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挥发物的释放

来源 :茶叶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123456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抗性水平茶树应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诱导的挥发物释放及相关代谢机制,以抗虫茶树品种举岩(JY)和感虫茶树品种恩标(EB)为试验材料,利用动态顶空收集法结合GC-MS技术检测茶树在小贯小绿叶蝉取食不同时间(6、12、24、36、48、72 h)释放的主要挥发物组分,并结合转录组数据分析主要挥发物合成途径上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调控趋势.结果表明,在健康状态下,茶树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较少;在虫害后不同时间段的茶样中检测到顺-β-罗勒烯(β-Ocimene)、(E)-4,8-二甲基-1,3,7-壬三烯[(E)-4,8-dimethyl-1,3,7-nonatriene,DMNT]、芳樟醇(Linalool)、法尼烯(Farnesene)等10种主要挥发物.其中,单萜类物质在虫害诱导的感虫品种茶树上含量高,倍半萜类物质在虫害诱导的抗虫品种茶树中含量高.转录组数据显示,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中调控萜类合成的关键基因均被明显激活.调控单萜类物质合成的相关基因在感虫茶树品种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调控倍半萜类物质合成的相关基因在抗虫品种中的表达量与感虫品种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茶树抗虫机制和小贯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对14名健康飞行员在低压舱以35m/s的上升速度上升至5000m高度,不吸氧,停留30min,用锦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XOX-IA型微循环显微镜放大40-100倍,进行了球结膜微循环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球结膜微循环形态、流态、总积分值明显增加(P<0.01),管袢分值无明显改变(P>0.05)。细静脉扩张、微血管数减少明显(P<0.01),细动脉无明显改变(P>0.05)。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