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后PVT预测意义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ing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CPH)脾切除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4月行CPH脾切除术后PVT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术后无PVT患者8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2组一般资料、术后1 d、3 d、5 d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凝固时间(K值)、凝血形成速率(α角)、凝血最终强度(MA)],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TEG参数与CPH脾切除术后PVT患者凝血功能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时间点TEG参数与CPH脾切除术后PVT的关系,探究TEG参数对CPH脾切除术后PVT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5 d TT、APTT、PT水平低于对照组,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5 d K、R低于对照组,α角、MA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K、R与CPH脾切除术后PVT患者TT、APTT、PT呈正相关,与D-D、FIB水平呈负相关(P<0.05);α角、MA与CPH脾切除术后PVT患者TT、APTT、PT呈负相关,与D-D、FIB水平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1 d、3 d、5 d的K、R、α角、MA是CPH脾切除患者术后PVT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术后5 d K、R、α角、MA联合预测CPH脾切除患者术后PV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75%、80.00%.结论:TEG可作为了解CPH脾切除术患者术后高凝状态、预测PVT发生高风险、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的检测项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羟维生素D3[25(OH)VD3]水平与血细胞指标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数量相关性以及对胰岛细胞自身抗体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T2DM患者99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25(OH)VD3、生化、血常规指标、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结果,根据25(OH)VD3水平分为3组,A组为正常组(≥30 ng/mL),B组为不足组(20~30 ng/mL),C组为缺乏组(<20 ng/mL),比较各组间检测指标结果差异,分析25(OH)VD3与血常规指标和胰岛细胞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