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中存在问题探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tarsea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则是体育的直接体现方式。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的变化,其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如高校体育课程理论薄弱、发展出现困惑、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本文旨在探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问题相应的建议。最后得出结论:完善体育课程目标;优化体育课程设计;紧抓体育课程实施;加强体育课程评价。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问题 建议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社会的发展,体育的进步,课程的改革等等一系列变化充斥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中,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也会遇到种种问题,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发展,是我们体育人应该做的。
  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理论薄弱
  1.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理论发展历史较短。对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结从改革开放以后,到目前为止差不多有三十几年,在这其中有成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而对于一个成熟理论知识的建立,我们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验证。
  2.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缺乏权威理论体系。一方面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时间较短,另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并没有注重理论知识的构建,因此,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还缺乏真正成熟权威的理论体系。
  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方向还未明确。随着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逐年下降,我们在不断地摸索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就现在各个高校已呈现出不同的公共体育课程,我国未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方向还需进一步探索。
  (二)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概念混淆不清
  1.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高校培养目标、体育课程目标及体育教学目标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学校体育课程构建与教学改革出现脱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政策指导,高校体育教育还需国家更多的重视与培养。
  2.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未能突出核心价值观。许多学生认为体育课没有学到东西,从而产生了“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心理状况,这说明我们体育工作者没能体现学校体育的核心价值,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校体育课程的魅力所在。
  3.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与实际教学存在偏差。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五个基本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体育工作者往往过于重视考试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本身的重要性,没有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造成了教育目标与实际教学的偏差。
  (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发展出现困惑
  1.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引导。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时间短,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支撑课程建设。各种观点没能有效统一,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
  2.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繁多未能突出重点。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多而杂,没有突出与教学相关的特色教材。例如:桥牌、台球等,很难体现出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来增进健康,若把他们放在俱乐部而不是体育课程中,或许会较好些。
  3.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设计思想未能相统一。学校体育课程并没有解决教什么、怎样教、如何教学效果最优化、怎样才具有操作性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师大部分是以自身经验为主观意识进行教学。
  (四)缺乏有效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1.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性,大多照本宣科进行教学,没有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并仍沿用旧时代的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缺乏有效实施。课程设计与实际教学存在差异,往往不能按照既定规划进行有效实施。教师普遍仍以个人经验进行简单的“机械教学”,使得体育课程枯燥乏味。
  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缺乏优秀精品体育课程。在普通高校中公共体育课相对于其他课程,缺乏优秀精品课,缺乏一种榜样的力量。从而相对于其他课程少了不少学习借鉴的机会。
  (五)课程与教学评价机制理论不完善
  1.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尚不成熟。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无论从教师角度还是学生角度都没有一套可靠的评价体系。大多数评价则是通过一般的“物理考评”,如:到课率、出勤率、期末成绩等。这样并不能真实有效的达到评价目的。
  2.评价缺乏长期系统的跟踪调查。大部分评价纯粹为了应付检查,零零碎碎进行评价考评,缺乏系统长期地跟踪调查。不利于评价工作的后期总结及经验教训的获取。
  3.评价完毕缺乏有效的后续改进。我们往往忘记评价是为了更好的完善体育课程与教学,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在评价中我们应更加了解我们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一次评价考评过后还需要有后续反馈总结,这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发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改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议
  (一)完善体育课程目标
  1.实行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并增强学生内心精神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我们体育工作者应遵循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2.注重运动参与培养体育意识。体育课上我们应注重学生们的运动参与情况,鼓励以身体练习进行运动体验。不过体育课上时间毕竟少而有限,我们还更应加强培养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意识,这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3.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但要增强体质,学会运动技能,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以培养复合型综合人才为终极目标。
  (二)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1.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应突破以传统球类项目为主的课程内容,开展各类运动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2.体育课程形式的新颖。不局限于一种模式的教学,可在主题情境上创新、场地器材上创新、教学模式上创新、语言沟通上创新。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3.体育课程教材的改变。改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体系,应围绕学生进行促进学习和学生发展,并结合教师教学进行编制,所编制的教材应随着体育教育的变革进行同步且具有前瞻性。
  (三)紧抓体育课程实施
  1.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把体育课程计划付诸体育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调适完善,逐渐摸索出最优的课程实施。
  2.体育教学“深入浅出”。把握深入浅出原则精讲多练教学。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动作示范,都应把握重点难点,掌握核心技术,使教学更加简单易行。
  3.统筹整体并注重细节。在整学期的课程设计及其中的教学要把握好整体方向,统筹大局,同时还应注重教学过程,拿捏好重要细节,做到整体与过程的兼并融合。
  (四)加强体育课程评价
  1.全方位多维度的进行综合评价。可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教学结果;(2)教师的教学行为;(3)学生的学习行为。各个方面都应遵循这四个原则:(1)方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2.正视结果评价并注重过程评价。未来的体育课程评价不仅要有教师参与,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做到评价的真实客观合理,要注重结果同时还应关注过程,把握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3.科学评价与反馈形成良性循环。为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我们必须做好科学的评价与反馈,并将反馈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完善体育课程的目标,优化体育课程的设计,紧抓体育课程的实施,加强体育课程的评价,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论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变化迅速,高速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归结汇总主要存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理论薄弱;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概念混淆不清;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发展出现困惑;缺乏有效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课程与教学评价机制理论不完善。对此我们提出从四个方面进行改善,分别是理论建设方面:完善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建设方面:优化体育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方面:紧抓体育课程实施;科学评价方面:加强体育课程评价。我们相信经过全面的改进,未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会更加的顺利。
  参考文献:
  [1] 孙洪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8):89-92.
  [2] 高健,颜天民.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94-97.
  [3] 郑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症结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08):82-86.
  [4] 段健芝,彭健民.身体、体育、体育课程——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选择[J].体育学刊.2010(04):50-54.
  [5] 孟宪忠.浅析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6):49-50.
  [6] 周登嵩.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览[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3):1-7.
其他文献
为使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更多收获,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完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体系、科学应用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优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体育场馆在数量和质量上分别得到了不断地增加和提高,但是,对于我国庞大的体育群体来讲,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如何正确认识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开发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意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 体育场馆 利用  如何处理并且解决好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开发利用问题,是一名体育工作管理者必须积极思考和认真对待的责任。从另一角度来讲,这也是处理好我国学校体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尘螨及花粉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安全性评估.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入组的55例变应性鼻炎病人被随机分成特异性皮下免
目的探讨常用的耐药检测方法以及不同药敏检测仪器对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的检测结果差异以及价值。方法选取地方医院微生物室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各200
随着党中央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人们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故更多的会付诸法律的方式去解决。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有很强
摘 要 许多学校,尤其是城区学校普遍存在体育场地狭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制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如何根据现有的场地和资源,有效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是学校和体育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小场地 体育教学 影响 策略  体育运动场地面积小,学生人数多,是许多学校尤其是城区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给孩子们的体育活动空间带来了限制,同时这对教师有效开展体育课教学提高了难度和提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