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郭店楚简中儒家简的学派归属问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一批竹简,经整理得有字简730枚,1998年5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郭店楚墓竹简》一书,公布竹简释文。郭店竹简的内容,主要是儒家和道家著作。经整理者编连后,属于儒家的著作有《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一、二、三等十四篇。
  关于此问题讨论的可能性和意义。
  1,据发掘报告,郭店一号墓属于战国中期后段,约公元前四世纪中期至公元前三世纪初。从考古学角度来看,该墓位于楚国郧都外墓地的范围之内,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这一带楚墓的时代序列已经排定,因此整理者对墓葬年代的推断应该是可信的。通过对相邻楚墓的析,李学勤先生进一步断定郭店一号墓的年代,约在公元前四世纪末,不晚于公元前三百年;竹简的书写应早于墓的下葬,至于竹简著作的年代自然还要早些,均在《孟子》成书之前。而从竹简的内容看,其中有据记载原属于《子思子》的《绪衣》一篇,子思研究也曾经在马王堆出土,记录思孟“五行”说的《五行》一篇,更有明确提及子思的《子思见鲁穆公》一篇。
  2,学术界之所以会对这些先秦佚籍的归属问题产生争议,除了各自依据的方法论(考古学的、思想史的或是史料学的)有所差异外,也与归类本身的难度及其意义有关。因为这些竹简的归属并无完全而直接的考古依据,且归属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对这批竹简的解释,可见归属问题意义重大。然而,如果对归属问题存而不论,直接去解释郭店楚简的思想内容,更不利于认清孔孟之间儒学主题及其变迁等的重大学术问题。
  3,子思生前肯定有過著述,《子思子》一书也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过,学术界对这两点一般都持肯定态度。《史记,孔子世家》云:“子思作《中庸》。”《汉书·艺文志))录有“((子思子》二十三篇”,以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也载有《子思子》七卷。《隋书.音乐志》引沈约语云:“《礼记,中庸》、《表记》、《坊记》、《缁衣》皆取《子思子》。”现在,郭店楚墓中发现《缁衣》一篇,根据“二重证据法”,至少可以认定《子思子》中有《缁衣》、《中庸》、《表记》、《坊记》诸篇。然而,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因为除了同时发现的儒学佚籍,其竹简形制并不统一外,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篇,《性自命出》的作者也有多种可能。
  对于这些儒家简的学派归属问题,学术界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这些儒家简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应归入《子思子》(李学勤和姜广辉为代表);另一种看法认为这些儒家简应归入类似于《礼记》的先秦儒学汇集(李泽厚和陈来为代表)。
  一,认为这些儒家简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应归入《子思子》的主要有以下文献
  1,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根据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以及竹简的内容,认为郭店楚简中的一部分属于《子思子》,即孔子之孙子思一系的作品。他说:“这里面,《缁衣》、《五行》和《鲁穆公问子思》应属于《子思子》。”在他的《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也认为《成之闻之》、《胜自命出》、《尊德义》也与《子思子》有关,郭店楚简中的儒书应归于“子思之儒”。他认为宋以来十分推重的《大学》、《中庸》体现了儒学的理论思想,而“《大学》有经有传的结构,与《五行》经传非常相像。”从形制上看,基本可以肯定为《子思子》作品的儒书,又与其他佚籍在形制上有类似的几篇,这当然不是偶然现象,所以他进一步认为“《缁衣》等六篇应归于《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子思子》。”
  2,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提出四条判断郭店儒学佚籍归属问题的标准:(l)、以《荀子·非十二子》之语为参照;(2)、以《中庸》为参照;(3)、从子思“求己”的学术主旨出发;(4)、透过子思的思想性格。通过这四条标准,他认定《唐虞之道》、《缁
  衣》、《五行》、《性自命出》、《穷达以时》、《成之闻之》前半部分、《鲁穆公问子思》、《六德》诸篇应为子思所作。
  3,廖名春《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一文认为,楚简中《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属于《子思子》,为子思及其弟子所作,其中《缁衣》和《五行》可能为子思自作,而《鲁穆公问子思》当成于子思弟子之手。
  4,钟肇鹏《荆门郭店楚简略说》认为郭店儒家简中《缁衣》、《鲁穆公问子思》、《五行》应属于《子思子》,其余各篇所述内容各有不同,也可能是《子思子》的遗文。
  5,丁四新《论<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中首先考查论述了传世古籍文献中子游和曾子的思想,并指出简文有可能但非必定出自子游或其门人之手,而曾子为简文作者的可能性程度则高于子游;随之他重点将子思代表作《中庸》所反映的思想与简文作了对比论述,认为简文出自子思之手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6,刘乐贤《<性自命出>与<淮南子·缪称>论“情”》认为《淮南子.缪称》是一篇保存了大量子思学派学说的文献,文章通过征引《子思子》佚文与《缪称》及楚简《性自命出》比较指出,简文对“情”的看法可能出自《子思子》,故作者倾向于《性自命出》属于《子思子》的观点。
  7,王葆玹《郭店楚简的时代及其与子思学派的关系》中提出《子思子》一书是子思学派的著作集成并且是陆续撰作完成的观点,认为楚简儒家文献中有八篇可肯定是《子思子》一书的资料来源,其中《缁衣》作于子思,《鲁穆公问子思》、《五行》、《性自命出》、《尊德义》、《成之闻之》为子思弟子作品,《唐虞之道》《六德》则是子思学派极富代表性的作品。
  8,詹群慧《郭店楚简中子思著述考》引周凤五先生“梯形简端是‘子思学派’经典的主要特征,郭店简中这一类竹简,也即八篇被修整成繁复梯形的儒简汇编的很可能就是传自先秦、北宋以后逐渐散佚的《子思子》主体”的看法,认为其中的八篇梯形儒家简,即《缁衣》、《五行》、《性自命出》、《尊德义》、《成之闻之》、《六德》、《鲁穆公问子思》和《穷达以时》,应属《子思子》。   9,李景林《从郭店简看思孟学派的性与天道论—兼谈郭店简儒家类著作的学派归属问题》认为,除《语从》外,郭店儒家简应为子思一系作品,同一形制的《性自命出》、《成之闻之》、《尊德义》、《六德》表现了子思一系的“性与天道”论,为郭店简儒家类著作的中坚部分;其他简文或较接近于孔子,为子思绍述孔子思想之作,或近于孟子,为子思后学所述。在《关于郭店简<唐虞之道>的学派归属问题》一文中他提出了楚简《唐虞之道》表现的思想可与《中庸》、《孟子》相互印证、与思孟完全一致的观点,深入禅让说的内在思想根据看问题,认为《唐虞之道》应属思孟一系作品。
  10,高正《郭店竹书是稷下思孟学派教材》一文另辟蹊径,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缁衣》、《鲁穆公问子思》、《成之闻之》、《尊德义》盖为子思后学所作:《五行》为思孟后学对《礼运》“五行”说、孟子学说和“六德”之说的发展;而《穷达以时》、《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性自命出》、《六德》、《语丛》四篇等简文则应是棱下思孟学派的作品。
  11,郭沂《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中提出了子思原书各篇可分为三类的观点,即子思所记孔子言论、子思本人著作及弟子所记子思言论。由此他认为,楚简中《缁衣》、《五行》、《穷达以时》、《鲁穆公问子思》等篇均属子思原书。其《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疏证》一文在对简文的文本及大义进行了详细疏证的基础上指出,此篇简文思想上承《中庸》、下启孟子,故其作者应为子思之后学、孟子之前辈。
  12,李健胜《<子思子>内容考释》在分析以往观点后提出,楚简中现可确切肯定子思及其学派的作品有《缁衣》、《五行》和《鲁穆公问子思》,《性自命出》与《子思子》有思想上的承继关系,与其形制相同的《成之闻之》、《六德》、《尊德义》诸篇也当是子思早期作品或其承继的其他儒家的作品;《穷达以时》可看作是子思后学之作;《唐虞之道》与《忠信之道》虽不能归于《子思子》,但却为解释子思思想来源的重要篇章。
  二,认为这些儒家簡应归入类似于《礼记》的先秦儒学汇集
  1,李泽厚《初读郭店竹简印象记要》,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郭店楚简中虽然有《缁衣》、《五行》和《鲁穆公问子思》诸篇,却并未显示出所谓“思孟学派”的特色。而且竹简儒书明确认为“仁内义外”,这与孟子的主张相左。所以他说:“因之断定竹简属‘思孟学派’,似嫌匆忙,未必准确。相反,竹简给我的总体印象,毋宁更接近《礼记》及《荀子》……凡此种种,其基本倾向似更近荀而不近孟;更可能是当时派系分化尚不鲜明,只是处于某种差异中,因此不能判其属于某派某子”。
  2,陈来《郭店简可称“荆门礼记”》,认为这些儒学佚籍应被看作类似于《礼记》的儒家总集。
  参考文献
  [1]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2]李学勤先生《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文物天地》1998年第5期。
  [3]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
  [4]廖名春《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1998年10月,辽宁教育出版社。
  [5]钟肇鹏《荆门郭店楚简略说》,《郭店简与儒学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2000年1月,辽宁教育出版社。
  [6]丁四新《论<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
  [7]刘乐贤《<性自命出>与<淮南子·缪称>论“情”》,《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
  [8]王葆玹《郭店楚简的时代及其与子思学派的关系》,《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第二册,1999年,武汉大学
  [9]詹群慧《郭店楚简中子思著述考》,简帛研究网。
  [10]李景林《从郭店简看思孟学派的性与天道论—兼谈郭店简儒家类著作的学派归属问题》,简帛研究网。
  [11]高正《郭店竹书是稷下思孟学派教材》,简帛研究网。
  [12]郭沂《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
  [13]李健胜《<子思子>内容考释》,《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4]李泽厚《初读郭店竹简印象记要》,《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15]陈来《郭店简可称“荆门礼记”》,《人民政协报》1998年8月3日。
其他文献
教育爱指教育者所具有的对其本职工作的浓厚情感,它是一种超越血缘、超越私利而源于人类教育本性的崇高永恒的教育情感。然而现实教育中却出现教育爱被异化的现象:教育爱的对象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成人高校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激发成人学习英语的兴趣,符合成人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本文通过 SWOT 分析法,来对成人高校英语教学中微课的应
古诗所说的“功夫在诗外”,或者是曲中的“弦外之音”,都是形容比较优秀的诗、曲.而我今天想要说的是在教育中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方式--无言的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正常发展。本文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希望能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我认为,宇宙是物质的,宇宙是无限的,宇宙是运动的,宇宙是永恒的。  传统的二元论观点,总是以截然相反的眼光、平面的思维方式看世界。如:阴阳、正负、上下、有无……,因而往往得出非此即彼的结论。所以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但其实二元论本身已经蕴涵了三元论的思想。如:阴与阳的对称、和谐、平衡就是一种与阴、阳有别的存在形态。正因为如此,阴阳、五行、八卦等等易学玄机,才显得那么奥妙无穷又那么高深莫
期刊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及其各种健康问题的逐渐暴露,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新的公共卫生问题。
公民素质教育一直秉承着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目标,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更是风向标。而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建构新型校园理念成为新趋势。在"互联网+"校园理念下,分析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一、传统教案的特点rn一般情况下,学科教师能在很短时间内掌握传统教学设计模式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内容、方法及相应的技术,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写出一份教案.与传统的教学设计
《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记述了二战前夕一群日本孩子在小林宗作校长创办的巴学园里快乐成长的故事。该书对我国小学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学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