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扰素——IFN-λ抗HIV-1感染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干扰素λ(IFN-λ)是否对HIV-1感染人臣噬细胞有抑制作用,并对可能介导IFN-λ抗HIV-1作用的受体和辅助受体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初步探讨其抗HIV-1感染的机制.方法 HIV-1毒株感染人巨噬细胞前用IFN-λ处理细胞24 h,感染后第4天、第8天以及第12天分别检测感染细胞上清中HIV-1逆转录酶(RT)活性和p24蛋白水平,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上IFN-λ受体、CD4、CCR5、CXCR4的表达.结果 IFN-λ对HIV-1感染人巨噬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此作用与其剂量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但IFN-λ对CD4、CCR5、CXCR4的表达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FN-λ能有效抑制HIV-1感染人口噬细胞,并证实这一作用是通过其受体发挥功能的.但IFN-λ介导的抗HIV-1作用不是通过CIM、CCR5、CXCR4起作用而是存在有其他的抗病毒机制。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无人机黑飞事件频繁发生.目前无人机飞行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下,速度较慢,雷达反射面积又很小,难发现、难捕捉、难处置、难应对,对重要目标的空防安全形成极大威胁.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