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fer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难点在于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将它用为一种教学工具,如演示工具、资源工具、交流工具、辅助工具和探究工具等。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多媒体技术作为语文课程整合的演示工具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从计算机辅助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中选择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也可组编讲演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及图表、动画等,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如,在进行《海底世界》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设置了海面波涛汹涌的景象,进而引入海底,形成动静相衬的对比,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接着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观察海底的美丽世界,再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图文对照,让他们感受课文之美。这样集声、像、文于一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文字、图像、声音信号将语言与实践相互融合起来,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使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获取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作为语文课程整合的资源工具
  多媒体技术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远教资源和互联网为教学提供了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成文件夹,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选择相关资源辅助教学。还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一些教育网址,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库中收集信息和分析学习资料,成为主动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多媒体技术作为语文课程整合的交流工具
  交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具备互联网的环境下,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利用QQ或E-mail等通信工具开设一些语文讨论专题,让学生在有趣的讨论中各抒己见,明辨是非,从而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
  四、多媒体技术作为语文课程整合的辅助工具
  众所周知,学生的个性和智能是有一定差异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也有不同。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智能特点,确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一些口语交际、文字游戏、测试等教学软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发现问题时及时纠正,学生在解答中得到了辅导和帮助,部分学生实现了个别辅导及个别化学习的目标。这样做,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多媒体技术作为语文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
  语文教学中要涉及到汉语的自身规律和复杂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把握的。教师可根据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所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学习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把语文内容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等。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总结一些科学规律和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办法。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就是要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等,并将这些“工具”运用到教学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重新构建,最后有机联系、互相融合,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这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编辑:张昀
其他文献
论述了文献数字化在文献保护中所存在的信息丢失、新旧设备更替、电子出版物的版本权威性、汉字处理的复杂性、入藏管理的难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探讨高校图书馆在网络这一新环境下,如何建设信息资源、如何利用网上资源、如何深化服务工作、加强队伍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 音乐教学;学习兴趣;教  学手段;基础知识;引导;  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9—004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体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一
〔关键词〕 作文教学;主次;课文;作文;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1—0087—01  一、“文”与“质”的主次关系  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但对大部分初中学生而言,却难以做到,他们往往只能顾及其一。那么“文”与“质”到底孰轻孰重,孰先孰后?教师应如何拿捏二者分寸呢?  柳宗元在《答韦
针对目前图书馆所编制的各行其是、五花八门的辅助区分号状况,广阔报它的实质,提出了罗易于规范,同一,操作的辅助区分号设置,并论述了索书号与文献编目的相互关系。
就目前全国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一问题,指出课堂教学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唯一方式。构建大学图书馆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提出了构建第二课堂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