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细胞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06月至2016年06月初治的NHL患者278例,回顾性分析IL-6和IL-10的水平.结果:NHL患者外周血IL-6及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IL-6与IL-10在不同临床特征的NHL中进行分析,可发现IL-6与IL-10浓度与性别及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但当疾病分期、IPI评分、CRP、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血液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研究室,辽宁 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辽宁 沈阳 110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细胞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06月至2016年06月初治的NHL患者278例,回顾性分析IL-6和IL-10的水平.结果:NHL患者外周血IL-6及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IL-6与IL-10在不同临床特征的NHL中进行分析,可发现IL-6与IL-10浓度与性别及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但当疾病分期、IPI评分、CRP、LDH、血清 β2微球蛋白升高,出现B症状,骨髓侵犯时,IL-6与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01).根据疗效分组,疗效较好的患者起病初期IL-6与IL-10水平较低,而疗效差的患者起病时IL-6与IL-10水平较高.患者缓解后指标可下降或恢复至正常,如未缓解,IL-6与IL-10指标不变或者升高.结论:NHL患者IL-6与IL-10水平升高是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及预后较差的预测指标.
其他文献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肿瘤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成效显著,疗效优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这对免疫共抑制分子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备受关注,PD-L1在一些肿瘤细胞中的上调表达,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抑制了CD8+T细胞的杀肿瘤效应,进而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目前以PD-1/PD-L1作为靶点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CAR-T疗法和基因编辑疗法
目的:探讨应用GM(1,1)灰色模型在全国及分性别、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可行性,为制定措施预防甲状腺癌发病提供参考.方法:甲状腺癌发病数据来源于2008至2018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通过建立模型评价其预测效果并预测未来5年的发病率.结果:全国及分性别(男、女)、地区(城市、农村)甲状腺癌发病率预测模型分别为x(1)(k+1)=37.5326e0.1152k-33.2326(C=0.2083,P=1.00)、x(1)(k+1)=15.6257e0.1239k-13.6457(C=0.1969,P
目的:探讨宫颈胃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妇科自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0例宫颈胃型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初次就诊时Ⅰ期5例,Ⅱ期2例,Ⅲ期3例,但术后因淋巴转移或远处转移而致分期升级至Ⅲ-Ⅳ期者可高达90%;单纯胃型腺癌者7例,单纯微偏腺癌者1例,混合型2例;病灶侵及宫颈近全层者4例,侵及宫颈间质中、深1/3者5例,延伸至宫腔者4例;盆腔淋巴结阳性者9例,卵巢转移者3例;随访时间为4~20个月,存活9例,死亡1例.结论:宫颈胃型腺癌发
目的:验证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与初治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01月至2017年07月之间200例初治胃癌患者和110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对100例胃癌患者进行生存随访.分析两组患者RDW、SOD水平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RDW和S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