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t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师生投入阅读的时间和精力最多,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没有多大提高,不少学生面对一篇文章,连最起码的内容、主旨都不能准确地把握,更不用说评价和赏析了。在语文考试中,阅读题的得分率普遍偏低也说明了阅读教学处在高耗低效的困境中。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语文阅读教学,因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也许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为什么会高耗低效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在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还存在一些被我们忽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而正是这些问题像荆棘一样阻绊着阅读教学前行的脚步。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存在问题一:缺乏目标意识,教学中盲目性、随意性较大。
  做任何工作,都必须有一个目标,当然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布鲁姆说过:“如果不想在不甚重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那么明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就是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我们的阅读教学却忽视了目标意识,教学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在几年的教学、听课中,我发现凡是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授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目标模糊、不明确的现象。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偏离《语文新课程标准》,走上了歧路。《语文新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有明确规定。但有些教师却抛开了《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视而不见、见而不思,这样就对语文教学的目标知之甚少。目标不明确,必然会使阅读教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结果,教师费了力,学生费了劲,《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却不能落到实处,到头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2)面面俱到,不得要领。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出于一种良好的愿望,希望通过一篇课文让学生掌握许多的知识,于是在一篇课文的授课中,字词、段落、内容、结构、主旨、特色、修辞等语文知识都融于其中,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讲得累,学生却是一头雾水,什么也没掌握好。
  解决方法一: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全面落实到教学中去。
  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要从问题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使其在问题中走进课文,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为基础,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文情境中深入探讨,理解课文内容,自觉理解学习规律,为生活实践服务。而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认识语言世界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学生探索过程中的适当点拔,在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适时地激励、鼓舞、唤醒与引导。?作为语文教师,最好的办法是把钻研《课程标准》同通读全程教材结合起来,了解课本对《课程标准》是怎样阐释的,哪篇课文适合落实哪个目标,找出训练的重点。这样,由于钻研《课程标准》与通读教材同时进行,《课程标准》成为理解教材的参照物,避免了教学目标对《课程标准》的偏离。而且,由于教师事前对教学目标及其在教材中的体现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既能站在目标的高度上对教学做宏观把握,又能对每个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微观经营。由此,就能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存在问题二:教学思想局限,忽视阅读主体的存在。
  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轻视阅读主体是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另一个原因所在。在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对一篇课文,从分析写作思路、推敲词句的意蕴到体味谋篇布局,都细细咀嚼,然后再“喂给”学生。这样,教师用自己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理解,剥夺了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与评价的权力。有的教師虽然在授课时也进行提问,但提问的目的不是诱导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课文,而是用一个个问题牵着学生的思路进入教师预先对课文理解的轨道,这实际上仍未摆脱教师代读的“窠臼”。轻视阅读主体,由教师越俎代庖,这不仅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而且反映了教师能否正确认识与尊重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问题。
  课程改革中,强调“重视学生在阅读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感受体验”,这已经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阅读一篇文章,要经历感知、理解、评价、创造几个阶段,需要想象、联想、分析、判断、综合、比较等多种思维参与。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也是替代不了的。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活动,对学生来说都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换言之,只有尊重并真正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解决方法二:要解决轻视阅读主体的问题,关键在思想上,而不是在口头上,要真正承认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揣摩、自己去感悟。教师应牢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读懂;凡是需要帮助才能读懂的,就辅导他们去读懂;只有学生实在读不懂的,才由教师去引导点拨。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对学法、对学生的研究上,应放在激发阅读动机、开启阅读思路和指导阅读方法上。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应该说,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的方面还很多。在这里,我只是谈了谈自己在几年来的语文教学中对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和心得,以期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共同来关注、研究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途径,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回归到生活之中,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本旨回归。因此,探讨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路径  一、深挖教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将生活理念能其实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关键是与生活现实对接,将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由于实践是获取知识以及思想的最佳方式。在进行小学语文教
发展速度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和建设规模最大,六项世界之最标志着我国正式跨进一个全新的高铁时代,中国经济的腾飞也被高铁的速度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问题和生命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是审计职能部门存在的关键所在.本文阐述了审计质量的重要性,客观分析了当前审计质量存在的不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大学英语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头疼的公共学科,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针对当前高职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帮助
我国新一轮课改正大力推进,在新课下初中数学教育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突破传统教法,树立全新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是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现在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数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直接
尽管沪港通开闸的日期尚未正式宣布,但市场预测普遍将其定格为今年10月。  原本对沪港通期望很高,以为将给市场带来巨大活力。但是就目前来看,未必如此。部分私募日前就认为,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健康卫生工作,将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健康中国战略稳步实施. 面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新举措、社会
期刊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获得相应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落实新课程理念,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作出相应的改革,这就要求教师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要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笔
期刊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职业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职教育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与水平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