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82-2017年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产业协同发展技术集成与模式”(2016YFC0501707),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生态工程与水沙变化调查”(2014FY2101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82-2017年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结果] 1982-2017年期间,黄土高原NDVI以每年0.37%的速率呈显著的增加趋势(p<0.01);空间上,NDVI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的空间分布格局。极端气候指数变化中,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即表征极高温事件的极端气温指数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表征极低温事件的指数
其他文献
以整数阶微积分和Bohzmann迭加原理分析粘弹性积分模型的方法,引进Jumarier微积分定义和Riemann—Li—ouville微积分定义,建立蠕变积分本构模型和松弛本构模型,从而补充只有分数
近期,北京市环保局、交通委在北京市政协召开雾霾治理问题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表示,初步制定北京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方案和技术方案。随后有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一句:交通“
[目的]分析渭河流域在气候变化下百年尺度的旱涝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水资源规划管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持、气候预估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通过收集18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