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公示语英译现状的实地调查,与国家标准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进行对比,分析了公示语英译的错误类型,提出了一些翻译对策,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公示语英译 翻译失误 翻译对策
一、成都市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
1.成都市英语公示语翻译质量调查:笔者主要对成都市公示语英译进行了实地调查,主要包括了银行,医院,火车站和公交车站,市内景点,购物中心等地。调查结果显示,银行的公示语英译都是正式的,多采用国标或遵循统一行业准则;医院门诊部正在使用的也多为国际通用术语;然而火车站及其周边的公示语英译状况比较糟糕,多为错误明显或缺失必要提示;公共汽车的英文报站系统也存在许多问题;企业和事业单位名称翻译也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
2.成都公众对公示语英译的关注度及满意度:笔者做了成都公众对英语公示语的关注度的调查问卷,询问了一些在成都生活工作的外国人对成都地区英语公示语的印象。调查结果表明,只有高中或以上学历的人,才会考虑翻译的准确性。但所有被调查者都承认,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有助于改善城市形象。超过70%的人认为政府应该重视翻译的规范化。另外,作者采访了校内的外籍教师,他们也对成都的英语公示语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公示语英译还存在明显错误和意义不明等问题,更多的地方应该增加一些英语公示语提示。
二、成都市公示语英译失误案例分析
1.翻译错误或拼写错误:此类错误包括拼写错误,缺漏字母,大小写错误等。例如,在成都某广场使用“No Smaking”而不是“No Smoking”。另外,一些公园将“出口”翻译为“Export”。
2.语法错误:此类错误多为词性的误用。为了表达简洁的意义,我们在翻译时常将动词变为名词。例如,我们应该使用“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而不是“Don’t walk on grass”。时态错误也是一个严重的现象,比如成都某公园的长椅旁有“you tired,please have rested”。
3.滥用中式英语或汉语拼音:例如成都某酒店将“Security Department”翻译为“Guard”;另外,在公园里“呵护花草”被翻译成‘He Hu Hua Cao’。翻译作品中用汉语拼音代替英文令人尴尬,剥夺了公示语翻译的意义。
4.与国际惯例不符:成都某名胜古迹将“游客止步”翻译为语气生硬的“Stop”,这与国际惯例不符,翻译为“Staff Only”较合适。公示语在全球范围内是通用的,翻译应参考国外相同或相关公示语,使公示语符合英语习惯。
5.翻译版本不统一:同一对象有不同翻译版本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例如,仅“建设南路”就有诸如‘Jianshe South Road’;‘Jianshenan Lu’;‘Jianshenan Road’等不同版本。我们应当把不同的版本根据国家标准统一,以便外国友人的理解。
三、规范公示语英译的对策建议
1.翻译策略的使用:如今的公示语英译主要采取交际翻译策略,翻译目的论等策略。Newmark(1981)说,交际翻译指的是翻译对读者的影响,应该与原文的效果相似。公示语的英译应采用交际翻译策略,充分考虑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交际目的的能力。Nord(2001)说:“翻译是一种影响目标语言读者的活动。”公共标志的翻译应该以接受者为中心,以满足新的交流环境和目标读者的需要。
2.注意公示语的原则:公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词汇量要短、简洁、清晰。翻译工作者应遵循简明、准确、专业、统一的原则。如果公共标志的信息过于薄弱或强烈,公示语的基调将不协调。公示语应该使用祈使句或名词短语,这更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和反应。
3.国家标准及国际通用版本的使用:公共标志是全球性的,中国的公共标志基本上都能在英文中找到相同的公共标志。我们应该运用现有的英语公共标志,在英语中寻找相同含义和功能的公示语,或直接使用外国的公示语。使读者不会产生太多的奇怪感。另外,2017年5月,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为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提供了权威的参照。标准明确规定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要遵循合法性、规范性、服务性、文明性四大原则,应当符合我国语言文字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英文使用规范以及英文公示语的文体要求。
四、结语
近来,公示语英译已经成为社会热点,相关部门也提高了认识,加强了整改力度。为了改进我国国际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政府必须鼓励公示语英译的研究,规范公示语英译,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让公示语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GB/T 30240.1-2013,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S].
[2]Newmark,Peter.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1.Print.
[3]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Print.
作者簡介:赵然(1997.5.6-),女,河北邢台人,成都理工大学英语系本科生。
【关键词】公示语英译 翻译失误 翻译对策
一、成都市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
1.成都市英语公示语翻译质量调查:笔者主要对成都市公示语英译进行了实地调查,主要包括了银行,医院,火车站和公交车站,市内景点,购物中心等地。调查结果显示,银行的公示语英译都是正式的,多采用国标或遵循统一行业准则;医院门诊部正在使用的也多为国际通用术语;然而火车站及其周边的公示语英译状况比较糟糕,多为错误明显或缺失必要提示;公共汽车的英文报站系统也存在许多问题;企业和事业单位名称翻译也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
2.成都公众对公示语英译的关注度及满意度:笔者做了成都公众对英语公示语的关注度的调查问卷,询问了一些在成都生活工作的外国人对成都地区英语公示语的印象。调查结果表明,只有高中或以上学历的人,才会考虑翻译的准确性。但所有被调查者都承认,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有助于改善城市形象。超过70%的人认为政府应该重视翻译的规范化。另外,作者采访了校内的外籍教师,他们也对成都的英语公示语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公示语英译还存在明显错误和意义不明等问题,更多的地方应该增加一些英语公示语提示。
二、成都市公示语英译失误案例分析
1.翻译错误或拼写错误:此类错误包括拼写错误,缺漏字母,大小写错误等。例如,在成都某广场使用“No Smaking”而不是“No Smoking”。另外,一些公园将“出口”翻译为“Export”。
2.语法错误:此类错误多为词性的误用。为了表达简洁的意义,我们在翻译时常将动词变为名词。例如,我们应该使用“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而不是“Don’t walk on grass”。时态错误也是一个严重的现象,比如成都某公园的长椅旁有“you tired,please have rested”。
3.滥用中式英语或汉语拼音:例如成都某酒店将“Security Department”翻译为“Guard”;另外,在公园里“呵护花草”被翻译成‘He Hu Hua Cao’。翻译作品中用汉语拼音代替英文令人尴尬,剥夺了公示语翻译的意义。
4.与国际惯例不符:成都某名胜古迹将“游客止步”翻译为语气生硬的“Stop”,这与国际惯例不符,翻译为“Staff Only”较合适。公示语在全球范围内是通用的,翻译应参考国外相同或相关公示语,使公示语符合英语习惯。
5.翻译版本不统一:同一对象有不同翻译版本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例如,仅“建设南路”就有诸如‘Jianshe South Road’;‘Jianshenan Lu’;‘Jianshenan Road’等不同版本。我们应当把不同的版本根据国家标准统一,以便外国友人的理解。
三、规范公示语英译的对策建议
1.翻译策略的使用:如今的公示语英译主要采取交际翻译策略,翻译目的论等策略。Newmark(1981)说,交际翻译指的是翻译对读者的影响,应该与原文的效果相似。公示语的英译应采用交际翻译策略,充分考虑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交际目的的能力。Nord(2001)说:“翻译是一种影响目标语言读者的活动。”公共标志的翻译应该以接受者为中心,以满足新的交流环境和目标读者的需要。
2.注意公示语的原则:公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词汇量要短、简洁、清晰。翻译工作者应遵循简明、准确、专业、统一的原则。如果公共标志的信息过于薄弱或强烈,公示语的基调将不协调。公示语应该使用祈使句或名词短语,这更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和反应。
3.国家标准及国际通用版本的使用:公共标志是全球性的,中国的公共标志基本上都能在英文中找到相同的公共标志。我们应该运用现有的英语公共标志,在英语中寻找相同含义和功能的公示语,或直接使用外国的公示语。使读者不会产生太多的奇怪感。另外,2017年5月,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为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提供了权威的参照。标准明确规定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要遵循合法性、规范性、服务性、文明性四大原则,应当符合我国语言文字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英文使用规范以及英文公示语的文体要求。
四、结语
近来,公示语英译已经成为社会热点,相关部门也提高了认识,加强了整改力度。为了改进我国国际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政府必须鼓励公示语英译的研究,规范公示语英译,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让公示语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GB/T 30240.1-2013,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S].
[2]Newmark,Peter.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1.Print.
[3]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Print.
作者簡介:赵然(1997.5.6-),女,河北邢台人,成都理工大学英语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