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途小镇,阳光灿烂的沙滩,慵懒的海象,特别是big sur那段路程,仿佛整个太平洋在耳边的咆哮……美国公路的景色一直让我念念不忘。
1号公路的喜与乐
1号公路(Highway NO.1),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一生中不可错过的50个景点之一。有人问1号公路需要走多久,这是无法准确回答的数字,有的人两天就走完了,然而有的人走了一个月,甚至有的人选择了留下。曾经有人说过,如果这辈子,有钱、有闲,美国1号公路值得你跑10次以上。
考虑到长途的飞机疲惫,第一个歇脚点选在了蒙特雷湾。主要因为这是个车程相对较近,而且比较成熟的小镇,适合休息和补充物资。只不过,蒙特雷湾的消费真心不是那么討喜。

重走1号公路 ,依旧是熟悉的景色。蓝天大海,谁都无法拒绝。只是九月末的1号公路已阵阵凉风,错误估计天气的我露着光秃秃的两条腿瑟瑟发抖,来1号公路的朋友一定要多带衣服。
又到了熟悉的鸽点灯塔,依旧在那么显眼的位置。鸽点灯塔是一座建造于1871年的灯塔,高14米,也是美国最高的灯塔之一。灯塔内置有巨大的聚焦镜,使之能够看到45海里之外的航标。据说,至今,灯塔仍在为来往的船只护航。这里其实是一个拍片看日出的绝佳点,如果不赶路,不如疯玩一阵,当一回拥有童心的大儿童。我陪你玩沙,你陪我拍照。
蒙特雷湾是北加州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周围有好多值得一去的地方, 比如卡梅尔小镇,大苏尔,17 miles富人区,还有一个挺适合小朋友观赏的水族馆。当然这儿的物价也很高。上次来蒙特雷湾只是匆匆打卡,毕竟整个1号公路也得让人连开三天,本来还想在蒙特雷湾吃一顿午饭,结果被当地的物价吓退了,好吧,主要还是因为穷。这次终于有底气敢住在蒙特雷湾了。
到了蒙特雷湾 ,必然不会错过老渔人码头。这是加州第一座渔人码头,为了和旧金山的渔人码头区分开,这里称为老渔人码头,作为码头,这儿停靠着密密麻麻的游艇、邮轮,不少人在码头边垂钓,还有永远少不了的海鸥。虽然不如旧金山的渔人码头这般热闹,发达,也有不少海鲜餐馆,更喜欢这儿的悠闲和幽静。在大人眼里沙子只是沙子,在小朋友眼里沙子就是一整个世界。蒙特雷的早晚温差很大,太阳一下山就开始起风,我都冷到围起围巾。
17miles是美国很有名的一段海岸线,位于蒙特雷(Monterey)和卡梅尔小镇(Carmel)之间,这个区域的地皮被美国的富人买下,成为私人区域。曾经也不太出名,被私人开发以后找人精心包装、大肆宣传,号称1号公路最为精华的景点。当然这个号称我不太同意,上一次来17miles就觉得没有什么特色,这种景色在1号公路上随处可见,更何况进17miles要花钱。
从老渔人码头出发大约10分钟车程,两地相距3.2英里。
因为是私人区域,在入口需要过路费,按车收费,一车好像是9刀多,只不过人家不找零。门卫还附送一张17miles的地图。地图上标注17miles里有21个景点。上次因为赶路,错过了地标景点。
小镇就是公路上的精灵
大阿罗约小镇在洛杉矶和旧金山的中间,如果前往洛杉矶,大阿罗约小镇是一个很不错的落脚点。城市里住久了的人,对乡村生活总是有一种执念。在一日日赶路的旅途中,偶尔在小镇停留,脚步自然而然就放慢了,夕阳西下在小木桥上发呆,看着日落,时间也在这一刻静止。
当然,重要的还是要找到IN-N-OUT,曾经是全加州最好吃的汉堡(据说现在第一的头衔被Five Guys取代了),终于带着薯条狂热爱好者来拔草了。
“丹麦小镇”是1号公路上必打卡的小镇之二(之一当然是很壕很壕的卡梅尔小镇)。索尔万 (Solvang)是美国加州圣塔巴巴拉县的一个小镇,在距离洛杉矶两个小时,圣芭芭拉一个小时的地方。不同于美国其他地方的广袤的大农村,这是一个非常精致、极具欧洲风情的北欧小镇。以前这里是丹麦人在加州的聚集地,而现在则成为游客慕名而来的特色景点。这也许就是1号公路的特色,每一天都给予不同的感官刺激。
就如同童话世界一般,丹麦小镇到处都是色彩斑斓的矮房子。而时不时从房子里走出来的主人,穿着典型的欧洲蓬蓬裙,一瞬间,好像真的置身在安徒生的童话中。
1911年,5位来自丹麦的移民买下了这块宝地,在此建起了一座乡村学校。在这里,最初的移民和他们的子女能够一边从事耕作或其他行业,一边接受丹麦传统教育。于是,围绕着这所学校,慢慢形成了这个远离丹麦的丹麦城。solvang在丹麦语中就是“阳光下的田野”的意思。极具北欧风情的小镇,随便拍拍都是小清新。 丹麦小镇有一家很有名的pancake店叫paula‘s pancake house,可惜每次都挤满了人,又一次错过。
圣芭芭拉是上次美西行程中错过的一站,不同于丹麦小镇的北欧风情,圣芭芭拉小镇的建筑则是典型的西班牙风格。这里气候温和、空气清新、社会治安良好,被评为美国西部十个最安全的居住区之一。1925年的大地震使圣芭芭拉受到重创,由于西班牙人占多数,所以重建的理念就沿袭了西班牙白墙红顶的建筑风格。

这里有着号称“全美最美”的政府大楼——圣芭芭拉法院。160年前由西班牙移民所建造,一直用于政府办公。要是不走进去确认一下,真不敢相信如此温柔的建筑居然就是圣芭芭拉法院,由四栋西班牙摩尔式建筑组成,周围环绕着翠绿草坪和热带花园,给严肃的法院增加了一点温柔浪漫的气息。
低调的圣芭芭拉自上世纪中期就是好莱坞明星及上流人士最喜爱的居所,也是全美地价最贵的地区之一。1953年,约翰·肯尼迪总统在此度过蜜月;1981到1989年,里根别墅一度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里根总统在他的“西部白宫”接待了戈尔巴乔夫和伊丽莎白女王二世;1992年克林顿在他当选总统后不久也来这里度假;迈克尔·杰克逊的私人庄园(Neverland Valley Ranch)就在附近; 美国知名的脱口秀女主持人奥普拉,也斥资5000万美元在此购买了一栋豪宅。
洛杉矶的闹与静
1号公路开到洛杉矶 ,瞬间感受到大城市的热情,进城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尽头。上了高速公路,就别想着轻易下来。怪不得有句话形容洛杉矶交通:全美只有一个城市这一秒你还在天堂,时速130公里,下一秒就被打回原形,时速13公里。所以千万不要在周末的傍晚进洛杉矶,否则真的会堵到怀疑人生。
洛杉矶有很多适合小朋友玩的游乐园,像迪士尼,太平洋乐园等等,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就选择了一个小朋友和大人都可以玩的环球影视城universal Studio。还是那句话,带小朋友出门的旅行,在景点选择上,既要照顾小朋友的体验感,又不能完全忽略大人的心情。我们的目的是,要大家玩得都开心。
三刷环球影视城,一到门口,就连大人们也都变成了小朋友,不由得激动起来。哈利·波特主题乐园,上次来还在建,这次来终于建好了。也是环影里很热门的主题乐园,建议早点排队。
洛杉矶环球影视城里最为推荐的还是影视之旅,这个项目也是洛杉矶独有的主题,坐着影视之旅的游览车,可以参观电影实际的幕后制作及特殊的摄影技巧,沿途会经过《金刚》《大地震》《大白鲨》及其他电影的场景,亲身体验地震、大白鲨及火山爆发的恐怖。游览车还会经过一些如西部小镇、罗马古城等电影拍摄场地。看完以后唯一的感受就是,原来电影里都是骗人的。
影视之旅有中文、西班牙文和英文选择,中文之旅的讲解导游是泰国人,整个语音语调特别的抑扬顿挫,让自己都开始怀疑到底是在哪个国家。
变形金刚是最热门的游戏项目,看完影视之旅建议就去排队。小朋友的环球影视城之旅,就是看戏和找不同的玩偶拍照,没办法,小朋友身高和年龄都不足,很多项目不能玩,只能等你的宝贝赶紧长大啦!
水世界的座位有不同颜色,当然意义也就不同,包括全湿,半湿和就湿一点点,如果不想相机遭殃千万不要坐前面几排。
因为带着小朋友,所以到处跟公仔玩偶主题人物合影,如果看过《LALALAND》就知道,在環球影视城里扮演主题人物或者公仔的真的是好莱坞演员,只不过可能是六七八九线,没戏拍的时候,他们就在影视城里兼职。也许,和你合影的爱莎公主几年以后就是个大明星哦!

找一面墙让你一秒当网红
这里的墙太火了,从INS火到了国内。前几年来洛杉矶看到墙面有好多涂鸦就觉得还挺美的,没想到因为INS,变成了一个年轻人必去的景点。我们在 Melrose Ave这条街上的网红墙拍照,看到好多年轻人都在这儿狂拍。
网红墙其实只是涂鸦墙,洛杉矶大大小小的街上都有,当然最有名的还是Melrose大街上的一排网红墙。极简才是王道,Paul Smith的粉红墙无疑是全美最受欢迎的网红墙,谁能想到简简单单一片粉色可以成为墙中之王?全粉墙面很容易取景,随便站在哪里背后都是一片粉色,无论什么天气都能拍出好看的照片。曾经有一年为了迎接新年一面被刷成了彩虹色,这次去又换成全粉色,满足了我浓浓的少女心。
跟其他的Paul Smith实体店一样,Melrose这家也是由Paul Smith本人设计的,不过是受了墨西哥建筑艺术家Luis Barragán的启发。
还有LA制造 Made in LA Wall,是Cisco Home家居店的外墙,墙面较高,整个墙面有一种性冷淡感和工厂感;天蓝墙 TableArt Blue Wall,墙面整体很干净,怎么拍都好看,拿个咖啡,冰激凌在前面,就是标准的INS风了;彩虹墙是复古店铺The Paper Bag Princess的外墙,其特别之处在于“彩虹”不是画上去的,而是由绳子编制的网格组成。 Melrose上一路都是色彩斑斓的涂鸦墙,足够拍上整整半天。
十几年来最爱的电影是《LALA LAND》,每次看到最后,石头姐记忆回放时都哭到不行。
“LA LA LAND”也正是洛杉矶的昵称,the city of stars, 无数年轻人来好莱坞寻梦、无数人的梦想在这里破灭,然而永远有人在寻梦,有人年轻着,这个城市的星光永远不会昏暗,似乎永远都那么美好。

66号公路的荒野之旅
圣莫妮卡海滩,66号公路的终点,永远是洛杉矶最热闹的地方。其实圣莫妮卡海滩并不是全加州最美的海滩,但66号公路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意义。66号公路的起点是芝加哥,这儿也正是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长跑的终点站。
圣莫妮卡海滩离洛杉矶差不多还有30分钟的车程,如果开车到洛杉矶可以顺便来玩一下,如果是住在洛杉矶中心,专门来一趟感觉有点折腾,而且海滩停车非常难。
附近还有一个Santa Monica Seafood Market,其实是一个非常干净的海鲜超市,可以买当天最新鲜的海鲜回家煮,价格比其他海鲜餐厅便宜一半都多。在美国,最好吃的薯条和汉堡并不在那些大名鼎鼎的连锁汉堡店里出现,而常常隐藏在路边的小店里,拥有几十年历史的汉堡店里,不
经意就吃到了这辈子最好吃的薯条,然而忘记了名字。
棕榈泉(Palm Springs)是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一个盆地沙漠小城,距离洛杉矶大概2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在棕榈泉 ,一年365天,354天是晴天。如果用手指数下雨的日子,10个指头都用不完。气候恶劣,6月-9月底几乎不是人待的时段: 白天气温突破38℃,太阳一下山,气温跌至18℃。季节交替的时候,挟带着沙漠之沙的强风会吹拂小城北部。一出门就被吹得满身是沙!
这么恶劣的地方能发展出一个小城市,全有赖20世纪50-70年代的一群神经病名人。不知道是想感受盆地沙漠,还是怎么的,聘请建筑师为他们在棕榈泉建造度假屋。名人们的到来也促进了一系列高档娱乐设施的建设。就这样,盆地沙漠小城棕榈泉诞生了。
现在,名人们几乎都搬走了。不过,他们曾经住过的住宅,常去的娱乐场所,用过的设施,都成了当地的观光看点。
落脚棕榈泉完全是因为附近的棕榈泉奥特莱斯,想着可以好好购物一番。可能是因为名声在外, 棕榈泉的奥莱几乎挤满了国人,品牌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关键可能中国人多了,折扣力度完全没有那么大了,唯一的优点就是,每个品牌店几乎都会安排一个中文导购,就算没有中文导购,在收银台也会有中文提示,真是清除了所有阻礙国人付钱的障碍。
从棕榈泉离开,想着时间还早,随意搜了一下就搜到一个冷门的国家公园——约书亚树国家公园(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这是一个在计划外的国家公园。
约书亚树国家公园的位置在南加州的东南方向的海拔较高的莫哈维沙漠和海拔较低的科罗拉多沙漠交会处。约书亚树几乎遍布整个国家公园,属百合科,实际上是一种体型超大的丝兰。约书亚树之名是由摩门教拓荒者所取,因为它们的枝桠向上生长,远观俨然为一株株“祈祷的树”。公园就是因为这种树而得名。
公园非常的原生态,在公园里行走一定要小心,不然一不小心脚上就会扎到仙人球,最好穿上长衫长裤,不要穿镂空的鞋子。公园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园区内大量的怪石,由于成千上万年的风蚀过程,造就了今日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公园的北部岩石更多,据说是攀岩者的圣地。整个公园里没有水卖,天气非常的炎热,建议出发前准备好足够的水,给车加好油。国家公园里面没有信号,建议大家去之前下载好离线地图,虽然在门口买门票时可以拿一张地图,但是Google地图更实用。因为沙漠地带太阳下山后特别冷,路边又没有路灯之类的,建议太阳下山前离开公园,虽然日落时的公园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