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类抗炎药的合理应用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8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素是引起炎症的重要介质之一。Bergstrom、Samuelssen及Vane分离出不同前列腺素,通过对它们生成以及生理作用的研究,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荣誉。1969年布洛芬的问世及以后出现的众多的非甾类抗炎药(NSAID),其主要共同药理作用都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而抑制由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这是医学界一大进展。阿司匹林本质上也是一种NSAID,用了达百余年而现在为一大组新药所补充或代替。NSAID应用极为广泛,在我国药品生产中是仅次于抗感染的第二大类药。在美国据统计NSAID处方每年达7000万张,约1500万人长期使用此类药。现在临床上应用这类药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其他文献
《中华内科杂志》创刊于1953年,其前身《内科学报》问世于1949年10月,当时北京和南京等城市已解放,而中国大陆还未插遍五星红旗。因此可以说,《中华内科杂志》是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本刊是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的机关刊物,是我国内科领域综合性高级学术期刊,它的论著摘要已纳入美国《医学索引》和荷兰的《医学文摘》,在国际学术界反映着我国内科学的科研与临床防治水平。办好本刊,更好地为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国际
期刊
以盐酸在实验犬中造成吸入性肺损伤,并迭加一氧化碳(CO)中毒,随后分别以空气(n=5)及纯氧(n=5)复苏。监测血气、肺分流(QS/QT)及碳氧血红蛋白(COHb)改变,计算COHb清除半衰期(T1/2β)。对照组仅造成CO中毒,并以空气(n=5)及纯氧(n=5)复苏。结果表明,空气复苏时肺损伤组T1/2β较对照组显著延长;氧气复苏加速CO清除。肺损伤犬COHb清除与吸入CO前QS/QT无相关。氧
作者观察了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患者吸纯氧时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 DO2)和肺泡-肺静脉血氧分压差(A-pv DO2)的改变,籍以研究肺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肺内分流的影响。
期刊
老年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28例随访
期刊
58例患者作了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临床和CAG诊断冠心病(CHD)者47例,不符合CHD者11例。47例CHD,CAG阳性39例,敏感性83%,特异性100%。故阳性者诊断CHD无疑。心肌断层显象(ECT)诊断CHD敏感性97.9%(46/47),但特异性仅为45.5%,由此,阳性意义需结合临床,但阴性诊断价值达83.3%,故阴性者排除CHD的可靠性较大。
《中华内科杂志》是我国内科领域最主要的中央级刊物,所刊登文章内容,反映我国内科领域临床、科研现状与发展趋势。因此,通过对该刊的载文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内科学水平。作者分析了该刊1990~1991年两年间各期载文,数据经电子计算机处理,现将其结果简要报告如下。
期刊
分析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反跳76例(6.2%)的临床资料。反跳前后胆碱醋酶活力比较,P>0.05。达阿托品化平均阿托品用量,反跳前58.6±2.7mg/h,反跳后203.9±17.7mg/h(P<0.01)。配合输血治疗,生存率37.5%,不配合输血生存率20.6%(P>0.05)。反跳后未再次达到阿托品化的病死率100%,占死亡总数91.5%,再次达到阿托品化后的病死率22.8%,占死亡总数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已被公认,对肺功能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国内尚未见报告,国外资料意见则不一致[Am Rev Respir Dis 1984;130∶400]。作者观察了40例风心病人血流动力学及瓣膜置换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兹报告如下。
期刊
临床病理讨论 第171例——顽固性发热、全身泛发性皮疹
期刊
神经精神病学近十年的主要进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