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和谐体育课堂的建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r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社会呼唤着和谐教育。和谐教育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和人才支持。和谐社会为和谐教育提供了稳定的发展平台。和谐中学体育课堂作为和谐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 和谐 体育课堂 建立
  
  1、前言
  “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共识。和谐不但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它应贯穿教育教学的每个过程。和谐教学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构建和谐教育的重任。体育的本质是以人的自身为客体、以运动为基本手段进行的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具有多种功能,除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功能以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社会化的发展,体育的教育功能越加突出。因此和谐体育课堂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构建和谐大学体育课堂的价值
  
  2.1 有利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有效落实。
  目前,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确立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要求“健康第一”贯穿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而和谐体育课堂的建立,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一定的技能,而且更能让学生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2.2 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中学体育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能否终身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更能够产生直接影响。高中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已经趋向于成熟。已经基本上能了解参加体育锻炼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及日后的工作、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能否将这些认识化为最终的行动,还需要在体育课堂中对他们进行深刻而又积极的影响。和谐高中体育课堂的建立,使学生在和谐中体验参加体育锻炼的快乐,喜欢上体育锻炼,从而在无形中树立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2.3 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现在高中生基本上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以前学生所不具备的活力和个性也同样存在很多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性,例如,不太在意去尊重别人,不懂得与他人合作,不太善于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而和谐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相互尊重、主动与人交流的意识。同时。和谐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和谐的发展平台。
  
  2.4 有利于体育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
  在新课程标准下,和谐高中体育课堂需要体育教师有精湛的体育技能和精深的体育理论知识,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构建和谐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过程;是体育教师将现代教育理念通过课堂教学内化为自身教学信念。提升自身教学智慧的过程;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3、和谐高中体育课堂的特征
  
  和谐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以民主、平等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实现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学生知识技能习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潜能开发的过程。和谐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3.1 井然有序,充满活力。
  和谐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是保证基本的教学秩序,有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规范的教学行为。体育作为一门特殊的教育课程,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课堂组织较其他科目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体育课堂几乎处于一个动态环境中,因此,需要在动中有序。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在保证基本教学秩序的前提下,给学生一定的宽松度和自由度,使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张弛有度、宽松自如,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使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的生机。
  
  3.2 积极主动,优质高效。
  和谐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主动的、有效的交往活动。发挥教学双方的主体性,首先要以体育教师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先行者的角色。决定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而体育教师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激活和发挥。
  
  3.3 愉悦性,安全性。
  和谐的高中体育课堂要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在快乐中掌握运动技能、了解锻炼方法。同时,安全的锻炼环境,是获得健康的前提。和谐的高中体育课堂应该是安全的,不应该有教学伤害事故的发生。
  
  3.4 发扬民主公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和谐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包容性与民主性,要建立“和而不同”的课堂生态环境。学生具有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和谐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民主性、包容性的特点。师生、生生、师师之间要建立起民主与和谐、尊重与理解、沟通与交流、互信与互爱的合作伙伴关系。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样一个动作。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完成得很完美、很标准,要用宽容与真诚去理解、欣赏学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5 参与合作,共同发展。
  和谐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讲授和学生接受的单向的教学活动,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多边的交往活动。教师与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这种参与不简单地表现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种知识、技能与智慧的分享、思想与价值观的沟通、情感的共融。通过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生生交往、生生合作多种活动,师生共同经历学习过程,共同经历情感体验,实现情感之间的共鸣,实现教学相长。
  
  4、建立和谐高中体育课堂的方法
  
  4.1 构建学生和课堂活动环境的和谐
  我们说的课堂是广义的课堂。课堂活动环境不仅包括教室内的环境,而且包括校园内教室外的环境;不仅指校园的物质环境,而且指校园的人文环境。课堂活动环境与师生的教学有密切的关系。体育课堂对学校的物质环境要求是相对较高的,这是由体育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必备条件,而且可 以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师生的身心健康。
  
  4.2 构建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是指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上相悦相融、认知上活跃协调、行为上主动默契的一种人际交往状态和课堂氛围。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身体状况、兴趣、思维能力、情绪等都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创建和谐中学体育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依赖师生间单向交往方式的状况,积极实施师生双向交往、生生多向交往的方式,形成良性循环,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3 构建人与方法的和谐
  人与方法的和谐包括教师与方法、学生与方法的和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教学有法”是指,任何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都必须按一定的教学模式或程序来教。所谓“教无定法”是指,即使同一个教师,在讲授不同的教材内容时,也不可能按一个模式用同一种方法来教。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机械照搬。所谓“贵在得法”是指,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和谐高中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场地条件、教育对象及民族习性等,有选择地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与方法的和谐上,高中体育课堂已经不再是小学或是初中时代的教师手把手地教,高中生无论是在认知能力还是在自主学习能力上,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更应该注重在学习的技巧、方法、理念上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和谐体育课堂中,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构建人与方法的和谐中,教师选择的教法要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法要积极配合教师教法,实现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
  
  4.4 构建人与教材的和谐
  人与教材的和谐,包括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和谐。和谐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师在教材选择上,既要能够体现出体育文化含量,又要体现出地方的体育文化特色及一些新兴的学生兴趣比较浓厚的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在选课的时候,也要根据学校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尽可能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一定基础的运动项目,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和谐统一。
  
  5、结论
  
  缔造和谐社会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和谐教育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和谐高中体育课堂的建立为学生的健康和社会的健康做出了必要的贡献。构建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和谐体育课堂,方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0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本课题组构建的携带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M、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VAX1-S1、pVAX1-M、pVAX1-N、VR1020-S1、VR1020-M、VR1020-N)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为研究对象,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1)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练好基本功;(2)参照历届高考试题,进行模仿表达;(3)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加强课外写作训练,浅述了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的训练途径及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书面表达 策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英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一直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题。提高阅读能力是学好英语关键的一步。本文拟从阅读习惯、阅读过程及阅读方法技能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 阅读速度    英语阅读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英语材料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    一、不良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
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与细胞的生长、增殖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重要的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是细胞生长的关键调控因子,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在翻译起始阶段起重要的速度调控
摘要:本文针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意义,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探讨:提出开展阳光体育要以达标争先、强健体魄为目标,要与体育课教学紧密结合,要从基层做起。建立长效机制。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学校体育 青少年    1、前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
摘要: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普通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了湖南省高校执行情况,找出了执行中、后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标 准普通高校 现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轮状病毒(Rotavirus)作为一种重要的肠道微生物,能造成多种小动物和新生婴幼儿腹泻。PoRV与PEDV、TGEV并称为引起腹泻的三大病毒。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发现轮状病毒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