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D+是肾脏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co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双特异性抗体(双抗)可以同时特异性结合2种不同抗原,已成为抗体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治疗方面,虽疗效显著但还未达到临床最佳状态。由于双抗有2条重链和2条轻链,因而极易出现错配。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设计出许多不同的双抗形式,例如串联单链抗体、双可变结构域抗体或使用"knobs-into-holes"方式构建的抗体,但仍不能得到最优的双抗。纳米抗体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全功能抗体,具有
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被认为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抑制其表达或阻断其活性对抑制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大量研究聚焦抑制MMP-9活性的药物,研究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将会促进恶性肿瘤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此文对近年来有关抑制MMP-9活性的生物制剂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抗体药物的开发离不开抗体制备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广泛应用,抗体制备技术也得以不断发展。此文概述了鼠杂交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转基因小鼠技术等经典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重点介绍了新兴的单细胞逆转录PCR技术。
背景:阿伦单抗(Alemtuzumab)是一种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它改变循环淋巴细胞库,引起淋巴细胞长时间减少,从而改造免疫组库,伴随稳态淋巴细胞重建。业已证明,阿伦单抗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比干扰素β1a有效。目的:比较阿伦单抗与干扰素β1a治疗RRMS患者在防止疾病活动方面的效果、耐受性和安全性。检索方法:检索了Cochrane多发性硬化和罕见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试
期刊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A是IL-17家族中功能最强的细胞因子。研究发现,IL-17A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炎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抑制IL-17A可能对这类疾病起治疗作用。随着对IL-17A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开发出针对IL-17A的抗体。苏金单抗作为一种针对IL-17A的生物制剂,在自身免疫病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单克隆抗体由于其靶向性强、副作用小等特点,在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由于只能针对单一明确的靶点,在临床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可以同时结合两个相同或者不同抗原上不同表位的双特异性抗体在治疗肿瘤及自身免疫病等领域具有潜在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不同结构形式的双特异性抗体进入临床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此文对国内外多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重组双特异性抗体结构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期刊
目的观察脊髓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2(GRK2)在大鼠持续性术后痛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2组(n=20):假手术组和皮肤/肌肉切口和牵拉模型组(SMIR组);采用Flatters法制备大鼠SMIR模型;分别于术前1 d(T0),术后3 d(T1)、7 d(T2)、14 d(T3)、21 d(T4)用von Frey细丝法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在相应时间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蝇蛆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特点,提高对蝇蛆病的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收治的10例蝇蛆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结果10例患儿以皮肤蝇蛆病为主,均有川西藏区旅居史。临床表现以不规则发热、皮肤游走性疼痛、合并腹痛或腹泻以及腔系积液较多见。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增高为主,而且合并其他寄生虫感染比例较高。10例患儿经过自行排虫、药物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