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中的激励策略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l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激励策略的制定是研究中心,对于德育来讲,班主任一定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从自律性与学生心理变化关注等方面总结有效措施,由此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质量,取得理想的德育成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自律性;学生心理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创新班主任工作形式的重要手段。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积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推进德育模式,为了达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水平,总结与探索小学班主任德育激励策略,明确德育目标,在此基础上,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一、明确德育工作重要性,加大自律性激励引导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一定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在基本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结合小学班级管理特点,设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小学班级管理中,对班主任的依赖性更大,因此,班主任需从思想观念与道德标准等方面出发,加大自律性激励引导,对学生学习习惯与纪律意识等进行培养,真正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1]。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同时也是个体,要及时地充分发挥个体作用,自律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为班主任高素质团体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将自律方面的指导培养结合到德育激励策略中,尊重学生在班级中的独立性,组织更合理的德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2]。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主题活动有非常大的兴趣,对外界也有很强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组织德育自律培养主题活动期间,可以及时进行周期性观察与总结,鼓励学生敢于体验、突破自我的同时,及时在活动中反思,从而增强自律能力,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经验。
   如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进行优秀班级代表选举,每名学生都有参加的资格,选举涉及内容多元化,学习成绩、班级参与度、自我习惯、团结性等都是主要參考因素。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优势进行总结。选定周期为1周1次,每周都会有新的优秀代表产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为了当选优秀代表,会对自己的行为与学习等进行反思,及时发现自己在竞选中的劣势,随后进行改善,及时将不足转变为优势。整个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自律意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反思与自律能力,学生在自我努力中变得更好、更优秀,为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与德育的实现创造理想的环境。
   二、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切实落实德育激励策略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学生是德育的主体,班主任在制订德育策略与方案期间,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德育激励策略实施的切入点,小学生正处于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快乐成长与学习非常重要[3]。通过科学合理的心灵激励策略,积极在激励策略中融入“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从学习到生活,班主任一定要做到细心与耐心,不允许因为成绩或者性格等对学生区别对待。坚决执行教育部提出的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措施,尤其是课堂上不得出现“刻意孤立”的行为,将学生单独安排在课堂的最后一排,否则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导致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同伴关系,心理压力增加。
   对于班级上过于活泼或者淘气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给予尊重与爱护,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尤其是学习中的困难,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中最依赖的人,要主动询问与关心。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不能吝啬鼓励,鼓励式的言语总能激发学生的主观性与向上动力。当然对于小毛病比较多或者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班主任也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去引导,在学生道德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给予正确指导。如某班级中,小罗同学是出了名的淘气,不喜欢遵守班级规定。班主任为了改变他的不良习惯,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小罗同学如此淘气,只是想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对此,班主任可在班级中设立纪律管理员,并由小罗同学担任,有了责任的压力,小罗同学开始遵守班级纪律,所有事情由自己做起,为其他同学起到榜样作用。班主任根据小罗同学的变化,给予适当的奖励,在班级中鼓励小罗同学,号召其他学生向小罗同学学习。如此一来,小罗同学的责任感更强,对于自己之前的行为也及时进行反思,并表明以后一定会以身作则,做一个懂文明、守规矩的学生。
   综上所述,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激励策略的制定,一定要以班级主体为中心展开,所有激励策略的制定不能偏离德育要求与班级管理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尊重与关系,学生才能够真正融入德育中,同时激励策略的作用才能够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宋宁德.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0).
   [2]张志.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1):26.
   [3]谢楚琼.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19(7):96.
其他文献
摘 要:首先阐述音乐教学中活动创编的重要性,以此展示本次研究的探究价值;接着详细论述音乐教学中活动创编的开展策略:活动创编突出趣味性、活动创编突出多元性、活动创编突出主体性、活动创编突出实效性;最后简述音乐教学活动创编的再思考,教师要注意活动创编的针对性、渐进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音乐教学;活动创编;重要性;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广大教师纷纷致力于音乐教学的多元化、互动化、趣味化
摘 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科学教学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对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展开讨论,涵盖的内容有因果关系、科学推导、学生的知觉特性、归纳实验现象,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因果关系;求同法;知觉特性   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是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因此观察实验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特点是有非常强的猎奇心理,在观察科学实验的过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行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是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任课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也是促进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提升的必经之路,教师需要革新教育指导理念,合理安排合作教学内容,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得以全面综合发展。以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为中心,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教育同仁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教学策略   在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应用期间,有很
摘 要:热爱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目前的教育中,新课程提出要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现如今的孩子多半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他们自身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都比较弱,所以更需要对其加强劳动教育。班级作为学生管理的重要阵地,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学校教學质量的高低,同时班级也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地方,因此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良好的劳动教育,就要将其和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