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小学教育 教学与管理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乃至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教育工作也不能例外。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一、教育教学管理要以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根本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而进行和展开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服务为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完善和发展,现代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并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要求。以人为本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一种理念与思路,要将教育教学管理做细做好,就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尊重和对教育者主体地位的承认。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尊重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客观规律,尊重人的个性和自主性,尊重人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从而满足个人身心发展的整体要求,促进个人全面提高素质。
二、教育教学管理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落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我们教育教学的最高目的,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首先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那么,教学质量怎么保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注重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思维。不给学生一座金山,而教给他点石成金术:
教育是伟大的事业,教育却必须从小处做起。学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顾,都在教育的范畴。但最根本的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身体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确立学生全面的观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都能得到很好解决的。
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才是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教育教学管理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基于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生成梦想。学校的梦想是什么?是质量,是精品,是每个人的个性与潜能都获得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是尊严,是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尊严并提供与人心灵互育的教育环境。每个人的充分发展是“以人为本”原则下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育教学管理应体现“以发展的眼光善待师生、着眼于师生的未来发展,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
四、教育教学管理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也应该坚持统筹兼顾。“执其两端而取其中”。比如:以德树人、德育为先,与学科教学要统筹兼顾;智育、德育与体育、美育要统筹兼顾: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要统筹兼顾;学校硬件设备建设和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学科考试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要统筹兼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统筹兼顾;学生的生活和发展与教师的生活和发展也要统筹兼顾等等。如果不能做到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一句空话。和其他工作相类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改变不科学的政绩观。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教育部2009年度工作会议上就自己到国务院工作分管教育8个月谈感受时,深感教育有“六个千万”,即教育事关千秋万代,涉及千家万户,谈教育千言万语,看教育千差万别,办教育千辛万苦,办好教育要千方百计、千军万马。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工作者,尽管我们目前难以彻底改变教育的现实,但必须注意改变我们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必须始终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发展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思考我们的工作,决不能因为现实难以改变就连观念也不改变。实践证明,只有我们带头不断改变观念。才能在实践中逐步引导教师解放思想,创新教育观念,逐步削弱应试教育的影响。践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战线的科学政续观或教绩观,应该是既要看学生的分数、升学率,更要看学生是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看少数人发展。更要看每一个学生的均衡发展既要看学生今天的发展,更要看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学生卷子上的“显绩”,更要看写不到卷子上的“潜绩”;既要看学生的主观努力,还要看学校的客观条件;既要看学生的发展状况,更要看教师的发展潜力等等。
参考文献: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管理,广西教育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小学教育 教学与管理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乃至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教育工作也不能例外。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一、教育教学管理要以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根本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而进行和展开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服务为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完善和发展,现代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并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要求。以人为本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一种理念与思路,要将教育教学管理做细做好,就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尊重和对教育者主体地位的承认。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尊重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客观规律,尊重人的个性和自主性,尊重人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从而满足个人身心发展的整体要求,促进个人全面提高素质。
二、教育教学管理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落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我们教育教学的最高目的,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首先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那么,教学质量怎么保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注重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思维。不给学生一座金山,而教给他点石成金术:
教育是伟大的事业,教育却必须从小处做起。学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顾,都在教育的范畴。但最根本的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身体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确立学生全面的观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都能得到很好解决的。
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才是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教育教学管理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基于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生成梦想。学校的梦想是什么?是质量,是精品,是每个人的个性与潜能都获得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是尊严,是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尊严并提供与人心灵互育的教育环境。每个人的充分发展是“以人为本”原则下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育教学管理应体现“以发展的眼光善待师生、着眼于师生的未来发展,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
四、教育教学管理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也应该坚持统筹兼顾。“执其两端而取其中”。比如:以德树人、德育为先,与学科教学要统筹兼顾;智育、德育与体育、美育要统筹兼顾: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要统筹兼顾;学校硬件设备建设和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学科考试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要统筹兼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统筹兼顾;学生的生活和发展与教师的生活和发展也要统筹兼顾等等。如果不能做到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一句空话。和其他工作相类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改变不科学的政绩观。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教育部2009年度工作会议上就自己到国务院工作分管教育8个月谈感受时,深感教育有“六个千万”,即教育事关千秋万代,涉及千家万户,谈教育千言万语,看教育千差万别,办教育千辛万苦,办好教育要千方百计、千军万马。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工作者,尽管我们目前难以彻底改变教育的现实,但必须注意改变我们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必须始终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发展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思考我们的工作,决不能因为现实难以改变就连观念也不改变。实践证明,只有我们带头不断改变观念。才能在实践中逐步引导教师解放思想,创新教育观念,逐步削弱应试教育的影响。践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战线的科学政续观或教绩观,应该是既要看学生的分数、升学率,更要看学生是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看少数人发展。更要看每一个学生的均衡发展既要看学生今天的发展,更要看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学生卷子上的“显绩”,更要看写不到卷子上的“潜绩”;既要看学生的主观努力,还要看学校的客观条件;既要看学生的发展状况,更要看教师的发展潜力等等。
参考文献: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管理,广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