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3059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此,由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 数学后进生 转化策略 学习兴趣 情感教育
  笔者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后进生对学习产生逆反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障碍。而数学后进生主要表现在数学成绩落后,自己试图努力将成绩提高,但一次次的失败后形成恶性循环,反复的挫折、失败使这些学生伤痕累累,再也无力挣扎。于是他们勉强学习数学,缺乏自信和主动,不具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思路单一、拘谨保守。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来看,这类学生的思维相对封闭,学习缺乏热情和灵性。从数学方法的角度来看,这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研究十分贫乏,学习中大都表现为依赖和被动接受,不愿意自学、讨论交流。这类学生普遍都经历了从紧张不安到担心恐惧,最后沮丧消沉,甚至放弃的过程。而最终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的主要原因是一次次考试的失败,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学生来将讲,面对过度关注考试成绩的教育现状,这种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导致他们基本放弃了对数学的进一步学习。
  总之,在他们的学习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失去信心直到放弃。教学中怎样针对后进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呢?下面笔者就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谈谈看法。
  一、提升自身修养,利用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他们相信老师,乐意学习。
  在新课改下,教师作为知识的引领者,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包括渊博的知识,亲切幽默的语言,良好的师德,以及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等等。因为渊博的知识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佩服你;亲切幽默的语言能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现代教学技术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扎实度都大大提高。
  二、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中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教学“一段圆柱形木料,如果分成两块圆柱形木料,它的表面积增加了6.28平方分米;如果沿着直径劈成两个半圆柱,它的表面积将增加80平方米。求圆柱的表面积。”学生拿到这个题,思考了好大一会,只有个别优生能想象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直观演示给学生讲解,我拿出自己制作的教具,分成两个圆柱形,让学生观察多了什么,多了几个面,多出的面是什么形状,这样学生很快看出是多了两个圆面,这样就能求出其中一个圆面也就是底面。然后我又用另一个圆柱沿直径劈成了两个半圆柱,让学生观察什么发生了变化,增加的面是什么形状,增加了几个面。这样学生很快又说出增加了两个一样的长方形,这样就可以求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实际就是圆柱的高乘圆柱的底面直径,这样用40乘3.14就可以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再加上圆柱的底面积就可以求出圆柱的表面积。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就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变很容易理解了。
  其次,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习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后进生的学习情绪。后进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注重情感教育,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对后进生的感情投资,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后进生的个性特征明显,他们的感情都较丰富,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成绩有所提高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只要后进生接受教师,就会极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要注意对后进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关心后进生,使师生之间形成“情感共鸣”。
  四、加强后进生的课外辅导补救,提高其数学能力。
  对后进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适当做一些课外辅导工作,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学习上暂时出现的问题加以弥补,使其及时赶上全班同学。
  大部分后进生学习被动,依耐性强。这是由于以前持续较长时间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致使他们缺乏自信丧失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在课外辅导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对于公式弄清推导过程,适用范围,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问题中出现的错误,改进学习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注重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让他们有学习的成功感,从而逐步提高。
  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后进生,对后进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后进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因为成功教学可以增强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
  五、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让他们尝到甜头,体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后进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使有些后进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中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
  只要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纵观全局,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魅力,张扬学生个性,那么我们的付出定会得到回报。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需要教师沉下心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探索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教学质量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是其他教育因素所不能代替的。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
摘 要: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实施程序上,要设法以开放的情景激发学生体验的内驱力,以良好的情景促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数学活动,活动结束后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分享自己的体验成果。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体验式教学 实施程序  谈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得先弄清两个概念:一是数学体验,二是数学体验式教学。所谓数学体验,是指学生亲身参与数学探究活动,在经历的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育观念 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是一门初等的自然科学,它是由单纯的空间教学,诱导小学生步步走向计算、分析、思维全方位的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