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方式对早稻免耕栽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80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探讨早稻免耕栽培适宜施肥方法,试验设计了单质肥料、复混肥料的不同施肥方法,各处理施肥量折算为氮165kg/hm2、五氧化二磷60kg/hm2、氧化钾l50kg/hm2。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混肥效果比单质肥料好,平衡施肥比前重后轻施肥效果理想。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结实率高,产量增加574.5kg/hm2,纯收入增加710.4元/hm2
  关键词 早稻;免耕栽培;施肥方法;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145-01
  
  温州早稻面积为浙江省的1/4,为了探讨早稻免耕栽培适宜施肥方法,通过合理施肥,提高早稻产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早稻的种植效益,2008年,笔者在温州农科院试验场以温305为材料,进行了早稻单质肥料、复混肥料的不同施肥方法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采用温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高产早籼品种温305。温305以金早47与早籼436杂交,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全生育期为109d左右。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栽培,株高在85cm左右,有效穗270~342万穗/hm2,成穗率在80%以上,每穗总粒数120.3~140.0粒,每穗实粒数108.7~126.0粒,结实率85.0%左右,千粒重24.8g左右。试验田前作为冬闲田,土壤为灰泥田,其基础养分为pH值5.89、速效氮373.5 mg/kg、有机质50.66g/kg、有效磷36.4mg/kg、速效钾83.4 mg/kg,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好,土壤类型为灰泥田。参试品种温305为前一年在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秋繁种子。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单质肥料平衡施肥法(A);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前重后轻施肥法(B);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C),单质肥料前重后轻施肥法,此法为当地习惯施肥方法,作为试验对照(CK)。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30 m2,小区之间做好小田埂,防止肥水串流。各处理施肥量折算为氮l65kg/hm2、五氧化二磷60 kg/hm2、氧化钾l50kg/hm2,具体施肥方法见表1。
  
  2.2 不同施肥方法对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单质肥料前重后轻施肥法(CK)最高苗数多,但成穗率较低,株高较矮,有效穗较少,结实率较低。其他处理与CK相比,成穗率、株高、有效穗、结实率增加明显,成穗率提高6%左右,株高增加3.7~4.5cm,有效穗增加7.5~16.5万穗/hm2,结实率增加0.5~3.9个百分点。各处理中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产量结构好,理论产量最高,与CK相比,株高增加3.7cm,成穗率增加5.6个百分点,有效穗增加16.5 万穗/hm2,结实率提高3.9个百分点(见表2)。
  2.3 不同施肥方法经济效益比较
  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效益最好,单质肥料平衡施肥法次之,与CK相比,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产值增加1 263.9元/hm2,纯收入增加710.4元/hm2;单质肥料平衡施肥法产值增加686.4元/hm2,纯收入增加312.9 元/hm2。复混肥料前重后轻法产值增加627元/hm2,纯收入增加339.0元/hm2(见表3)。
  
  
  3 结论与讨论
  
  各处理间差异主要是由肥料供给时间及释放时间的差异形成,习惯法养分供给不平衡,前期施用肥料多,分蘖旺盛,中后期供给少,生长速度减缓,结实率下降;水稻专用复混肥料平衡施肥法养分供应较平衡,释放速度较均匀,促进了平衡生长,形成了较好的群体结构及产量结构。温305免耕栽培,采用水稻专用复混肥料进行平衡施肥,与习惯法相比,产量增加574.5kg/hm2,纯收入增加710.4元/hm2,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其他品种早稻免耕栽培可以参考采用该施肥方法。
  
  4 参考文献
  [1] 黄阿章,周书军,杨筠文,等. 有机型水稻专用肥在早稻上应用初报 [J].上海农业科技,2005(4):88.
  [2] 张祥明,胡润,程生龙. 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21-2022,2025.
  [3] 陈莉,危少勇,乐明祥,等.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比试验小结[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5):123-125.
其他文献
《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从儿童的视角,记述自己的童年,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是祖父的园子,也是作者的后花园。《我和祖父的园子》用诗一样的语言,带我们走进具有童话色彩的、漂亮的、明丽的园子,通过园子,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和对亲人的怀念。  一、现实的花园  《我和祖父的园子》中的花园是有故事的花园,描述了作者和祖父的亲情。祖父慈祥温和,孙女调皮可爱充满幻想,祖孙在园
朗读是一种人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语文学习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和内容”中多次提及“朗读”,对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正
在较差地质条件、不同填筑材料情况下,用素混凝土桩和搅拌桩进行了城市道路路基处理的原位试验,分析了超孔隙水压力、桩间土分层沉降、附加有效应力、路基深层土的侧向位移等数
从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起,全国中小学校语文教材统一采用新版本,原先“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终结。新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9篇,占所有选篇的30%;初中阶段古诗文共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   古诗文的增加,给我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即要求掌握古诗词格律的基本知识及古字音的正确读法。下面就以新教材中的叶绍翁的《夜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讲授语文知识,而是要在充分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同时它也是帮助学生构建精神世界的灵魂学科。其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老师要加大对作文教学的研究,发挥教师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写作的自主性,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质量水平。  一、引导学生自主搜集作文素材  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单元作文的写作要求到生活中进行观察,还可以通过去图书馆、网络查找等方式,搜集与单元作文目标相契合的各种素材,为写作做好积累。通过
介绍豚草的形态特征、分布状况,分析其危害特点,并提出防除方法,以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湖北黄陂的木兰山、木兰湖本是依托木兰从军的长诗和传说而构成名山胜景知名于世的。但关于木兰的传说,其构成与演变多年来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亟待予以梳理。华中师范大学
【摘 要】文章分析了目前独立学院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针对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材的选取上提出了一些观点进行研究,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案例教学、蓝墨云班课教学app、慕课教学等,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够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翻转课堂;蓝墨云班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也可以延伸理解为一种教学方式、教育理念。高中语文教学知识点更多、内容更复杂,以常规方式进行教学,难以获取理想的成果,导致学生成绩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在此背景下,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价值与策略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