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教育意识养成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e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所进行的学习多数为“被动学习”,且在小学生们的行为意识中对自我的约束管理做得较差,从事教育行业的我们应当对小学生们进行适当的自主教育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在“终身学习”观念盛行的今天,不论是在接下来的每一个环节,能否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是学校乃至于社会对于学生及社会人士判定的标准。为此,为小学生养成自主教育意识在教学开展工作中格外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教育意识;养成探究;自主管理
  当代家庭模式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们对于家里的“宝贝们”“小霸王们”都千娇万宠,恨不得将所有的东西都捧到学生们的面前,这就导致了他们大多都养成了“任性蛮横、依赖性强、贪图享乐”等性格,极大地加大了教育工作者们的工作难度。引导小学生们对自我进行管理是开展班级工作及教学活动的基础,对于身为独立个体的学生们,培养学生们自主意识,进而有效地实施自主教育对小学生们多方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增强学生们课堂自我约束能力,引导小学生自主教育意识的养成
  小学生在课堂上对自我约束力普遍较弱,需要教师们进行监督才可正常进行,但若是布置一些预习作业,或是在完成课后作业后所上交的作业质量不高,甚至是一些学生根本就不能够独立的完成作业,更不能对已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更是存在学生们在课上搞小动作等情况,这些问题都急需教师来解决,以引导学生们对于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例如,增强学生们课堂上对于自我的约束能力从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上入手。如,小学生们会在进行演算时使用大量的纸张造成浪费,橡皮擦用到一半就丢弃造成浪费,存在着极为普遍的喜新厌旧以及攀比的现象。初期,我们教师通过制定规则来规范学生们的行为。学生们在草稿纸上演算时,我们可引导其将草稿纸进行模块划分,一个部分只进行一种运算的操作,而在这一规定部分我们再为学生们展示如何最大限度进行利用,在学生们表现得较好的时候不吝啬表扬他们,这样一来在同学们面前获得过表扬甚至奖励的他们会成为所有学生积极努力靠近的对象,学生们也会对于教师所制定的一些其它规定进行比较高效率的执行。至于一些其它的规定除了包括一些基本的礼仪如使用礼貌用语之外,还要有对于学生们使用橡皮擦的限制,教师可在教室内设置一个换物角,学生们可将自己不想使用的东西放到换物角,就可以换一件在那里的其他的物品,可以是一样的橡皮也可以是不一样的铅笔等,交换的物品的价值由学生们自己进行标注并进行交换,以此最大可能地避免学生们中出现的浪费现象,以另外一种较为有趣的方式进行,在进行的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们在交换物品过程中所进行的自主性的制定规则与沟通交流的能力。初期对于小学生在课堂上自我约束力要靠我们教师长久的言传身教来完成,以此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设置班级干部实施班级自主管理,促进小学生自主教育意识的养成
  若是想要学生们具备相应的自主意识,就要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学生们本身真正地承担了一部分的责任后就会有一定程度上来源于自己的激励,以促进学生们对于自主意识的养成以及自主行为的锻炼。为此在班级内设置合理的班级干部的明确分工,使学生们都具备适当的责任,以促进学生们自主性行为的实施。
  例如,在班级内配备足够的班长、学习委员、团支书、宣传委员、文艺委员等职务之外,还有各科课代表,不但包括主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的课代表,还要有音乐美术等副科的课代表,除此之外,将学生们合理分成若干组,组内成员应当将上述职位的学生们平均分配,再在组内设置小组长、检查员、记录员等多种身份,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小组长或是班干部的身份以激起学生们的责任感,促进其进行自主性行为的实施。如,收作业是由小組长负责,检察员负责将小组长收上来的作业进行检查是否完成,确保完成后由记录员进行记录当天的作业完成情况,同时记录员还应当明确的记录各科布置的作业内容。而各科课代表需要在当堂教师上课之前去教师办公室辅助教师拿教学用具等物品,还要收齐该科的作业,班级干部的任务大家都是了解的,就不再进行赘述了。通过这样一个班级建设的模式,旨在提醒学生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脸面,每个人都需要时刻打起精神自主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当然这一任务有班级的内容也有个人的内容包括认真细致的完成作业,以此促进学生们自主性学习意识的养成。
  三、引导家长进行“放手式”家庭教育,增强小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养成
  在教师展开引导式教育的过程中,家长所主导的家庭式教育也是格外的重要。家长们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以此促进学生们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
  例如,将学生们在学校的行为及时的反馈给家长们,这是其中一方面,当然是要在开完家长会,充分地为学生们讲解当前小学生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甚至是通过某种办法可以进行改进,进而能够迎来的美好的期许之后进行。在开家长会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地告诉家长们,要求给学生们在家进行适当的劳动,即便只是穿衣、系鞋带、梳头发、刷牙这样的小事情,不要家长们代劳,否则会极大地助长学生们懒惰的坏习惯。应当引导家长们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们自主劳动的意识,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学生们实施放手式教育,以此增强学生们行为自主的意识。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基于小学生自主教育意识养成相关探究的几点思考,希望有些许的参考价值。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模仿身边人,在这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必定是要时刻注重自身影响,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一个可供学习的好榜样,在小学生们平时的学习中时刻注重引导,使学生们成为自己时间以及空间的管理者,真正做到自主意识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商丽芳.主动探索
其他文献
在班主任工作历程中,不可避免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也难免要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违纪现象。当我们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让学生写检讨书、保证书是常用的一种手段。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男生对着教室门踢了一脚,刚好被我看到,把他叫到办公室,当时我就板起脸孔,把他训斥了一顿,教育他:“门是用手推开的,而不是用脚踢开的。”同时责令其写检讨书。之后该男生认认真真地把检讨书写好,恭恭敬敬地交给我。我以为事情能够就
【摘要】在教育改革深入实施背景下,小学数学实用性的体现对学生今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紧跟时代脚步,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实际教学中需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小学属于基础教育,能够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德育渗透实际上是一种无形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形成良好
【摘要】线上教育,对于每一间学校、每一个老师来说,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尝试。但疫情当下,我们只能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其实,要开展线上教育,我们就要从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入手——教(学)什么和怎么教(学)。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等于明晰了线上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线上教育;教(学)什么;怎么教(学)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当下的联防联控,教师们的工作量倍增,虽工作繁琐
【摘要】初中生综合素质继续教育中,数学课堂氛围属于较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课堂是初中教育的主要磨炼场,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最终学生素质水平高低。所以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将更多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积极乐观,乐于求知,活泼向上的学习状态,知识的转化效率也会随之高很多。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与学生的是将被动的知识输入转化为积极主动的知识追求,一方面,将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认识世界和生活交流的主要工具。在语文课堂中注重情感教育,就能推动学生对周围事物产生共鸣而养成优良人格品质,给正在摸索前进的语文教研之船扬起了风帆,成为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助推器。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理论;实践  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思乡之情、正义之情等,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与渴望,为语文提供了
人文地理模块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背景和综合性特点,需要我们学会从人口、城镇、产业活动等人文地理数据、图表和地图信息中获取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这就是地理核心素养中要求我们做到的地理实践力;同时,在对现实人文地理案例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我们能够解释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产业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这即是地理核心素养中要求我们做到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在人文地理的
【摘要】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状况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已有状况开展教学,也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包括心理发展需要、知识提升的需要、能力提高的需要。教师要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营造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课堂气氛,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追寻真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数学素养  《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知道怎样学习的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要求,改进教学方法,以“教是为了不教”为目标,以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为突破口,教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如何自学、如何探索研究新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授之阅读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学方法  苏霍姆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通过美育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思想能力,发展学生道德情操,还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小学课文本身就蕴含着许多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让学生融入课文中去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从而产生课文美、环境美,收到美育效果。  一、加强诵读,激发
【摘要】百年教育,德育为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将德育放在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初中教学阶段,数学是重要学科,同时数学也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另外,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良好三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渗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