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如何处理杂音信号的

来源 :第二课堂(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仿生学研发成绩斐然,如将海豚体形与皮肤在水中游动时不产生紊流的原理应用到潜水艇的设计上,利用苍蝇的灵敏嗅觉和复眼功能制造出气味分析仪和蝇眼照相机,依照电鳗放电的原理发明了多功能伏特电池,从萤火虫的发光器中获得纯荧光素和荧光酶而制造出荧光灯……
  其中,最了不起的当属根据蝙蝠回声定位功能而发明的雷达与声呐系统。
  神奇的蝙蝠应了中国一句谚语:有古怪的相貌,必有古怪的能耐。早在一个多世纪前,人们就对它们精准定位的本领惊诧不已,当时有人说蝙蝠视觉超强,有人说是它们嗅觉一流。为了找出答案,科学家对此进行了两次专门实验。
  第一次实验时,科学家在一处密封的大型仓库里胡乱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一碰即响的铃铛。他们把几只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们任意飞翔。结果蝙蝠飞了两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们竟然一根也没碰着。
  第二次实验时,科学家把几只蝙蝠的耳朵塞上;把另外几只蝙蝠的嘴封住,让它们在黑暗的仓库里飞。这下惨啦!蝙蝠们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的秘密被初步揭开了,它们在黑夜里飞行,靠的不是视觉与嗅觉,它们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两位美国科学家才基本弄清蝙蝠的回声定位功能。蝙蝠之所以能够在茫茫黑夜准确捕到飞蛾,是因为它们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是一种频率极高的声波,超过了人类的听觉范围。它是一种天然雷达波,不过是以声波代替电磁波,在原理方面完全相仿。两位科学家使用一种特制的电子设备,在蝙蝠飞行时,将它们所发的高频率声波记录下来。这种声波碰到障碍物,必然折回,蝙蝠就可以根据这种返回的声波准确定位前方的物体。并且每只蝙蝠有其固有的频率,这样蝙蝠可分清自己的声音,成群行动时不致发生碰撞或混乱。
  上述研究是对蝙蝠神奇功能的初步破译,换句话说,还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世界著名蝙蝠专家、美国布朗大学的神经心理学教授史蒂文·笛卡尔和詹姆斯·西蒙斯一直在研究,声波是如何通过蝙蝠大脑中的某个区域进行加工的,他们想从深层机制上破解蝙蝠的回声定位功能。
  通过观察实验及标本解剖,他们发现在蝙蝠的大脑中专门负责处理声波信号的听觉皮层内有声音主题区,其中具有能够清晰辨别其飞行路线上的障碍物及昆虫的具体尺寸、形状和飞行方式的神经细胞。他们称之为缓调节神经元,它是蝙蝠回声定位功能的指挥中枢。
  为了获取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笛卡尔和西蒙斯在密闭的实验空间内放置很多不易察觉的细金属丝,放飞蝙蝠后他们将蝙蝠最喜欢吃的一种蠕虫及与蠕虫形状、密度相同的仿制物一同抛向空中。
  结果显示,蝙蝠们能毫不费力地躲过金属丝与冒充的猎物,准确捕获蠕虫。据此两位科學家确信,蝙蝠的缓调节神经元不仅可以定位,而且还能描绘它们飞行路线前方物体的清晰图像。每当蝙蝠发现潜在的猎物,它们的叫声就会变短但频率加快,这无疑是在激活缓调节神经元细胞,使其进入最佳状态。此时,前方的动态图像便在它们的大脑里生成了,它们完全是按图索骥,任何干扰都不会影响它们的行动。
  缓调节神经元细胞为什么能像画笔一样描绘图像呢?原来它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一部分负责远距离的缓调回声,一部分负责近距离的缓调回声。缓调节神经元中枢能根据需要随时开启变换这两个功能。
  史蒂文·笛卡尔说:“这种调节功能有助于蝙蝠确定其所观察到的物体是如何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功能与用计算机分析物体的原理相同。”
  詹姆斯·西蒙斯则表示,虽然还无法确定蝙蝠大脑生成图像的所有环节,但可以肯定的是,蝙蝠真的具有为感知到的景物进行排序编码绘图的本领,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超越了某些高级动物的记忆本能。
  (编辑 文 墨)
其他文献
@饺子君:小学的时候,我真的以为自己加了谢娜和杨幂的QQ。  @五行缺丑的长腿昊阿:用门夹核桃吃,吃着吃着突然停下来说:“门夹过的核桃还能补脑吗?”  @迷君:用洗衣机洗衣服,把红内裤放进校服里了,穿上衣服竟然没感觉出来,做课间操的时候飞出来了,结果我旁边的人说:“同学,你红领巾掉了。”  @ Angelia:坐公交车时,上来一个老奶奶,我让了座,然后老奶奶说:“现在的小姑娘长得不怎么样,心肠倒是
【关键词】爱国为民  执着科研 爱国为民  ■夏 静 张锐  1985年5月至1986年7月,张俐娜前往日本大阪大学做客座研究员,从事高分子溶液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初,我到日本留学,看到日本那么发达,生活水平那么高,我就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然后让我们自己的国家也像人家发达国家那样。”回国后,张俐娜和丈夫杜予民组建了各自的科研团队,瞄准生物质资源天然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研究启动
“天哪!”魔法迷陈依依不敢置信地抚摸着一张羊皮纸,这是霍格沃兹魔法学院向她发出的邀请函!上面要求她必须独自一人前往霍格沃兹参加考核,如果通过考核,便能获得霍格沃兹魔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这可是陈依依梦寐以求的愿望!事不宜迟,她兴致勃勃地收拾好行李,来到国王街第10车站前,朝着那堵陈旧的砖墙冲了过去。啊!没想到整个人撞到墙上又被弹了回来。咦?怎么穿不过去呢?按着《哈利·波特》中的说法,不是说只要穿
又是一年开学季,新学期,新生活、新目标,无论你是充满斗志,还是暂时迷茫,都不妨在古诗词中寻找力量和获得启迪。古人说,欲修学,先立志,开学季,一起来读读古人的经典励志诗词,愿你不负时光,更上一层楼!  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韩非子》  任何成功,都是厚积薄发,多年苦修换来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开始。  2.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可有些人的口味就是难伺候——为什么有的人会挑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口味,还是说挑食只是个别人的毛病?  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与心理学教授李维斯基表示,每个人的味蕾感觉不同,会对口味造成一些影响。人们感知苦味的能力有差别,有的人能觉察出相当微弱的苦味。有趣的是,这些人大都不喜欢吃十字花科的蔬菜,像十字花科的球芽甘蓝就带有些许苦味。  最新研究也表明,儿童喜欢吃肉和吃鱼的
一  数学成绩揭晓了,同桌邱子君又以满分稳获全班第一名。老师喜不自禁地表扬他,大家也拼命鼓掌。同学们拿到批改的考卷后,看到映入眼帘的分数,有的惊喜欢呼,有的却哀叫连连。  我的心情属于第二种。面对58分的卷子,我的心“拔凉拔凉”的。又不及格!我暗暗握紧拳头,自我鼓励:“加把劲,我一定可以的,只差两分了。”  真想不明白,小学时,我和邱子君的成绩一样优秀,怎么上了初三后,我们之间的距离就拉开了呢?他
魔术师把一个玻璃瓶放在桌子上。表演开始前,魔术师邀请一位观众到舞台上检查。然后他站在桌子的一头,伸开双臂对着桌子另一头的瓶子发力。令人惊奇的是,瓶子竟然开始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就这样,我亲眼看着它自动跑到了魔术师的面前。  魔术师笑着说:“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如果你相信自己,你也可以做到。”  回到家后,我把一个玻璃瓶放在书桌上,然后站在对面开始发力。此刻,我像魔术师说的那样,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让
无论是步入窗明几净的教室,还是走进装修一新的新房,在太阳光或者灯光的照射下,窗户玻璃、地板砖都会显得闪亮耀眼。此时此刻你想到的一定是“光的反射”这四个字。不过当你走进高大宽敞的地下车库或地下防空设施时,有时会听到自己说话的回声,此时你会不会想到“声音的反射”呢?  声音和光有着同样的反射现象,规律也非常相似,并且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请你回忆一下夏天雷雨将至时的情景,漫天的乌云如同马群一样在高空中飞
老徐是我们的班主任,名叫徐义辉。尽管我们称呼他时带个“老”字,可老徐非但不老,反而相当年轻,因为风趣幽默、知识渊博、爱“搞事情”,非常得“民心”,故得此昵称。  老徐是个不折不扣的幽默大师。上课时,他妙趣横生,讲解枯涩乏味的知识点时,总喜欢时不时说个笑话,讲个故事,甚至还会打打哑谜,批评某某同学逗逗乐。在欢笑声中,大家轻松地学到了新东西,掌握了新知识。下课后,他立马从徐老师变成了“徐同学”,大家都
将煤粉或其他燃料燃烧,生成2760℃高温的等离子体,等离子体高速穿过超级磁化的工作管道,与不运动部件相作用,便产生了电流……  烧一吨煤,怎样做才能发出更多的电呢?  一种新的、效率更高的发电技术,正在研究与发展之中,这就是磁流体发电。美国爱菲尔特研究实验室在亚瑟·坎特洛维茨博士的主持下,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在实验室里,一台磁流体发电机已经安装好了,它大小如同一辆大轿车,周身布满管道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