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承担的青春更厚重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525466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与公益似乎与90后无关,在公众眼中90后是功利又享乐,自私又叛逆。可是17岁的北京男孩陈昱衡却让我们看到了90后的另一面。
  父母都望子成龙,陈昱衡的父母也不例外,为了能够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陈昱衡的父母忍痛将儿子送往加拿大读高中。陈昱衡是多么不舍得与儿时的伙伴分开。自从到了加拿大后,陈昱衡每天通过微信、微博和国内的伙伴保持亲密联系。
  一天,他突然收到一位同学的微信,声音哽咽,说是以前的一个伙伴因为患上了一种罕见病,需要换肾,可是肾源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而不太富裕的家庭,一下子也无法拿出高昂的换肾费用,小伙伴只能听天由命。
  陈昱衡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个患病的伙伴曾经在球场上和他们一起打拼,一起喊,一起笑,如今只能孤独地躺在白色的病房里。陈昱衡连续几天都在想着患病的伙伴,通过视频,他看到昔日健康活泼的伙伴,如今面色苍白,说话有气无力,多次的化疗使得原本浓密的黑发一根不剩。
  陈昱衡总想着自己要做点什么,来减轻伙伴的痛苦。他想到加拿大有很好的公益慈善氛围,也许能助他一臂之力。于是他发了一条求助微博,微博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加拿大同学们的注意,同校的外校的同学们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找到陈昱衡,慷慨解囊,献上年轻的爱心,半个月,陈昱衡的账户上就累计捐款十多万元。陈昱衡很快将这笔捐款转交给病榻上的伙伴,以解燃眉之急。
  通过这件事,陈昱衡深深地被加拿大同学的热情和无私的爱心感动。为了让90后的爱心延续下去,只有成立公益组织,把这个想法和同学们一说,就得到了同学们的拥护,纷纷推举陈昱衡为“组织”的负责人,最后他们给这个组织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90后在行动”。这个组织也得到了加拿大政府和民间的支持。组织成立后,便吸引了众多的90后青少年参与,不仅有加拿大的90后,还有国内的90后通过微博纷纷参与支持,这个组织旨在帮助器官衰竭且家庭贫困难以支付医疗费用的重病患者。
  自从“90后在行动”公益组织成立后,陈昱衡寒暑假都回国,走访山区,了解困难家庭。即使开学在即,他还是带着30万元善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闽宁镇木兰村,要为当地修建一口深水井。同时走访木兰村里几位患有先天性疾病孩子的家,走进这些家庭,几乎都是低矮又昏暗的房屋,屋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孩子大多只能躺在破旧的小床上,因为长期卧床,有的孩子已患上了皮肤病;而有的孩子原本病情并不严重,可是因为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肌肉萎缩或者病情加重,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而不得不面临一生残疾的可能,甚至有的面临着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地凋零,这一切深深地震撼了陈昱衡年轻的心。
  他和这些孩子合影留念,希望把这些照片和资料带回去,让身边更多的同学和朋友参与到他们的组织中,让“90后在行动”公益组织的力量不断扩大。
  陈昱衡说:“我们年龄小,阅历浅,但我们有激情,有责任,有担当。只有磨砺过的青春才有光泽,只有承担过的青春才会更加厚重。这也是“90后在行动”的所有志愿者的心里话,也是我们的青春宣言。”是啊,人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滴水成河,就可以挽救正在凋零的生命。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