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斗争现场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chou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经历了十年内乱洗礼的秘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民主选举。在众多的总统候选人中,一位小说家和一位数学家脱颖而出,进入最终角逐。他们分别是大名鼎鼎的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及秘鲁国立农业大学的校长阿尔韦托·藤森。略萨与秘鲁的精英阶层关系紧密,而藤森因为贫寒的背景而得到民众的支持——他的父母是来自日本的移民,一直在学校看大门。
  当时略萨认为,藤森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在后来的回忆录《水中鱼》(Fish in Water)里写道:“谁愿意把选票投给这样一个人呢?”除了少数的军人和目不识丁的百姓,藤森并不为大众所了解:没有像样的政治资历,没有管理团队,甚至没有在首都之外做过竞选宣传,这样一个缺乏创意、缺乏竞选准备的竞争者如何可能取胜?
  然而事实是,在最后一轮投票中,戏剧化的转折出现了,藤森最后以57%对34%的优势当选为秘鲁总统——正是略萨瞧不起的军人和文盲将藤森送上了宝座。
  在《水中鱼》里,略萨描述了自己在面对藤森的支持狂潮时的错愕之情。但是他或许没有真正理解到,在秘鲁的那场艰难的政权交替中,“斗争政治”(contentious politics)也在发生相应变化,特别是在形式上发生的种种变化,即查尔斯·蒂利常讲的“斗争剧目”(repertoires)的创新,对转型中的秘鲁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略萨以为,政治是在书房、会议室和宴会大厅里展开的,实际上政治却在街头、在电台、在民众的心里。他的失败,绝非偶然。
  所谓斗争政治,就是包含着以下要素的社会生活:斗争、集体行动以及政治,三大要素缺一不可。随着时间、空间、诉求者与诉求对象组合方式等条件的变化,斗争政治的具体形式也一直在变化。如果说1990年之前,秘鲁的斗争政治主要是因应军人政府的武装斗争,例如以秘鲁民族英雄命名的“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在山区的游击战等等。那么进入民主转型时期的秘鲁,其斗争剧目已经发生了可观的改变。就像后来所见,民粹主义的兴起、社会运动的勃发、选举活动、舆论动员、媒体宣传等,新兴的斗争剧目帮助藤森打败了略萨,继而赢得了宪法本不允许的连任。之后,更新的斗争剧目又将第三任中的藤森暴露于丑闻之中,逼得他辞去职位。
  在《政权与斗争剧目》一书中,作者蒂利描述了不少像秘鲁那样跌宕起伏的政治舞臺,目的在于揭示政权与斗争政治之间既冲突又合作的关系:政权形式如何塑造斗争形式?斗争形式又如何塑造政权形式?
  由于掌握了更多的政治资源,相对而言,政权在应对斗争政治时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不同类型的政权体制会对各种政治资源,例如强力、资本和信义等予以不同的组合运用。它可以运用或威胁运用法律制裁、警察力量等强力手段,可以用经济利益、社会地位等资本手段奖励、购买或拉拢对手,也可以运用信义手段激发对自身的信任和忠诚。这些方法不同的组合运用,会形成要么偏向于压制,要么偏向于促进的具体对策,从而将集体行为区分为指令型、容忍型和禁止型等三种活动类型,要求斗争政治予以符合。
  相应地,斗争政治在回应来自政权的这些压力时就会产生斗争剧目的变化与创新。而秘鲁,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上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它正处在政府能力较弱、民主程度较低的形态向高权能、高民主政权转变的道路上。于是,略萨输给了善用民粹运动的藤森,而藤森又输给了新一波的民主浪潮。
  作为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查尔斯·蒂利带领我们重回斗争政治的现场,去观察政权与斗争政治的互动关系。他就像艺术家,用刚健有力的笔触为我们勾勒了斗争与历史、文化和社会相互交织的多幅图景。遗憾的是,这些图景轮廓初就,未及细描和渲染,蒂利就因病去世了。
其他文献
读完这本书跳到我脑中的第一句话是:我之蜜糖!但我明白对有的人来说,不亚于彼之砒霜。  小说以冷静细密的笔调,呈现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四川农村现状。写得克制清淡,我相信,就凭这一点,被浓油赤酱重口味惯坏了的现代读者,大多数是受不了的。但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而不能阅读这本书,会是很大的错失。  先从作者董时进谈起吧。董时进在国内少有人知,他出生于1900年,在四川垫江农村长大,20岁考上公派留学,24岁获美
既然以冯唐的名字命名,显然这个词与名人冯唐有关。  在年初此起彼伏的韩寒代笔网络纷争中,4月份冯唐也发表了一篇名为《大是》的文章。在此文中,除了探讨韩寒是否代笔的问题,冯唐还畅谈文学标准,他这样写道:“文学的标准的确很难量化,但是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一部作品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之心’。虽然知道这条金线的人不多
我可怜F。  虽然老外往往在碰钉,倒霉,生气等等不如意的境况之中用以F为首的一个英语动词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但脱离了XXX的F却是一点霸气都没有了,我不是说过吗,像一只残缺的E,看来头重脚轻,岌岌可危——怎么我忽然想起falv(法律)来——不,我只想说F很可怜,怪不得以F为首的恐惧症那么少,只有四种。  其中一种叫Felinophobia,害怕猫。不知道是否各民族都有不少人患了这种恐惧症,它的别名也
在全世界都“避重就轻”,流行苹果、耐克这种只掌控利润上游的产业链架构时,一意孤行着全产业链条的迪卡侬无疑是个另类,它的角色贯穿了从研发、设计、品牌、生产到零售的整条产业链。而且“避轻就重”的迪卡侬也成功地将成本压到了最低。    在年轻白领喜欢聚集的豆瓣网上,迪卡侬(decathlon) 的“拥趸”张木木建立了一个名为“迪卡侬之友”的小组,这个热衷旅行和休闲运动的年轻人为小组写下了这样的介绍:“宜
下午三点,阳光温暖,藤萝缠绕的凉亭,五六只小猫跑来跑去。离休多年的新华社记者戴煌在老伴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走出书房来晒太阳。  这里是北京市延庆县的康庄镇,八达岭长城、康西草原近在咫尺。冬春在宣武,夏秋在延庆,成了戴煌老两口几年来的生活规律。  83岁的戴煌,腿脚不很灵便了。  推门进客厅,他正伏在宽大的餐桌上卖力地写着文章。一沓方格稿纸,他已经写完了五六页,字体工整而挺拔。每写完一页,他便扶一扶老
如果不是市中心有几座高楼,阿德莱德就像一个幽静整洁的村庄,大部分房子只有一层,偶尔有两层的房子,导游说,要建两层的房子,需和邻居协商,因为会遮住邻居的阳光和视线。  阿德莱德这个城市名,来自英国威廉四世王后的名字。阿德莱德是英国殖民者建立的第一个移民城市,当年的建造者威廉·莱特在此建城时,曾引发争议。1839年,威廉·莱特去世,他留下了一段话:“把阿德莱德建在这里的理由,我不指望现在能得到广泛的理
20世纪40年代的西式婚礼照。  20世纪50年代,在婚姻法的鼓励下,广州农村新婚夫妇在毛主席像前举行新式婚礼。1950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台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  1928年3月,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结婚照。当年3月21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坎京(今加拿大温哥华)举行婚礼,林徽因所戴的西式花冠是她自己设计制作的,西式婚服也是她用布料代替白
南都周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爱尔兰作家中就相继出现了像乔伊斯、贝克特这样的现代主义先锋,他们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托宾:当我开始读书的时候,爱尔兰的出版审查刚刚废止。大量的书籍涌入爱尔兰,就像现在的中国一样。其实,比起乔伊斯,我更早读到的是海明威。我也很早接触到了卡夫卡和D.H.劳伦斯。他们是英国作家或美国作家对我并不重要,我并不把阅读局限于爱尔兰作家。当时,我也许还有些排斥叶芝的诗歌。  在十
通常我们理解的“背景”是有钱有权的爹妈或直系亲属,但在职业规划师、新精英生涯研发总监马华兴看来,每一个职场人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经营后,都能拥有自己的“背景”:那就是经由专业技能、人脉关系为基础累积起来的资源以及形成的利益关系:一个人在行业中混了七八年,他一定了解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术语甚至暗号,很容易和圈内人找到共同点,然后建立关系。  李潇大学毕业后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一家知名国企,入职后不久便栽
“养不教,父之过”。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中国的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焦虑,这也是“狼爸”、“虎妈妈”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8月4日,在广州番禺翡翠绿洲的香江中学礼堂,“狼爸”萧百佑、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以及著名主持人马志海进行了一番热议。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家教  我今天要讲的是,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