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或什么》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rimp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对“自我”的思考总在哲学讨论中占据一席之地:我是谁?自我意识从何而来?我们可以制造出具有自我感知的机器吗?20世紀兴起的认知科学,尝试利用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艾伦·图灵提出了机器可能具有的思考方式,约翰·塞尔邀请读者想象可能的人工智能,并尝试一步步引导读者否认它具有任何理解能力,而托马斯·内格尔则让读者想象自己是一只蝙蝠……著名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和丹尼特以严谨的逻辑呈现了这些思想实验,并附上精彩的评语,让《我是谁,或什么》这本书成了任何对“自我”感兴趣的读者都不可不读的经典。
  “心灵/心智(mind)是什么?我是谁?纯粹的物质能思考或感受吗?灵魂(soul)在哪里?面对这些问题时,人人都会陷入困惑之中。我们编纂此书,为的是尝试展示这些困惑,让它们变得生动鲜明。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直接回答这些大问题,而是要动摇世人的思维:既包括那些有着严肃坚定的科学世界观的人,也包括那些对人类灵魂怀有宗教或者灵性主义想象的人。我们认为,目前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我们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根本反思,然后才能期望人们在‘我’这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上达成共识。因此,本书旨在刺激、扰乱和迷惑读者,让显而易见的东西变得奇异起来,也许还会让奇异的东西变得显而易见。”出于上述动机,两位主编为这本书选文27篇,包含了从科幻小说、戏剧对话到哲学论文多种文体,除两位编者的作品外,更有图灵、博尔赫斯、道金斯、内格尔等重要人物的代表作。
  可以说,在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嬉皮年代,思想的深度广度方面远比今日想象得更为伟大惊奇,《黑客帝国》《阿凡达》《黑镜》《西部世界》《终结者》《攻壳机动队》等众多科幻作品从此时获得设定源泉,图灵测试、控制论、身心问题、缸中之脑、人格同一性、基因机器、中文屋、可能世界等大量重要问题也在此时被推至高峰。《我是谁,或什么》收录的均是代表性作者的特色文章,它们结成了一片“诸神”时代的璀璨星图。
  各篇文章围绕自我感、精神是否存在及有否特性、身心关系、自由意志、自我意识和“自我”特性等经典问题分类编排,每篇结尾均附主编者的评论反思。选文、反思及二者间的隔空对话,各有精彩与妙趣,对理解相关哲学认知问题、生物问题、人工智能问题等大有助益。翻译注释也力求还原原书俯拾即是的双关、谐音、多文化深梗;阅读此书,可以边解谜边长知识。
  侯世达和丹尼特二位主编,均是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均兼具顶尖哲学家、认知科学家和故事大师等多重身份,二人合力选编此书并篇篇评论,彰显了二人高举又奇趣、不囿于特定学科的融合性特质和眼界。
其他文献
伴随着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扩大化,对地表水产生的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对地表水实施有效的监测,已成为保障居民饮用水质量及良好生态系统的重要问题。鉴于地表水污染物来源各异,形态不一,因此需要广泛结合各方面的理论研究及技术成果对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处理。文章阐述了地表水监测的必要性,梳理了监测技术的应用,分析了监测对象、相关指标、通用标准、流程构建及执行情况等因素,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归纳,
为提升当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进一步探索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合理应用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具体途径,文章针对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展开系统性分析与探讨。首先从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作为切入点,随后对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应用重要性及要点进行深入阐述,最后从土质边坡、岩质边坡、锚喷支护和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等角度,针对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提出具体策略与建议。
2月2日,中国老科协智库圆桌会暨“未来教育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结题评审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老科协会长陈至立,中国老科协副会长、科技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陈小娅,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健,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林蕙青,全国人大常委、水利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矫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