处都能展现出汉字的无穷魅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智障学生所熟悉的环境,为他们创设浓厚的识字氛围。首先,要让教室成为智障学生识字的“启蒙教本”。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识字资源,对教室内的环境进行一定的美化和有效布置,为学生创造浓厚的识字环境。
  3.创情境,提高智障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帮助智障学生创设生活化识字的情境,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识字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比如,开展游戏识字。传统的识字游戏有“摘果子游戏”“组字游戏”,这些识字游戏,既可以培养智障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识字的乐趣。同时也对学生渗透了礼貌教育,可谓妙趣横生,大大激发了智障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了他们识字的能力。
  二、家庭生活化识字
  1.创设智障学生家庭识字的氛围
  可以让智障学生从认识自己父母的姓名、单位开始,最后扩展到认识亲戚朋友的姓名、称呼、家庭住址、单位。另外,家长还可以把家中的各种家具和物品都一一贴上相应的标签,让智障学生在浓郁的家庭识字氛围中,借助对实物的感性认识,来认识“电视机、空调、电脑、电风扇、门、桌子、椅子、衣橱、沙发、茶几”等家用电器和家具的名称。相信只要教师、家长、智障学生三者形成合力,智障学生的识字量一定会大大增加。
  2.引导智障学生在看电视中识字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传播媒体不断涌现,电视节目也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应督促家长充分利用电视媒体挖掘学生自主识字的潜能。电视上的文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学会,特别是广告语,重播率高,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再如,动画片的片名、节目主持人的姓名、各栏目名等,都是智障学生识字的好教材。学生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看电视画面、听声音的同时,有意识地去认识熟悉的汉字。这样,不仅让智障学生从中获取了大量的信息,也拓宽了识字渠道。
  3.倡导亲子阅读,拓宽智障学生的识字面
  喜欢听故事是智障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倡议家长经常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再让智障学生把有文字的故事读给家庭中其他成员听。这种细水长流式的识字渗透,不仅拓宽了智障学生的识字面,还是一种知识的迁移,让智障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阅读体验中进行了再学习,以快乐阅读的形式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面。
  三、社会生活化识字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产物,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商业化的信息社会中,每天都要面临铺天盖地的广告、商标等。这些都是智障学生识字的天然素材。教师要倡导家长“有目的”地带孩子外出或购物。例如,超市是一个动感教室,超市的物品琳琅满目,有很多食品和日用品都是智障学生经常接触的。而且超市的物架上都有每种食物和日用品的名称和价目。家长可以利用与学生一起到超市购物的时机,引导学生识记自己感兴趣的商品标牌上的汉字,把识字与认识商品有机结合起来,让智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这些汉字,养成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提倡班上的学生课后去社会上收集商标、商品的外包装等。通过剪剪、贴贴、画画,组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再定期让学生在班级中开展“识字课本交流会”,为他们创设展示识字成果的平台,不仅拓宽了智障学生的识字渠道,还让智障学生在自主识字的活动实践中,体验到主动识字所带来的成功与愉悦。
  总之,生活是智障学生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是永远不竭的识字资源。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多种识字情境,开展多种识字活动,不断拓宽学生的识字渠道,为智障学生营造良好的识字氛围,从而激发智障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智障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文字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在一起。”所以,大力开发识字资源,引导智障学生到生活的大环境中去识字,智障学生的识字教学必将不再枯燥乏味,智障学生的识字能力必将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沈玉林.特殊教育论文写作指南.华夏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其他文献
《背影》是鲁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情感充沛的写人记事的散文,比如,《老王》《阿长与山海经》《信客》等。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也都是把这一课放在了写人记事的单元。例如,人教版是把本课放在了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和鲁教版的处理是一样的。这样的安排便于集中学习写人记事散文的方法结构,表达技巧。  对本课处理的重点是文本的解读,深层次的挖掘,在品味揣摩词句方面重点训练,难点就
摘 要:为探究类比活动对概念转变的有效性,在两个相同层次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方法展开“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教学,结果表明,实施类比教学活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可帮助部分学生放弃原有的错误观念,促进概念的转变。  关键词:类比活动;概念转变;前概念  一、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新概念之前,头脑并非是一片空白,而是带着已有的认识来学习的,这些认识称之为“前科学概念”或“另有概念”。前
摘 要:围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下几方面论证: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小视。  关键词:数学教学;观察;思考;讨论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十分重要。  在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可见,真实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教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标尺。只有真实的作文,才能展示出学生动人的个性。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真实的作文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  一、寻找真实的情感体验  生活是真实的,也是写作的
摘 要:试卷中的阅读理解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实力的考查。阅读理解在高考中比分大,分值高,是高考成败的决定因素。学生十分重视阅读理解,但失分高的问题困扰着他们,却一直找不到问题所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抱怨阅读理解的难度,时常看到他们面对错题时的无奈。那就必须找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  关键词:阅读理解;学生问题;解决对策  在十几年的高中一线教学中,我把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知识。一堂成功的课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各有特色,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闪现出“亮点”,这个“亮点”应该是师生智慧的结晶,令师生惊讶,让学生兴奋,使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我在教学设计中,为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思考,经常有意识地设疑布阵,引导学生思考,甚至有意提出带有冲突性的问题,诱导或激起
摘 要: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材相比,内容新颖、形式丰富,符合新一代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这门学科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思维,着重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应该生动,避免死气沉沉,在课堂中营造融洽的氛围,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教学要跟紧时代步伐,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教学,直观形象。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
摘 要: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场所,从过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过程枯燥,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但是教学效果不佳,无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应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提升,创新教学思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性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创新方法  在现代小学教育中,有效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文是笔者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学学术年会会议,受益匪浅而记载下的感悟,愿与教育同仁分享。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化成长”,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两位青年教师的研讨观摩课及其专家点评;(2)全国六大片区各推荐一位特级教师进行教学展示;(3)教学设计获奖代表的展示与交流;(4)专家报告:《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教学设计》。  三天里几位特级教
摘要:教师工作是平凡而又神圣的,他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前途和未来。作为老师,唯有以身作则,以真诚、热情、主动的爱心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师爱;真诚;爱护;公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学生的老师,他才有可能教育好学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爱戴。从教九年以来,我一直战斗在教学的第一线,并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