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tti_s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感教学法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是基于对学生情感的了解、掌握和引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的一种尝试。本文从情感教学法的教学实践入手,探讨和研究情感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情感教学法 高中物理教学 应用实践
  引言
  高中物理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教学活动中的难点内容,许多学生因为高中物理难懂难学而放弃学习高中物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面对高中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频频受挫的现状,研究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高中物理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应时代的需求,情感教学法应运而生,并在教学活动中崭露头角,取得成效。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从它本身的特点来讲,可以看出它是属于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双边活动,而不是教师与学生独立存在的一种单边活动[1]。所以,将情感教学法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即调整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科学习的初步好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某一学科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而这里所说的非智力因素就包括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与老师关系较好,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浓厚兴趣,同时,建立起对学科的好感,由此,可以促进学生对这门学科知识的学习;相反,如果师生关系不是很融洽,甚至有些紧张、僵化,那么学生对这门学科就会产生厌烦情绪,直接影响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对于高中物理,大部分学生都表示非常难,学习难度非常大,很厌倦学习物理。如果在这个时候,老师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协调好师生的关系,使课堂氛围变得更融洽、更和谐,学生就会更愿意将物理学习中的困惑告诉老师,老师也能为学生适当调整学习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2.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们就会产生更大的驱动力,驱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学习[3]。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们就有更强的学习动力和更高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是情感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体现,因为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首先就是从学生的情感角度考虑的。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将情感教学法运用得恰好处,就必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巧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高中物理《相互作用》这一章时,教材上从一开始就介绍了“自然界的物体不能独立存在”这一事实,并且交代了“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这样一个定论,从而引出了这一章所要讲述的力学的相关知识。虽然教材这样设置已经很符合教学规律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这种情况面前,就可以根据高中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情感特点等因素,为学生描绘一些情境,如向学生描绘一个不存在力的相互作用的世界,让学生感受相互作用对宇宙万物的影响,从而激起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3.合理设置教学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物理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对于物理的学习,学生也处在不平衡的梯度上,有些学生天生具有对物理学科的敏感性,所以,即便物理学科再难,他们也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但是,有些学生情况就与之截然相反,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弄懂物理中所涵盖的知识点,还有些同学处在中间地带,既没有展现出物理天资,又没有对物理充满困惑。面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将教学难度都设置在一个标准和维度上,那么有物理天赋的学生就很难得到满足感,没有物理天赋的学生又很难获得成就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情感教学法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难度的设置中,要根据学生个体的情况合理设置难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将教学内容做不同梯度和层次的划分,为每一个梯度的学生都提供与他们能力相适应的难度训练,保证他们能在这一训练中,能力既得到提升,又不会产生挫败感,影响今后学习的信心。
  结语
  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把握,利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索物理知识,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增强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忠伟.积极情绪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10(11):8.
  [2]吴宝东.浅谈情感因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6(8):230.
  [3]曹爱萍.情感因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6(5):54.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复方半枝莲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组织学改变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探讨和评价复方半枝莲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复方半枝莲在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应
“现代性”是当代学术语境中频频出现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在不同学科领域都存在广泛论争和诸多歧义的概念。概而言之,启蒙、自由、理性、人本、民主等话语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以现代性审视古代作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资源,对建设当代文化不无裨益。然而,在现代性的视野中,我们是否误读了古代作品,是一个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三国演义》就是一部易被现代性误读的古典名著。  在《三国演义》中,得到赞扬和同情最多的
摘 要: 文章提出应用能力应成为高职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并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一是精心选择教材,注重实用性;二是注重能力训练,突出适应性;三是革新教法,强调实践性。  关键词: 高职语文教学 应用能力 实用性 适应性 实践性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一个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才素质的高低。应该把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作为职业学校语
摘 要: 创新已经成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自身工作实践,将生活化原则融入其中,有效改进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通过人文性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活动,二是通过自然性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活动,三是通过社会性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活动,四是通过家庭性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活动。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生活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是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抓手,
摘 要: 教材文本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重要载体。从课程文本资源中挖掘有价值的学习信息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的视野和思维,还能够使学生在临摹运用的过程中丰富写作思维。探讨文本教材资源的运用,能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思维和语言感知,便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技能,满足课程发展需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写作 教材文本资源 临摹 策略  文本教材资源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范本,从范本中探寻相关
摘 要: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从两方面进行论述:激发情感,让学生走进教材;善用教材,让教材走进生活。要让生活走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激发情感 善用教材 生活化 语文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摘 要: 当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情境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话题与生活实际脱离、交际情境创设不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不完整等,这些问题急需解决。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 情境教学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口语交际方面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达到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要求,在现实的交际环境中能懂得倾听,礼貌表达与交流,做到文明交往,在交往中发扬合作精神。这个要求显示,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必须依托一定的情境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1]虽然语言是抽象的、概括的,却能唤起读者的表象联想和想象,产生形象感。诗歌和文学作品是想象的艺术,而诗是语言的精粹,尤其要重视选择运用最易唤起读者联想和想象的词语,使诗句更具形象美感。诗歌的语言特质最具有形象美、情味美、凝练美、音乐美等。在诗歌鉴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语言特质,揣摩体会诗歌形象可感的、意味丰厚的、韵味独特的语言,在品读诗歌的语言中体会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