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多系统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分析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incha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多系统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1996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明确诊断的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共78例,患者均有肾脏损害,并行肾活检,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78例中15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阳性,均识别蛋白酶3(PR3);62例环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均识别髓过氧化物酶(MPO).临床表现呈多器官受累:不规则发热;浮肿、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减退;咳嗽、咯血、胸痛、肺部浸润;鼻塞伴有脓性分泌物;关节肿痛等.肾活检可见小血管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新月体多见.免疫荧光无免疫球蛋白或微量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沉积.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联用细胞毒药物或吗替麦考酚酯,部分患者同时给予透析治疗,治疗有效率达85.9%.结论 原发性小血管炎并不少见,且以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居多;患者以中老年为主;ANCA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复发判断;及时治疗可逆转.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连锁定位分析,探讨一个中国原发性高度近视家系的致病基因与已报道高度近视相关连锁位点的关系.方法 选择一个连续3代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高度近视家系,选取位于18p1
目的 比较胃癌Krukenberg瘤与盆腔腹膜种植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手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994年8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女性胃癌伴盆腔转移患者39例,其中Krukenberg瘤18例,无Kruk
目的:探讨胸椎T1-T10经椎弓根一肋骨途径置人螺钉的安全角度及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56例正常成人的胸椎CT薄层扫描资料,其中男96例,女60例;年龄18~54岁.平均39岁.在胸椎CT片上
高剂量极化液(GIK)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已有43年历史,Sodi-Pallares等[1]于1962年最先报道GIK降低AMI病死率的可能机制是由于GIK对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缺氧心肌细胞的
目的 构建亨廷顿舞蹈病的致病基因IT15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SH-SY5Y细胞内的表达分布情况.方法 以PCR方法扩增出健康人和亨廷顿舞蹈病患者的IT15基因1号外显子片
目的 观察儿童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GR)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并初步探讨DGR与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内酸度的关系.方法 对81例因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
目的 探讨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不良的靶病变冠状动脉造影特征,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从而积极防止心肌无再流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收集96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卵白蛋白(OVA)致敏大鼠脾CD4+T细胞中失衡表达,及地塞米松和咪喹莫特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 从SD大鼠脾脏中分离获得CD4+T细胞,ELISA法测定细
心肌纤维化是心室重构过程中的重要方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是心肌间质纤维化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作为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
目的 分析上海HIV-1分离株病毒感染因子(Vif)蛋白编码基因突变特点,构建HIV-1vif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并了解其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RT-PCR法扩增23例上海HIV-1分离株vif基因并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