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阅读策略在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进行学习实践,联系现实生活与学习内容,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打破成规,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语言
  阅读一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对文章内语言的理解,能够弄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另一个是分析语句的能力,能够欣赏文中优秀的用词用句。比如一篇文章开头就说某某是杰出的爱国艺术家。通过整篇文章的阅读之后需要理解作者说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说是爱国艺术家,爱国表现在哪些方面等等。阅读中遇到不能理解的词和句子,要及时做好笔记,整理出来。
  2.培养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在于对文章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随波逐流,不说空话、大话、虚话;在于有丰富的想象,个性的言语表达和情感体验,不被传统和潮流所羁绊;也在于思维的活跃性,考虑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某一方向的某一方面,而是能够沿着发散性道路进行思维。总而言之,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通过学习与练习实践体现创造性和灵活多变性,能够自如地处理好所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
  二.自主式阅读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1.确定目标
  目标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一旦目标确定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就有了大致的方向。教师在设定目标时要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再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知识程度设定学习的标准。
  2.激发兴趣
  语文阅读在小学生眼里往往是枯燥无味的,教师仅凭跟学生讲道理是无法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的。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创设一定的情景,用趣味盎然的活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长期的诱发引导,使学生真正明白语文阅读的价值而从内心产生学好阅读的动机,这样的动机和兴趣才是持久的,才是最有效率的。
  3.阅读材料
  在确定学习目标和学生进入阅读情境后,教师可以开始让学生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和标准进行自主阅读。这里的自主阅读并不是指学生随意地拿起一本书看看就止,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取有舍地阅读整篇文章。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任务的难度程度合理地结合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时间,既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又确保教师具有相应的时间进行辅导和总结。
  三.如何有效开展自主阅读,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1.班级内部开设阅读角
  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和刊物放在阅读角,全班同学可以随时利用阅读角里的资源充实自己。同时,在班上制定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书籍或书刊后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并定期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选出优秀的读后感,展示在教室的黑板报上,以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阅读和读后感的书写,还可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在自主阅读课上,教师依然起着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定时间的讨论,再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总结。教师可以适时予以点评和启迪。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互动,积极开动脑筋,达到对文章的全面认识。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观,现代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由消极接受转变为积极获取。自主阅读则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它对学习主体有着明确的准则,需要主体自主地去发现、去认识、去理解。同时自主阅读也照顾到了个体差异性,弥补了班级授课的缺陷,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生活经验为基点。利用各种有效侧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其主动去阅读、去获取知识。此外,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宽广的语文学习观,自主阅读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社会和自然的开放上,主要留心,生活中、大自然中都存在着可以学习的地方。创设开放的课堂,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思考、去讨论和去体验,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同学合作中求竞争,竞争中求合作,这是教师进行自主阅读教学的关键任务。任何学习都包括知情行的结合,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其中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而产生的,因此认识需要创新,情感才能有所创新。行是认识和情感的最终体现,有了正确的认识、积极的情感才能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的行动。当然此三者的完美结合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杨学艳,教师,现居江苏丰县。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自我独立性、主动探索性、多向变通性、联想求异性、综合概括性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42-1  一、教师自身必须重视实验、勤于实验、善于实验、善于创造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特征。由于历史原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