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汽车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而汽车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需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也需要适应这种竞争机制的企业标准体系,它展示了企业现有、应有和预计发展标准的全面蓝图,是标准制修订规划、计划的重要依据,本文浅析与探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建立与作用。重点阐明了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建立方法。为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自我评价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企业标准体系;作用;建立方法与要点;动态管理
引言
近两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但市场的庞大并不代表市场的成熟、技术的先进,而且国内汽车产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汽车企业要想自己的产品能成为市场的宠儿,不仅能占据国内市场,还要走向国际市场 。必须建立和实施一套适合于本企业需要的、持续改进和协调统一的企业标准体系表。因为标准是连接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技术平台,只有制定出高水平的企业标准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才能参考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表,使企业的管理者对本企业的标准构成及标准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不仅为企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必须遵循的层次清楚的企业标准目录。
一、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建立方法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应符合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表要求》、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表 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表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标准要求,并参考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GB/T 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要求进行。
(一)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形式
编制标准体系表的第一步应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确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形式。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形式一般可分为层次结构、功能归口型结构和序列形式结构。前两种适用于综合性、全局性管理模式企业,后者适用于专项或局部工作管理。一般而言,结构不同,功能也就不同,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目前全国行业标准体系表都采用层次结构,GB/T 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也推荐采用层次结构。层次结构形式下的企业标准体系结构:
第一层为综合性基础标准子体系。它包括企业通用的基础标准、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企业方针目标、标准化法规及各种相关法规,它是指导性标准,企业所有标准都应在这一层标准指导下形成。
第二层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子体系。它们是涉及到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具体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之问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并且技术标准是主体,管理标准是实施技术标准的保障。
第三层是工作标准子体系。工作标准子体系的第1层是岗位通用工作标准,该层标准是企业全体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工作标准。第2层是各岗位工作标准,它的覆盖面范围是企业岗位,包括决策层(最高决策者及决策层人员),管理层(中层与一般管理人员),操作层(特殊过程操作及一般操作岗位)。
(二)标准体系表的编制
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包括"体系表编制说明、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体系明细表、标准体系统计表"四个部分的编写。
(三)编制标准体系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体系表的编制,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a)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方针政策;
b)符合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有关规定;
c)将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等各个具体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避免多个体系独立并存,从而导致体系间相互交叉重叠、彼此不协调的问题;
d)包容公司现有的和应有的全部标准,所有标准力求分类明确,定位准确,以有利科学地、规范地进行企业标准化建设;
e)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须执行的标准以及有关强制性标准应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
f)应结合具体情况充分采用和贯彻全国标准体系中的有关标准并纳入企业标准体系表内。
(四)建立标准体系表应注意的几点:
标准体系表是把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照系统原则和层次结构,以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是标准化工作领域中,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是用科学的方式组织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工具,这里应该注意的是:
a) 标准体系表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标准,应包括已经制定、正在制定和将要制定的标准;
b) 标准体系表一般由结构图和明细表所组成,对于比较简单的标准体系,也可以是两者合一的。标准体系表应有必要的编制说明,以便于应用;
c) 编制标准体系表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理论。应以事物普遍关联和整体优化的系统思想为依据,在研究内外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分解结合,形成最佳的体系表;
d) 标准体系表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外环境和需求的变化,标准应不断修订、删减和补充;
二、标准体系表的动态管理
标准是企业科研、生产和管理活动的依据,而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表是标准制(修)订的导向和依据性文件,通过体系表,企业可以从宏观甚至微观的角度来审视企业管理的健全性。标准体系表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体制的改革和经营模式的变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日益增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也日趋变化,体系表的方式已不完全能满足这种状况的要求。因此,对标准体系表应是实施动态管理,才能符合发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及网络的普遍应用,体系表的动态管理也完全可以实施。企业可以将标准体系表在公司内共享,使全体员工可以随时了解目前企业标准的状况,提出更多合理化的建议,从而适时完善体系表。
三、结束语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建立健全是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以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主要原则,同时要紧密结合本企业的产品规模、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等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并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为支撑、工作标准为保障,使企业管理系统达到最佳配置,从而使企业获得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春田主编,标准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GB/T 13016-2009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3]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表技术标准体系。
【关键词】企业标准体系;作用;建立方法与要点;动态管理
引言
近两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但市场的庞大并不代表市场的成熟、技术的先进,而且国内汽车产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汽车企业要想自己的产品能成为市场的宠儿,不仅能占据国内市场,还要走向国际市场 。必须建立和实施一套适合于本企业需要的、持续改进和协调统一的企业标准体系表。因为标准是连接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技术平台,只有制定出高水平的企业标准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才能参考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表,使企业的管理者对本企业的标准构成及标准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不仅为企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必须遵循的层次清楚的企业标准目录。
一、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建立方法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应符合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表要求》、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表 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表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标准要求,并参考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GB/T 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要求进行。
(一)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形式
编制标准体系表的第一步应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确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形式。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形式一般可分为层次结构、功能归口型结构和序列形式结构。前两种适用于综合性、全局性管理模式企业,后者适用于专项或局部工作管理。一般而言,结构不同,功能也就不同,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目前全国行业标准体系表都采用层次结构,GB/T 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也推荐采用层次结构。层次结构形式下的企业标准体系结构:
第一层为综合性基础标准子体系。它包括企业通用的基础标准、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企业方针目标、标准化法规及各种相关法规,它是指导性标准,企业所有标准都应在这一层标准指导下形成。
第二层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子体系。它们是涉及到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具体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之问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并且技术标准是主体,管理标准是实施技术标准的保障。
第三层是工作标准子体系。工作标准子体系的第1层是岗位通用工作标准,该层标准是企业全体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工作标准。第2层是各岗位工作标准,它的覆盖面范围是企业岗位,包括决策层(最高决策者及决策层人员),管理层(中层与一般管理人员),操作层(特殊过程操作及一般操作岗位)。
(二)标准体系表的编制
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包括"体系表编制说明、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体系明细表、标准体系统计表"四个部分的编写。
(三)编制标准体系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体系表的编制,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a)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方针政策;
b)符合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有关规定;
c)将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等各个具体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避免多个体系独立并存,从而导致体系间相互交叉重叠、彼此不协调的问题;
d)包容公司现有的和应有的全部标准,所有标准力求分类明确,定位准确,以有利科学地、规范地进行企业标准化建设;
e)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须执行的标准以及有关强制性标准应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
f)应结合具体情况充分采用和贯彻全国标准体系中的有关标准并纳入企业标准体系表内。
(四)建立标准体系表应注意的几点:
标准体系表是把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照系统原则和层次结构,以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是标准化工作领域中,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是用科学的方式组织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工具,这里应该注意的是:
a) 标准体系表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标准,应包括已经制定、正在制定和将要制定的标准;
b) 标准体系表一般由结构图和明细表所组成,对于比较简单的标准体系,也可以是两者合一的。标准体系表应有必要的编制说明,以便于应用;
c) 编制标准体系表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理论。应以事物普遍关联和整体优化的系统思想为依据,在研究内外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分解结合,形成最佳的体系表;
d) 标准体系表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外环境和需求的变化,标准应不断修订、删减和补充;
二、标准体系表的动态管理
标准是企业科研、生产和管理活动的依据,而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表是标准制(修)订的导向和依据性文件,通过体系表,企业可以从宏观甚至微观的角度来审视企业管理的健全性。标准体系表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体制的改革和经营模式的变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日益增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也日趋变化,体系表的方式已不完全能满足这种状况的要求。因此,对标准体系表应是实施动态管理,才能符合发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及网络的普遍应用,体系表的动态管理也完全可以实施。企业可以将标准体系表在公司内共享,使全体员工可以随时了解目前企业标准的状况,提出更多合理化的建议,从而适时完善体系表。
三、结束语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建立健全是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以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主要原则,同时要紧密结合本企业的产品规模、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等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并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为支撑、工作标准为保障,使企业管理系统达到最佳配置,从而使企业获得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春田主编,标准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GB/T 13016-2009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3]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表技术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