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话动与口语交际“同生共建”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ohu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恬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的探究性、生成性、实践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为优化口语交际提供了可能,为学生学语言、用语言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一、丰富学生体验。解决了听说“源”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的素材领域“宽”起来。学生在“板浦是我家”主题活动中,经历探究环境、体验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建设家乡的感情;学生在“我长大了”等活动中探究自我,感受生命的真谛,体验生命的价值和快乐;学生在“劳动最光荣”、“纸玩具制作”等活动中,了解到劳动的过程,感受体力劳动者的辛劳;学生在“苏光小学学生文明习惯的调查”活动中学习关注卫生习惯、安全行为;学生在“板浦四季风的研究”活动中亲近自然现象,探究自然,利用自然创造生活乐趣……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的开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话题和内容唾手可得,无处不有,人文、科技、自然、地理、历史、文学,学校、小区、社会……在这宽广的领域中,学生可以选取感兴趣的、印象深的内容作为素材,为“言之有物”打下良好基础。
  2、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的素材领域“活”起来。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交际能力。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在交际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唤醒了学生自觉谋求改善日常口语交际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来实现。创设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交际动机,还可以考察学生的交际水平,让口语交际素材“活”起来。
  二、深化自我认识。保障“听说”表达渠道的顺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学生在不断发现、解决问题中深化了对自我、自然、社会生活的认识。
  活动中学生的观察是深入、细致的,思考是积极主动、高质量的。在“走近板浦名人李汝珍”主题活动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实地参观文学巨匠李汝珍的故居,开展“我读《镜花缘》”读书活动,学生分为历史追踪组、名著小组、故居研究组、巨匠对板浦影响研究组。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仔细看、用心听、亲切触摸、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展开想象,开放了五官,全方位、深入走近名人李汝珍,获得了丰富的体验,深刻的认识,学习名人、热爱学习之情油然而生。下面就是学生在活动成果汇报中的表现:
  学生1 李汝珍能写成旷世巨著《镜花缘》是我们板浦人的骄傲,真了不起。
  学生2 《镜花缘》这部清代百回长篇小说,能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名气真大!
  学生3 清代文学大师李汝珍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镜花缘》,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4 李汝珍纪念馆还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呢,我们在参观学习时要注意保护文物,还要提醒游客保护文物。
  三、提供展示情境。成为“听说”的真实演练场
  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根据时间分短期和长期两种,各种课题在开展研究中学生的交往处于一定的情境中,调查、访问、小组交流、采访;尤其是成果汇报课上,学生往往据理力争,争得面红耳赤,讲得头头是道,避免了说假话、套话,避免了独白语言训练和“听说”机械割裂的现象。在教学口语交际《祝你生日快乐》前,我组织了一次主题为“祝福生日”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一次过生日的情境。课中“送礼物表情意”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祝贺,在引导学生说完祝贺的话语后.,还创设了学生送贺卡情境,通过师生、生生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说话,同时引导他们使用礼貌语言,很多学生说的声情并茂,课后还有很多学生真的将自制的贺卡送给了我,并亲口表达了对我的祝贺,通过这种形式的说话训练,让我真正看到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让他们学会了在生活中交际。
  四、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为学生个性表达创造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认识、体验,搭建了学生个性充分展示的天地,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的“写自己想说的话,不拘形式。”
  “生活如同泉源,语文犹如溪水。泉眼丰盈而不枯竭,溪水才会自然而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语)要使语文之溪涓涓长流,学生必须要在生活中具备丰富的“理论”准备、信息积储。学生要通过多彩的实践活动,逐渐丰富自己的认识,增强感悟。平时教会学生留心生活、注意身边所发生的一切,让学生眼能及物、耳听能闻、心中有感。
  五、关注真实对话文明交往。让学生做人、作文、交往合一
  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进行调查采访,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基本上是模拟生活情境,我总觉得学生交谈起来与生活实际脱节,而在搞综合实践的活动中课堂开放了,走向室外,走进了生活,真实的交际情境,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在我班开展综合实践的活动中,学生由起初的不敢说、不知说什么,逐渐有了进步,学会了组织语言,调查采访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一位家长在家长会上就说:“我们周明以前从不与生人交谈,在活动中有了锻炼,家里来了客人,他能主动去聊天了。”在语文课堂上,我发现一直让我头疼的学生读书问题也得到了改善,因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把搜集到了资料大家共同分享,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孩子们也变得爱读书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会让学生记日记,写写自己的感想收获,也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综合实践课程和语文学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它与口语交际同生共建。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信息,发挥着系统教育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课改一线的老师,我们应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形式,有效地引导和规范语文综合性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1.咪咪鼠和靈灵狐合作,为森林村打了一口水井。  2.小动物们纷纷来打水。
针对女生的侵害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色狼”,女生应该如何逃避侵害呢?请听女生刘小薇现身说法,学学面对危险时如何与色狼斗智斗勇吧……  2013年初秋的一个夜晚,住校女生刘小薇本已经在宿舍里睡下了,可是睡到半夜的时候刘小薇却醒了,并且想起一件事:白天洗好的衣服挂在操场边的晾衣绳上忘记了收回来……  刘小薇惦记着自己的衣服,于是就起了床,悄悄走出宿舍,准备收回自己晾晒的衣服。来到操场时,虽然夜里光线暗,
“看”字家族,人数众多,就连最老的太爷爷都记不清他们家到底有多少子孙了。  几天前,“看”字家族发出了请帖,定于今日举办家庭舞会。  一大早,天刚亮,“瞅”就跑来了,只见他东瞅瞅西望望,“瞧”见了好伙伴——“瞄”、“扫”。于是,他们愉快地聊了起来。  这时,家族里身材最高的“眺”来了,他从高处看到了“望”。平时,他们俩走得最近了。于是,他们聚在一起交谈了几句。“眺”说:“我要去做接待员了,看看今天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以生活实践的学习为起点,而进行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实现从现实生活走进数字符号的世界。生活化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只有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各个方面密切相联,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气息融入数学课堂,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主要方式    (一)数学课堂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点
2011年央视的春节联欢玩会上的一首儿童歌曲让我眼前一亮,其中有这样的几句歌词:“喜欢我就陪陪我,喜欢我就夸夸我,喜欢我就亲亲我,喜欢我就抱抱我” 多么的富有儿童语言色彩啊!即简单明了,又充满了感情愿望。听得我们每个大人都心动了,真想上去陪陪他们,夸夸他们,亲亲他们,抱抱他们!这是我们的可爱孩子的心声,我们的学生又何尝不想得到老师的亲亲抱抱呢!  任何一个大人都对孩子有着特殊的喜爱,何况我们老师,
一、问题的提出  早读课,我刚走进教室,就发现讲桌下的水桶已经四分五裂,“皱着眉”躺在地上。我扫视四周,平静地问道:“这是怎么了?”几个班干部开始插话:“进教室时就这样了,肯定是昨天的值日生弄坏的!”值日生一下子急得叫了起来:“我们昨天关门的时候,桶还是好的呢!肯定是今天打扫走廊的同学弄坏的!”这下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素有“小辣椒”之称的晓莉不服气地嚷了起来:“我们打扫走廊根本就用不着水桶!”我伸
今天数学课,刚上课苏老师就问:“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是什么游戏呢?”丁大伟总是沉不住气,第一个站起来问。  “大家要‘听画’!”苏老师回答。  “我们都很听话啊。”班长王小林代表全班同学说。  “我知道你们都很乖啦,是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听画’。”苏老师解释说。  “啊,还有这么有趣的游戏名字?”“一听就知道很好玩。”大家纷纷说,“苏老师,你快带我们玩吧。”  “首先老师在纸上用我们最近学
再一次体会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惊喜是在今年四月的一堂观摩课上。    别样的课文,别样的困惑    在我去年教学五年级的一篇课文——杨万里的七绝《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和学生们。这首诗正文是这样的: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带领孩子们苦苦追寻的那个问题是:这是一首送别诗吗?  正方回答:“是的!”大家一看,真是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欣赏评述课又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要想上好欣赏课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来谈谈教材吧。教材是知识、情感的主要载体,是广大教师把握
在阅读实践中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阅读:一是文章阅读。通过对各式各类文章的阅读,学习知识,磨砺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智力发展。二是语文阅读。通过对语文教材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知识,培养情感,塑造人格;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文经验,学会运用语言的本领。完整的文章阅读,要经过披文得意的过程,即通过语言文字获得意义,包括思想、情感等;完整的语言阅读,要经历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过程,即通过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