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的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xingy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的创编应遵循科学性、兴趣性、时代性的原则,创编创新方法有变换游戏玩法、替换英汉双语童谣、变换游戏场地、变更游戏规则、投放材料和玩具等。通过“藏猫猫(Hide and seek)、师幼互动(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ren)”等游戏范例,感受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的创编创新技巧。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双语教学 幼儿游戏
  一、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创编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指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中要蕴含健康的思想、科学的精神。贯彻科学性原则一般有以下两个要求:其一,在创编创新游戏的过程中,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适应幼儿的需要、特点和能力。无论从哪个角度创编创新游戏,应该把幼儿装在心里,这是游戏选择、创编、组织的根本出发点。同时,在游戏中,提倡幼儿动脑动手自己解决问题,使幼儿从这样的游戏中获得关于生活的正确认知,使其自身获得主动发展。其二,科学性原则要求在创编创新游戏的过程中,讲求科学,传达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与幼儿现在的生活相适应,让幼儿获得健康发展。
  (二)兴趣性原则
  兴趣性原则指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要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创编创新游戏时,应将能否使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作为重要因素考虑。贯彻兴趣性原则的一般要求如下:一是游戏内容要生动具体,形式要活泼轻松,并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二是游戏必须是幼儿能积极参与到其中的游戏,这样的游戏最能满足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三是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要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现代幼儿比较感兴趣,并且玩得较多的主要是角色模拟游戏、音乐律动游戏、建构创意游戏等,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站在幼儿角度对游戏进行适当合理的创编创新,使游戏更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点,参与引导,帮助幼儿了解游戏、融入游戏,体验游戏带给他们的幸福和愉悦。
  (三)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指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要追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贯彻时代性原则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不断增加反映时代气息的新的游戏内容。第二,不断赋予新的游戏形式,使游戏本身更适合现代幼儿的实际生活需求和需要。
  二、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创编创新的方法
  (一)变换游戏玩法
  教师可针对传统幼儿游戏,在继承传统玩法的基础上,适度进行创编创新,使其更适合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更适合现代幼儿的实际生活需要,让幼儿能玩、爱玩,在享受游戏的乐趣中获得发展。
  (二)替换英汉双语童谣
  很多传统幼儿游戏都有动听的童谣相伴,但有一些童谣由于年代久远,带有那个时代某些消极的印记,对于今天的幼儿来说有些不合适,可以适当进行创编和替换。还有一些童谣,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需要调整童谣唱法。另外,歌曲可以改编成儿歌或童谣,这样,既增强趣味性,又能起到提醒作用,一举两得。
  (三)变换游戏场地
  传统游戏一般对场地要求较低,随时随地都可以玩,很少有游戏需要特定的场地布置。我们可以根据场地调整游戏,也可以根据游戏调整场地。如简单的棋类游戏在室内可以用棋盘玩,在户外可直接在地上画个棋盘玩。这样一来,游戏场地的伸缩、灵活性较强,可以看做创编创新的一个方面。
  (四)变更游戏规则
  有些传统幼儿游戏在形式上比较单一,不适合幼儿群体游戏,因此,可以对此进行必要修改。可以适当改变游戏规则,将参加游戏的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对抗,这样增强幼儿的集体竞技、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
  (五)投放材料和玩具
  游戏材料的制作和投放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其重要性在于游戏的开展必须以游戏材料为物质保证,复杂性在于既保持幼儿游戏兴趣,又保证幼儿的安全性。在选择游戏材料时,可以就地取材,还可以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物品进行游戏。通过材料的创新,一方面赋予传统游戏新的特点,另一方面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具体案例
  游戏名称:藏猫猫(Hide and seek)
  适合年龄:小班。
  游戏目的:开心地多次重复学习内容,增强记忆效果。
  游戏材料:围巾一块。
  游戏玩法:教师请一名幼儿站到前面,用一块围巾蒙上他(她)的眼睛,之后,将一张教学卡片藏在另一名小朋友的身后,把卡片藏好后就给被蒙眼睛的小朋友解开围巾,然后请他(她)寻找卡,其他小朋友可以边拍手边说卡片上的内容,当他(她)离藏卡片的幼儿近时,小朋友们就快速且大声地说出卡片内容,当他(她)离藏卡片的幼儿远时,小朋友们就慢速且轻轻地说出卡片内容,直到找到卡片,游戏结束。
其他文献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与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中愉悦地进行学习。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好动性强,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加上数学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