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小”十年:从企业向社会延伸 一张道德名片的能量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nhua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来坚持开展公益关爱行动,结对救助失学儿童523名,帮扶弱势群体5500多人,社会捐款770余万元,受惠群众40余万。
  十年间,国家电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发起的“善小”活动,从最初的一个词、一句口号,正凝聚为一种精神,一种无处不在的力量。
  “善小”,取自古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意在鼓励员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并通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推动“善小”成为全员的自觉意识、自愿行为和良好习惯。“‘善小’的‘善’有善良、善待、善于三层含义。善良,就是诚信,有爱心;善待就是有责任感,有奉献意识,能与家人、同事乃至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善于,就是勇于创新,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十年来,‘善小’活动已经融入公司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淄博供电公司总经理杨列銮说。
  正是十年的坚持与“向善”的能量让淄博供电公司“善小”志愿者协会站在了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最高奖项的领奖台上。2012年12月7日,在中央文明办召开的全国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座谈会上,淄博供电公司作为全国三家典型发言单位之一,将“善小”的力量传递到更远。
  小事做起,重塑员工新型道德观
  淄博电网是山东电网西电东送、南电北送的重要枢纽和负荷中心。2002年,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供电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员工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队伍中存在一些与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如何对员工进行积极的道德引导,重塑现代企业员工的新型道德观念,成为供电公司的一道重要课题。
  “用灌输教育的方法是不行的。”淄博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赵峰回忆说。淄博供电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善小”活动作为提升员工道德水平、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责任心的实践载体。“善,加了个‘小’,谁都能做,反而是大了。”淄博市总工会副主席刘蓬对此很欣赏。
  “善小”活动推广之初,淄博供电公司以提升员工的道德素质为着力点,提出了“十个善待”,从善待工作、做好每个细节,到善待父母、常回家看看等,包含了社会、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内容,富有人情味地提示员工,应该怎样做好一件件小事。
  10年来,“善小”每年换一个主题,先后推出了“善小”与优质服务同行、“健康关爱员工行动计划”、“人间真情、善小关爱”等数个载体,用贴近员工实际工作和生活的活动激活、引导、弘扬员工本性中的真善美。
  2005年10月,“善小”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成为我国首个由企业申报的教育类品牌。“善小”升华为一种企业品质和企业责任,更多的人自愿投身到志愿者行动中来。2006年,淄博供电公司设立了“善小”爱心互助基金,2007年,“善小”志愿者协会成立,“自愿义务为他人做有意义的事情”成为入会的唯一条件。公司在册员工、聘任员工都纷纷自愿加入协会,这个团队的组织机制逐步完善,常态化的公益活动越来越多。十年来,他们坚持开展扶贫、济困、助学、环保等公益行动,很多人都从这里迈开了参与社会公益的第一步。
  翻开志愿者协会建立的“善小”道德档案,近千条做好人、行善事的记录证明,一种从他律到自律、从刻意为之到习以为常的“向善”的氛围正在形成。
  急救6名车祸受害者脱离生命危险的田玉林和王峰民;坚持献血10年、献血总量超过自身总血量4倍多的李庆民;资助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连续6年参与“爱心送考”活动的配电工区员工张丽;坚持8年帮扶聋哑儿童的营销部全体女职工等等……该公司十余支志愿者队伍先后荣获“城市美容师”、“感动淄博人物”、“见义勇为先进集体”等殊荣。
  “善小”已成为山东电力和淄博这座城市的一张道德名片。
  小处着手,提升满意供电服务
  以德治企是淄博供电公司提倡“善小”活动的出发点。一丝不苟的坚持、精益求精的执着,都是“善小”理念的具体体现。十年“善小”活动,强化了淄博供电公司每一名员工的细节意识。做好每一件小事,已经成为全体员工的工作信念和行为准则,融入了管理的方方面面,而这正是提升员工队伍素质的需要,是电网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这是我们今年10月参加马来西亚国际质量管理会议的照片,我们的创新成果‘光声光谱六氟化硫气体分解产物检测仪’一举夺得了大会最高奖项——三星奖。”2012年12月6日,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暨“善小”活动推广现场会上,淄博供电公司检修试验工区的岳增伟作为公司小有名气的“创新达人”,分享了他与“善小”的共同成长。
  “我的成长离不开‘善小’的力量。”岳增伟仍清楚地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师傅的话:“钻研技术要小善常为,从小事做起,从小创新开始积累”。正是这种“善小”意识的不断传承,使淄博供电公司员工在恪守职业道德、提升服务水平方面表现了更高层次的道德价值取向。
  “‘善小’就是努力做好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努力,享受我们的进步带来的成果。”淄博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工区党支部书记周刚道出的是公司所有员工的心声。
  每次收工前,“善小”志愿者都会对班组施工现场遗留的工具、可再利用的施工材料进行回收,杜绝施工浪费。据统计,由淄博供电公司“善小”志愿者自发组织修旧利废、厉行节约,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已达2900余万元。生产人员开展“善小”与安全同行活动,组织义务巡线、换岗体验等19项行动,截至2012年底,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073天,连续六年保持“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
  多年来,山东电力将供电优质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形成了以“彩虹工程”为代表的优质服务品牌。淄博供电公司将“善小”理念融入营销服务工作,注重细节关怀,引导员工把客户在意的小事认真做实、做细。
  2010年,淄博供电公司成立了山东省首家以服务明星命名的工作室——李国成彩虹工作室。依托该工作室,李国成和同事们不断创新着“善小”服务。为了方便上班族交电费,他们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半小时下班;针对企业用电设备资料年久缺失的情况,他们用6个月的时间为所辖的全部高低压客户建立了《终身用电跟踪电子档案》,客户开户、变更、设备数据等信息一应俱全,客户只需发一个邮件,就能查到自己的资料。   淄博供电公司党委书记于金涛说:“‘善小’已经成为我们公司的企业价值,我们不断推广和赋予它新的内涵,是希望‘善小’的力量日益强大,更好地服务客户和社会。”随着“善小”行动日益深入人心,“善小”志愿者团队也成为淄博市履行社会责任、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帮扶弱势群体的模范集体。
  2002年1月,淄博供电公司张店供电部“善小”志愿者接到一个求救电话,求助者的女儿项琳璐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一旦停电就意味着生命危险。“善小”志愿者们特意为项琳璐架起了山东省第一条220伏双电源,为可靠供电提供了“双保险”,陪伴女孩走过了生命中的最后9年。
  这种感染和影响尽管无声但却充满了力量。越来越多的员工加入到“善小”志愿者的行列。他们为全市450余户孤寡、病残等客户建立了“善小”特殊服务档案,设立了6处24小时畅通的“善小”紧急用电援助点。即使在平时的抄表、送发票等日常工作中,志愿者们也都会随身携带工具,随时为客户更换电灯泡、电力锁、保险丝等,义务照顾、帮扶孤寡伤残客户。
  善小效大,共建文明社会
  “‘善小’没有追求轰动效应,不搞短期行为。但持续的过程不能单纯依靠员工自发的热情,需要组织的正确引导和完善的运行机制作支撑。”淄博供电公司纪委书记郑旭东代表“善小”志愿者协会在全国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时说。
  从成立志愿者协会到建立道德档案,从注册“善小”品牌到设立爱心互助基金会,从策划开展主题活动到挖掘表彰先进典型,从倡导道德建设到融入管理、融入社会……十年间,淄博供电公司领导班子换了几届,但“善小”却一直在有组织地不断发展,而且活动的质量越来越高,影响力日渐扩大。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两次召开现场推广会,号召所属各单位学习淄博供电公司以“善小”为载体,建设和谐企业、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的典型经验。国家电网公司多次表彰“善小”集体及个人。11月23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淄博供电公司十年如一日,坚持开展“善小”活动,强素质、促发展、履职责的做法——“善小”而“效大”。
  如今的“善小”已不仅仅是淄博供电公司的“善小”,它更是社会的“善小”。
  2007年11月,“善小”活动走进淄博第十一中学,成立了第一个学生“善小”服务组织。全校3980余名师生举起右手,在宣誓声中成为“善小”志愿者。
  2008年3月,淄博市举行仪式倡导市民加入“善小”志愿者行列,吸引了20余万市民参与,广泛开展公益活动,从而构建起公司运作、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公益事业发展新格局。
  2011年12月,淄博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市容市貌、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同等城市中较为一般的淄博之所以能获评,市民素质是重要加分项。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成长,“善小”已成为淄博甚至齐鲁大地上一张名副其实的道德名片。
  而对于参与其中的人来说,在“自愿义务为他人做有意义的事情”的过程中,他们内心的善良本能被激发出来,并从中体验到了一种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在自我完善中造福社会的成就感、幸福感。这正是十年“善小”良性发展的真正源泉。
  李国成也是山东省第一条“生命专线”的参与者之一,他说:“多年来,我见证着‘善小’的成长,‘善小’也帮助我实现了思想到言行的升华。”从女儿4岁开始就带着一起捡拾白色垃圾、义务植树、参与各类捐助活动的王慧敏说,十年“善小”最大的收获是“我奉献、我快乐,每次‘善小’活动都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保养”。
  没有响亮动人的豪言壮语,没有立竿见影的突出事迹,有的却是润物十年细无声的爱心与行动。这便是“善小”的温暖。正如一名“善小”志愿者在一篇回顾“善小”十年之路的文章中所写的,十年,只是漫长岁月的一个开头,“善小”只有开头和过程,而永远没有结尾。
其他文献
在北京顺义现代汽车新建的制造厂(现代汽车三厂)10万平方米的总装车间里,机器轰鸣,汽车的各种配件有条不紊地在装配线上传输,依次通过存储区、工件装备区、升降区、检修区……一辆完整的汽车便出现在装配线的末端,随后再进行防水性能等检测。据现代汽车的工程师介绍,在总装车间,平均一分钟下线一辆汽车。  “北京现代工厂各工艺车间均广泛采用当代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方式,部分工艺车间自动化率达100%。高自动化率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媒介融合备受关注。媒介融合主要通过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面拓展传统媒体的功能及传播途径。融媒体能够充分体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
本文以移动互联时代下传统广播行业音频内容的生产为切入点,通过内容生产、技术创新、渠道融合、版权保护等角度,结合广播在移动互联时代下的优劣势,以及国内外传统广播创新
6月2日,伦敦证券交易所(LSE)集团宣布,将与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SSE)倡议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与在美国、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其他九个证券交易所交流合作,促进世界各地的上市公司开展可持续的商业实践。  在一封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信中,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表示将致力于与投资者、企业和监管机构密切合作,以促进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并加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在其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的披露及表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抖音等自媒体迅速崛起,新闻类微信公众号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新闻体验.但目前新闻类微信公众号普遍存
嵌入式系统通常使用LCD作为显示设备,嵌入式Linux下,如果图形界面接口采用的是MicroWindows,MiniGUI或Qt—Embedded,则LCD设备的驱动程序必须采用Linux的帧缓冲设备来处理与LCD控
本文以2012—2019年国内四大主流报纸(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有关翻转课堂的报道作为语料,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翻转课堂在中国的接受、推广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大部分脑卒中患者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