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案例与反思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从一年级开始担任现在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四年以来,我从学生的身上发现了不少的优点和缺点。好多学生从幼儿班养成的不良习惯在进入小学阶段已经慢慢改正,但有极少数的学生到现在还存在着一些品德不良的习惯。
  我班有个叫李苗瑜的孩子,她在纪律上比较散漫,有些我行我素,在学习上不是很努力,爱看课外书,但不分时间场合,经常不完成作业,而且不太爱劳动,即使是自己的值日生职责也不愿意承担。最让人头疼的是她对于我对她的教育似乎总是很不以为然,我被她的这种不尊重人的行为激怒了。一次,她的作业好几次都没交,我很生气,劈头盖脸地臭损了她一顿,当时就是感觉孺子不可教也,决定就此不再管她,任她自由发展。可事后冷静下来,我却觉得这样做不合适,既然孩子已经来到了你这个班级,放弃她是对她最大的不负责任。
  反思之余,我决定在对她的教育上改变策略,不再硬碰硬。机会很快就来了。在期末复习时,我发现她有一篇作文写得不错,其实这个孩子还是挺有才的,也比较有思想,这跟她平时喜欢看课外书有很大的关系,于是在作文讲评课上,我以她的作文为范例来指导学生写作,并让她谈谈关于写作的一些想法,看到她脸上的惊讶以及被别人肯定的满足,我知道我该怎样去做了。之后,我瞅准机会,适时地与她谈了几次话,一方面肯定她的优点及进步,一方面指出她的问题和不足,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开始接受我的教育了。
  一个学期过去了,李苗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在她的身上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仍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但她开始变得阳光,主动与别人交往,学习也较之从前有了进步,班级劳动也能积极参加,最重要的是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不再有不以为然的现象,能虚心地接受意见,努力改正。面对这些变化,我内心感到很高兴。
  经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到尊重和赞赏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确实,获得他人的赞赏与肯定,达到自我实现,是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以后的精神上的一种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世界上许多卓有成就的人就是在追求社会肯定中获得成功的。实验心理学对酬谢和惩罚所做的研究表明:受到表扬后的行为,要比挨训后的行为更合理、更有效。真心诚意地赞扬对方,鼓励对方,自然而然地使对方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这就为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心理契机。
  品德不良的学生绝不是生性愚顽,不可救药。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以矫正过来的。在转化过程中,应当细致考虑到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点。
  一、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
  品德不良的学生,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对人有戒心,有敌意,他们往往会认为教师有偏心,厌弃自己。由此,她会对教师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态度,不肯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培养,亲近他们,真诚地关心他们,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们,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
  二、多与家长沟通联系
  我以同是教育者的态度对待家长,与之共架合作的桥梁,并通过联系交流意见。要求家长多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依靠自己,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如:规定时间内吃不完饭,就要收拾餐桌,使得她下次进餐时必须抓紧时间。孩子做事遇到困难,也不急着帮忙,只做必要的指导。还要做通孩子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
  三、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自尊心,一味批评、指责,他们就容易表现出“破罐破摔”的态度和对立的情感,因此,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在活动中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集体的荣誉,促使他们珍惜集体的荣誉,鞭策他们管住自己,抑制自己的不良品德行为 。
  四、针对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优越感强、自制力差、自我中心强、与人合作能力差等特点,指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与同伴积极交流,改掉任性的缺点,多进行行为的训练,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讲文明礼貌的习惯等
  五、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注意他们的一般特点,又要针对他们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能“一锅煮”“一刀切”,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为了因材施教,教师必须经常接近这些学生,和他们交朋友,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她们的家庭和个人一贯的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细致分析他们的个性特点,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转化。
  矫正品德不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教师的责任是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失足。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位学生都不想做差生。他们之所以“落后”一些,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说是由于自尊需要没有得到老师的充分关注。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教育中充分运用这一心理规律,积极地保护学生的自尊,给学生提供各种获得成功体验的光彩,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各种成就,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创造辉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现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公德心缺失现象: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不懂得尊老爱幼、爱国意识淡薄等等。人从出生那天起,就融入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父母、师长、亲朋好友……所有接触的人和事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不管是好的、坏的,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孩子的内心,什么事情感动,什么事情欢喜,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与人交流,如何控制情绪、如何解决问题,包括打电话的口气,老师授课的方式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直接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如何转变道路运输发展方式,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着力推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科不能只停留在认、写的层面。听说交际才是语言学科发展的出路,更是学好语言学科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学习英语因没有或很少有语言环境,因此,听说交际是
【摘要】Phonics自然拼读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语言学习规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单词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做到见词发音,听音写词。英语教师使用校本教材进行语音教学,把Phonics教学纳入单元教学计划中,提高了学生认读和拼写单词的能力,解决了学生单词难记的问题。  【关键词】Phonics教学;小学英语教学;校本教材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9月开始,广州市三至五年级启用由教育科学出版
【摘要】作为学生成长重要阵地的学校,非常有必要加强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从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性格,集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日常工作相结合,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手等方面阐述了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思维方式;家校联手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意味着进入了一个
上海市收费公路均为高速公路。至2010年底,上海市已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络,目前高速公路共计15条,总里程为771公里。其中,收费公路13条,总里程为663公里;非收费公路2条,总里程为108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