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与江湖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肖传国花10万元雇凶“教训”方舟子一事近期令国人大感惊异,人们纷纷谴责肖某人身为国家顶尖级科学家,竞能干出这等下三滥的卑鄙勾当来,实属道德败坏之极;还有人劝肖某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令人捧腹。
  其实高层次的精英人士偶尔干出人所不齿的事来,在这个世界上本也并不稀罕,如莱某大主教性侵犯幼童,某某总统的第三者绯闻,这些事都属于人性的劣根性,与当事者是不是精英无关。至于台湾“立法委员”会场斗殴、打群架,则恐怕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来自下层,一帮下层社会的代表采取他们自己惯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倒也不足为奇。然而,为什么一位如此资深的学者、院士候选人,做什么不好,非要采取这样一种街头小混混的报复手段?而且,即使方某人断了他的院士路,他不是还有多项耀眼的头衔光环绕身,高居于一般大众之上吗?谁敢瞧不起他半点?犯得着一锤子自毁前程?这下可好,“小不忍则乱大谋”,一辈子的名节全完了,自己还要进监牢。想出这种馊主意来,这人不是脑子进了水,就是板砖拍昏了头。
  我倒并不想从道德上来指責肖某人的行为,这种指责已经太苍白了。当今学界,在道德上没有污点的能有几人?何况就是国外的科学家,哪怕是顶尖级的,要找一个道德上完美无缺的恐怕也难。我们常听到历史上的某某著名科学家把他人成果据为己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利用手中权力横行霸道、压制后进提拔亲信等等,偏执、狭隘、嫉妒、虚伪,往往和天才并存,有些冤案甚至要几百年后才翻过来。
  但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哪个科学家雇人半夜三更用辣椒水和大锤来对付学术道路上的宿敌的。我想,即使他们l心里面想要这样做,实际上也做不出来,因为他们不屑。这就像农村里两个泼妇吵架,一方可以把大粪泼到另一方家门口,而两户体面人家即使有万般怨仇,也决不会这样做一样。至于学者之间的交往,凭的是学术语言和学术实力,要想招摇撞骗也得采取文雅的方式、貌似学术的方式,动粗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会砸锅。即使这次肖某人的行为没有被发现,这种报复手段对他本人的学术地位也没有半点好处,还要花掉10万元的“摆平费”(当然可以从科研经费中报销)。为什么一个在学术上那么有办法的人,一遇到这种事就只能想出如此令人不齿的“办法”来?
  只有一个解释,这就是肖某人的头脑里,根本就没有把自己所从事的学术生涯当作一种高贵的精神活动,他是当作江湖在“混”。混江湖的人,看重的是“名头”;但为了一个名头,是不择手段、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肖某人从中国混到美国,又从美国混了回来,如今混到了国家科技精英的层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奖项一等奖常常空缺),但就其内心来说,实在没有半点精英意识。他可能从来没有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视为比两个菜贩抢地盘更高超一些的事业,我们的教育从小也没有教过他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只告诉他,一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要做赢家;二是科学知识是报效国家的工具,必须学好。而一当“报效国家”的理想被虚化,科学知识就只有成为与人斗狠争输赢、混江湖的工具了。-而到了在江湖上混得不如意时,那就随时可以选择另外更称手的工具,如黑社会惯用的锤子铁棍之类,不管怎样,只要能够赢,就可以“笑傲江湖”了。
  原来,中国的学界,争的只是一口“气”,看谁能够在江湖上笑到最后。比如说,你让我当不成院士,我就让你成为残废,这就两下扯平了,可能我还赚了一点。这类学者看待人生是如此混沌一体,高低不分,缺乏为学之人对学问本身应有的高贵意识。我们不能要求做学问的人个个都是道德君子,但我们有理由要求他对待学问本身要有不同于贩夫走卒的眼光,更要有不同于混江湖的眼光。
其他文献
“要不要民主”的问题,近年不知何故再次成为争涂的热点。蔡定剑曾喟叹:“如果我们还在讨论要不要民主,那离文明社会该多遥远啊!”  反民主论者常以“两论”,即“国情论”和“素质论”,用作中国目前还不能实行民主选举的借口。  1992年,蔡定剑仍在人大任职时,就曾对民主“两论”从理论上做出批判。  2002年,蔡先生带领的课题组在进行实地采访结合问卷调查后,以详尽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证明,“公民素质太低,
作为“守法公民”,经租房维权者张积年极力反对过激上访,“一定要讲方法,不然人家一棍子就把你抡死”。他说维权就像炖肉,你火一大,锅里就干了糊了;你慢慢找着,慢慢炖着,时间一长,肉就烂了。    1980年代,建设部曾下发一纸红头文件,宣称中国的很多私有房屋已被充公,不再属于它们的所有权人。私有房产主们闻讯怒不可遏,纷纷出动,开始了年复一年的上访和控告。  几度交锋之后,建设部渐渐落于下风。它发现自己
2008年,一位外来工罗炼失踪,临走时他留下一张纸条,写着《庄子》的一段话:“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罗炼为何出走?”成为社会沉重的发问。  在城市中,我们每天都与像罗炼一样的年轻外来工擦身而过,他们的衣衫沾满石灰或油漆,散发着不那么好闻的味道,在公车上,在地铁里,人们会嫌恶地避开。有多少人会在意他们对自己未来的想象?包括他们的父母和身边的人。 
几何时,中国一直想要送走一个人,告别的手几乎挥动了整个20世纪,却每每送他不走。直到21世纪的新十年,此人又风风火火带着全方位的视听效果作为贺岁大片强势归来:这个人就是孔子。  当“打倒孔家店”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口号,激动着无数热血青年在科学、民主启蒙主义的大潮下冲开阻碍国家自新的桎梏,孔子无从幸免地沦为标靶。然而热烈拥抱西方文化的人们却也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带来的人道主义灾难和战后列强对华失义的举措
深圳大亚湾核电站燃料棒发生据说是很轻微的核辐射泄漏事件,香港中华电力公司一直没有向香港社会公布实况。经美国自由亚洲电台泄密,香港人才惊诧地知道:本来核电站为了维护安全,须“依法”使用法国出产的燃料棒,这条命根子,约两年前开始,转用了中国生产的“山寨版”,安全马上受到质疑。中华电力公司高层却死口否认,坚称出事的燃料棒,确实由法国生产。  大亚湾位于香港地区东北50里,一旦发生核辐射,祸害所及,辐射可
1 英 《经济学人》12月19日  发展党内民主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领导人的自信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尽管中国的体制——混合了自由市场经济和政府在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的有效控制——看起来有些奇怪,但当西方经济在金融危机中苦苦挣扎时,中国经济的表现却让人印象深刻。这样一来,很多对美式资本主义感到幻灭的人都把眼光投向了中国。  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并没有丧失忧患意识,对中国在很多方面的脆弱性有充分的估计
人在饥寒交迫时,首先是要活着,为生存而奋斗。温饱之后,他会问:“为什么活着?”社会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总是循序渐进的。今天,当中国经济从“杀出一条血路”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中国人开始追求“和谐”和“幸福”了。毕竟,“和谐”和“幸福”不是物质指标可以量度的,它在人的心里。中国人开始问自己:心安何处?  开始,是我们努力鞭策自己要努力工作,加油,加油,实现自我价值!然后,在某一晚办公室落地窗外星
这个冬天,我们不仅拥有温暖的房屋和粮食蔬菜,我们还拥有这美好的奉献的机会,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一个让自己在节日的气氛里安心的机会。    最低气温零下16度,据说这是北京40年来最冷的一天,南二环一个地下通道里住满了人,他们是这个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当我们来到这里,志愿者黄先生的汽车里已经没有了棉衣和被褥,只剩一些馒头了。这些天,他们每天发放几百件棉衣被褥,还有200斤以上的馒头。这里曾经有
2010年1月10日,周严东到江苏省委组织部上访,连大门都没进去,组织部的人在电话里让他找省信访局,而信访局让他回县里。近3年来,从代理农民信访到自己上访,他这个副镇长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职停薪,心里却依然相信:只要没有实现“管理民主”,就不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1月中旬的冬夜,广阔无垠的苏北平原,黑漆漆的夜幕下,万籁俱寂。一座农舍前的场院孤悬一盏电灯,一小群男女农民围成一圈儿,在一位大学
4年前,“劣质奶粉事件”的受害者是婴儿,4年后的今天,“EV71病毒感染事件”的受害者又是婴儿。两次公共卫生事件都指向这个农业大市、民工大市的软肋——农村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白岩松在《新闻1+1》中“将阜阳CCTV了一把”后,开场白“又是阜阳”风行一时。这一次让阜阳出名的是EV71病毒,截至明13日,它已夺走本地22名孩子的生命,震惊中国。  5月8日,雨后阜阳,乌云遮天,冷风飕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