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用好比喻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ar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比喻是一种最普通而又最实用的修辞手法,也是议论文最基本的一种论证方法。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感知及赏析比喻的美,达到对比喻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创造比喻句,能够灵活而又准确地运用比喻句,并通过拓展和延伸,将其运用在整篇作文之中。
  【关键词】比喻;赏析;创造;运用;议论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艺术手法。它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中,也被运用于文学家的作品里。比喻是让读者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化抽象为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它能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句文采斐 然。比喻的这些特性,非常适合应用在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用以阐明观点、主题,增添文章的艺术性。另外,从实用角度来讲,多用几个比喻,也可以增加作文的文字数量,免得学生写作到瓶颈处无话可说。本文就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议论文中灵活运用比喻手法做简单的论述。
  一、感知并赏析比喻的美妙
  虽然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但是学生想要在作文中展现它的美妙,则首先要去感受它的美,懂得它为何美,之后才能激发创作比喻的兴趣。由爱到用,是一个积累到迸发的过 程,也是一个由量到质的飞跃过程。
  (一)感知课外经典的比喻之美
  上自《诗三百》之比兴,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下至钱钟书的《围城》、鲁迅的杂文,我国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彰显着比喻的艺术之美。例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语文课堂中的生活美来自于教师的有效组织与精心引导。其包括:第一,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课堂中的生活美,使语文课堂充满着生活美氛围;第二,通过对文本作品的细心寻觅来发现生活美;第三,通过个体感受的迁移形成语文课堂体验生活美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第四,通过耐心引导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属于自我体验的生活美。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美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阅读教学中塑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从几个方面展开教学规划,精选阅读素材、创设阅读情境、丰富阅读活动、拓宽阅读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思维发展能力、文化传承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思维
【摘要】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应从阅读教学抓起。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但由于小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述能力、思维的衔接能力较差等原因,学生在写作时无从下笔,凭空想象,胡编乱造,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会引用诗句、名言等,没有逻辑和情感,空洞无味。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语文阅读入手,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本文对小学阶段语文阅读与作
【摘要】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展开论述,重点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分析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地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
研究背景:  认知功能受损是癫痫的严重后果之一,极大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有研究数据表明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癫痫患儿因癫痫发作而导致认知功能的受损,已知的是当
研究背景健康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身体评估作为健康评估的一部分,是获取评估对象机体健康状况和功能的一种基本方法,是提供护理诊断客观依据的最重要的手段。2010年1月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护士对住院患者履行的护理职责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和帮助;为患者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这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敦煌文化更是其中翘楚,将两者引进校园,对于促进师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优秀传统文化和敦煌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在优秀传统文化和敦煌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中提升师生人文素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敦煌文化;人文素养;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
【摘要】“言为心声”,语言是无形有力的教学工具,只有用智慧的语言,才能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课堂上信口开河,只能让学生乏味反感。对语言进行选择,努力做一个能说会道的教师,做一个语言优雅风趣的优秀教师,这是教育的需要,是民族的需要。对于教师而言,优雅风趣的语言表达是自身外在素质和内在涵养的综合展示。为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畅谈交流中增长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教师只有不断探索语言艺术途径,方可
【摘要】作文教学,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求实的素质,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以往的作文教学,片面强调写作技巧,写作要求过急过高,在培养出一小部分写作“尖子”的同时,也“培养”起了虚假的文风,更使大部分学生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