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不仅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办国际化水平的教育目标提供了机遇,也给地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思路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我国高职院校如何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新契机,整合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援外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从历史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多方位的交流和合作不仅可以使各国取长补短、进行资源共享,而且可以实现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实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复兴和腾飞,从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一个重要的领军人物,一直践行着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理念。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复苏和振兴的基石之一,应当担负起服务“一带一路”工程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光荣使命。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具备国际化思维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文化认同和理解是援外培训和合作发展的重要使命之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提升,标志着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态度的转变。然而,中国职业教育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中来,并非纸上谈兵,需要我们真正了解“一带一路”合作国际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环境,我们的视野必须要提到放眼世界的高度上,中国高职教育不仅扎根本土,把自己做大做强,同时也要向规划能够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平台,站在国际合作新高度,实施我国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布局和行动策略。
  地方高职院校在具体谋划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学术交流、文化讲座、社团生活、各国书画摄影展等活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体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国情、人文等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使学生对各国人民以及各国风土人情有更客观、全面的了解,促进学生对各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这些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各国历史传统、经济和社会文化差异,既可以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又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援外内涵和合作交流的意义,理解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通过校园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形成大格局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更好的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
  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内容体系可知其所涵盖的合作内容,包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而这些方面无一不需要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提供人才支撑。然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相关专业人才缺乏、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等问题。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国职业教育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只了解自己的状况是远远不足的,“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伙伴国家的职业教育基础差异较大,我们只有认清这些国家职业教育所处阶段,了解这些合作伙伴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政体及规章制度,才能决定如何合作,实现共赢。故为了更好地推进高职教育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寻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契合点,有针对性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合我国援外计划和合作计划的高技能人才。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项目,高职院校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谋划。第一,高职院校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方,根据项目方实际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培养合格人才、高技能人才。与此同时,也应按对接项目后续任务要求,帮助当地职业院校制定课程体系,提高其人才培养水平,使当地高职教育能直接对接当地经济社会。第二,建立合理有序的专业调整机制,动态优化专业结构。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合作战略和实际需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完善和深化,推进课程改革與教学创新的国际化。高职院校各专业可以把引进的国际通用课程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本土化改造,努力将“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实施目标、合作理念,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风土人情、宗教习俗等通识内容渗透到课程中。第三,高等职业教育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考核机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能自己评判,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课程有效性,而对课程是有效性的评价,则让雇主来评价。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办的好不好,雇主说了算,按雇主对学生实习、实践、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工作态度的满意程度来设置考核标准。基于此,可以让雇主参与专业、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帮助高职院校围绕产业结构、产业技术调整专业、建立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有效的考核机制也会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让学生提早接触企业文化和岗位标准,加快其职场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早日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
  三、弘扬“工匠精神”,铸造享誉世界的“鲁班品质”人才库
  人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立业先立人,立人先立德”,职业教育的内涵不光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更要在学生心中树立一种让世界敬仰的“中国魂”,要弘扬“工匠精神”,铸造具有“鲁班品质”的人才库,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地方高职院校要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人才支撑,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提供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要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成长成才、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真正培养出外向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国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以及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在世界上都是有目共睹的,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要想和国际社会接轨,使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需要一大批技术娴熟、具有开创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年轻技能人才,这就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出具备“鲁班品质”的人才库。“工匠精神”,是手、心、脑并用的一种精神、一种内涵,属于职业素养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对工作的执着,不仅要求自己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还要求耐心、专注、专业、敬业,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让其他同行无法匹敌。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最终给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更会给学生带来精神层面的洗礼。   在地方高职教育中弘扬“工匠精神”、打造“鲁班品质”,一要对学生严格要求,重视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在培训过程中因材施教,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高学生技术服务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岗位迁移能力,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二要融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增强学生对于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三要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学生敬业守信,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社会道德,教育学生崇尚劳动,让学生在工作和劳动中展现风采、感受快乐,体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产教融合,助推中国高职教育走上国际舞台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如果能够到国际舞台大展身手,不仅能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影响力,还能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持续发展的步伐。“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教融合的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新模式,可以有效为“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提供人才和教育的支持,也可以为我国高职学校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开辟道路,会积极推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增进交流、促进合作,高扬“中国制造”的伟大旗帜。
  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是老师和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边做边学,形成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然而,我国“校企合而不作”的现象十分突出,其根源不在企业而在学校,只有把学办到企业的兴奋点上,校企才可能实现合作乃至融合。而企业需要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高职教育的办学重点也应在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与用人单位相关岗位“无缝对接”为目标,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将学校和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要积极推动两地企业合作交流,发展职业教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当地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可以鼓励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员工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制度,提高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适应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坚持教育合作与产业合作相结合。如果能够合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外企业,提升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层次,势必会让我国高职教育了解到更多的国际化行业职业标准,通过教育和产业合作,来研发新产品、形成高技术,我们在培养人才方面就可以对接当地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真正培养出符合项目建设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只有不断修炼内功、提升素养,与产业同步、与走出去的企业抱团,产教融合,才能真正追随“一带一路”战略走向国际舞台。
  总而言之,“一带一路”战略规模宏大,涉及经济生活和社会生产的每个环节。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已意识到通过提升教育水平来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并希望能得到这方面的帮助。而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职业教育就应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也拥有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有着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具备大规模培养技能、专门人才的水平和能力,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發展职业教育和为发展中国际培养技能人才方面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中国作为有责任心的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无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都是我们援助和合作的对象,且我们在帮助“一带一路”沿线伙伴发展的同时,我们自身能力和素质也会得到提高,中国、中国的高职教育及我们培养的高职人才最终必将会以更主动、更开放、更自信的姿态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参考文献
  [1]石明.上下合力,促职业教育良性循环——学习李克强总理工匠精神批示体会[J].职业,2016(5).
  [2]赵磊.“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错误认知[J].领导文萃,2016(5).
  [3]程宇,刘海.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职业教育发展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
其他文献
个体作为存在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是与“公众”概念相区别,与绝对的“他者”概念相关联的。在个体的现实生存处境中,会遭遇交流和言说困境,会产生“恐惧”和“绝望”等自己
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深邃广博,主要致力于哲学解释学和实践哲学的研究,他的实践哲学继承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传统,从哲学研究的总体性方式入手,意在解决社会价值理性
把共轭梯度法与混沌优化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混合优化算法.该算法能使共轭梯度法跳出局部最优,最终获得全局最优.算法的收敛性也进行了证明,仿真表明算法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