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刘姥姥学习好心态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r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靠种庄稼为生的妇女,丈夫死了,又没有儿子,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乐天知命的性格,在艰难困苦中带大了女儿,又把她嫁给了王狗儿。《红楼梦》开始时,她正帮着女儿、女婿带孩子。此时的她,年老而体不衰,硬硬朗朗,思维敏捷。
  她就是刘姥姥。分析刘姥姥的人生,我们从中获得不少养生知识。养生,首先就是养心态。
  刘姥姥最大的特点是顺其自然。她有一种不与自己较劲、不与他人较劲、不与自然较劲的良好心态。她是一个认命的人,上天不让她富裕,她不与老天爷抗争。她与世无争,艰难度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丰年吃饼,灾年喝粥,再不行就吃糠咽菜,混一年算一年。
  但是刘姥姥的顺其自然并非躺在炕上睡大觉,指望着天上掉下馅饼来。这一年冬天,全家老小缺少棉衣、棉被又没钱置办时,刘姥姥没有像女婿王狗儿那样一味地喝酒、发牢骚或骂人,而是积极想办法,她想起了王狗儿的爷爷曾经与荣国府王夫人的父亲连宗的往事。既然是“亲戚”,何不找富贵的王夫人想想办法?然而,王狗儿没钱却又十分要面子,不愿求人,此时,刘姥姥顺其自然的性格便大放光彩了。她自告奋勇前往荣国府,能“拉到赞助”呢,全家受益;不能呢,只当去大地方逛逛。敢于尝试,行就行,不行拉倒,这也是顺其自然。
  其次是随遇而安。很多人都认为刘姥姥是一个口才很好、很会说笑话的人,但是仔细品读原著却发现,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并不太会说话。她扭扭捏捏,和咱们一般人也差不多。她二进荣国府时,一听说贾母要见她,紧张得马上想逃跑。此时的她,似乎也和一般人差不多。
  刘姥姥的过人之处在于,她很快调整了心态。一切随遇而安吧。就这样,这个朴实善良的农妇,从战战兢兢变得落落大方,口若悬河,讲的乡间故事把贾母、王夫人、贾宝玉等人吸引住了。而之后的游玩,她更是顺从了凤姐、鸳鸯的安排,索性做个“女篾片”,逗大家开心。她一开口,众人便笑得前仰后合……在这里,能力不是最重要的,随遇而安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再次是心存感恩。贫苦时,刘姥姥从不怨天尤人;“享受”时,刘姥姥满口感恩之词。游玩大观园那回,刘姥姥看了许多原先不曾看到的好地方、好东西,她一概是称赞不已,实在想不出夸赞的话了,也是“阿弥陀佛”地祷告。目睹巨大的贫富悬殊,并没有让她对富人心生嫉妒。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贾府已经遭遇抄家,凤姐病重,巧姐岌岌可危。刘姥姥虽然没有诸葛亮的智慧却和诸葛亮一样处乱不惊,她的对策很一般却十分管用:带着巧姐一走了之,躲避了狠舅奸兄要把巧姐骗入虎口的灾难。作者在评价这个事件时用了“留余庆”三个字。是啊,巧姐之母亲凤姐纵然有一百个歹毒,但她对刘姥姥是善意的。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都帮助过刘姥姥。关键时刻,刘姥姥没有忘记感恩,她拯救了巧姐。想当年,她给巧姐起这个名字时,就许诺一个“巧”字能让她“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现在,她实现了。
  贫苦的刘姥姥比富贵的贾母大几岁,却比贾母活得更长久。贾母八十多岁去世时,刘姥姥还在上下奔走拯救巧姐,平日里还要下地干农活,干家务活。她的精神真够强健的!
  刘姥姥这个贫苦老太太的长寿经验,够我们琢磨一辈子的。
  
  (责编:金燕侠)
其他文献
小不点儿来到我家纯属偶然。春节刚过,上高一的孙女儿兴冲冲地捧着个布兜进了家门,待打开布兜一看,里面竟然卧着只小兔——一只道奇(雌的)。胆子似乎很小,正蜷缩成一只小毛球状,很招人怜爱。    假干净    小不点儿对于自己的卧室要求:干燥、清洁,什么食盆跟厕盆这类容易产生异味的家具,人家直接就用小嘴往外叼。总而言之,自己睡哪儿哪儿就得干净;早上起来必自我梳洗一番,顺序自上而下,动作时而婉约时而豪放,
我今年已经95岁了,除了有点耳背和眼花,头脑还很清醒,腿脚也很利索。有些老年朋友不相信,以为我虚报了年龄。他们说:“根据你的动作和气质,恐怕还不到80岁。”我说:“人人都希望自己年轻,你们又不给我发高龄补贴,我何必要冒充年老!”他们惊喜地说:“呀,你的身体真好,一点儿不像九十多岁的老人。你吃什么补品把身体养得这么好?”我说:“我什么补品也没吃,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家常便饭。”  人们总爱问我:“你健康
肘子大俗,却也大雅。  冰糖猪肘绝对是老饕心头的一道白月光——酱油、冰糖、黄酒、葱结、姜片,配合小火慢慢炖烧,把琥珀色的酱汁凝练成人世间最诱人的味道。吃冰糖肘子必须要配大碗米饭——一口肉就一口饭,直令食客满足得眼睛弯成一个月牙,吃得饭净、肉光、肚子撑才肯罢休。  肘子不一定是油腻的,素肘就很清淡。取豆腐皮两张,入锅炸酥定型,轻轻捞到开水里浸软,待用。把水发香菇、菜花、胡萝卜、木耳、黄花菜、青豆等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