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起曾经的信念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h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2日 晴
  岁月轻狂,一阵风就吹走些许时间。年老的故事上散落着尘埃,有谁能站在巨人的臂膀上,凝望过去。又有谁能握紧一份信念,展望未来。
  ——题记
  翻开有些发黄的相册,见到了一个不认识的自己。随着一页页翻去,脑海逐渐清晰,记忆深处的自己终于被唤醒。这真的是我吗?
  幼儿班里,联欢会上,手上是一份不成样的水果拼盘,还有一个捏成泥的弥猴桃。旁边是一列歪歪扭扭的字“我的理想是每天都能吃这个”。还是幼儿班里,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拍皮球,累得满头大汗,胀得满脸通红。旁边是一列不整齐的字“好想每天都这样玩”。好简单、好透明,看到了一个纯真的我。
  小学春游,我穿着一身博士服,没有跟随其他同学去和小动物合影,而是双腿盘坐在动物园的草地上,“正经”地捧着一本书。旁边还是一列字,但干净工整了不少,“我希望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好准确、好清晰,看到了一个奋斗的我。
  小学毕业典礼上,作为校园“十佳故事人物”的我,与其他九名同学高举奖杯,眼神里充满喜悦之情。那时的我,是曹文轩、沈石溪的忠实读者,是校园里爱写童话小说的人。好优雅、好闲情,看到了一个天马行空、浮想联翩的我。
  再往下翻,却渐渐变成一个不苟言笑、成熟功利的形象。我不禁自问道:“这是同一个人吗?”回答是肯定的,但为什么会这样,很可惜,照片给不了答案。
  为什么天真可爱、童言无忌的我已经远去,而面对现实、接受挑战的我却正在当下?很简单,也许就是“追求”改变了我。恕我引用一段话:“对于今天的中国,从追求可以用数字衡量的目标,到追求无法用数字衡量的目标,是一次巨大的转变。”
  从最初的追求美食,追求玩乐,追求乐趣,到后来的追求成就,追求名利,甚至是现在的自己找不到追求。其实都是在冥冥中寻找幸福,但什么是幸福?它遥不可及,我在追寻它,却又被它禁锢,在这纠结的环境里,我还会幸福吗?与其这样,还不如最初的信念、单一的追求,让生活充满快乐,充满活力。
  时间或许能够随意改变我、消磨我,但我决不能随意改变自己的信念。活着不是非输即赢,进退不是非取即舍,得失不是非有即无。“痛苦并快乐着”是我们的宿命,不能因為幸福还未满足欲望,就膨胀自己的追求。幸福就像“百分百”的黄金,可以无限接近,但无法彻底到达。
  执起曾经的信念,一直相信的,也许是最好的,正确与否,不在当下,往往需要历史的追忆。照片深处不仅仅是真实的我,而且还是多年来一直苦苦追寻的答案。执此初念,至死不渝。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高一(1)班
其他文献
刚结婚那會儿,每次吵架,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哪怕针尖大的事,我都要据理力争,先生更是寸步不让,两个人像两只斗鸡,上蹿下跳,非要争个你高我低。吵过了闹过了还不算,冷战是战争的升级版,短则三五天,长则半个月,他板着一张脸,我高昂着头,视对方为空气。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爱记仇的我还喜欢翻旧账,时不时把过去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拿出来数落他,先生最烦我这样。最严重的一次,我们开始分居,他睡沙发,我睡卧
一、教育崇尚未来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面向未来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真正的教育是产生思想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要把人引向高尚,这种教育只有面向未来才能做到;另一方面,产生思想和引领人的教育是一种偶然,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总之一点,它不是想当然,不是一种预设。因此,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其一,世界上没有哪一种事业像教育这样强烈地崇尚未来,崇尚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