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帮助高等学生了解中国当下的思想政治方针,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那么将互联网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实施,并且提升效率。高等学校的学生使用互联网很熟练,将互联网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结合,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
  [关    键   词]  “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118-02
   一、“互联网+”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结合的意义
   (一)两者结合能够显著地提高思政课堂效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被大众广泛地使用,并且互联网已经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已经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熟练地运用互联网。一所学校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测评时,课堂中的灵活性与现代化教学条件是评判标准之一,而且课堂的灵活性与现代化教学条件方面,能体现出学校整体的现代教育水平,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跟互联网很好地融合,老师在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用传统教学方式对思政重点向学生进行展示,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会降低课堂效率,影响学生了解我国的思想政治方针。利用互联网,能够通过多媒体辅助来对思政教育进行完善和优化,老师只需要通过部分课堂时间就能够将思政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记下,剩余的课堂时间老师就让给学生对其知识内容进行了解与掌握。这样学生既能够自主性学习,又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让思政课堂的效率提高。
   (二)两者结合能够增加思政课堂的趣味性
   高等学校的学生已经经历过初等学校了,高等学校跟初等学校不同,初等学校的学生还要面临升学压力等问题,而高等学校的学生要注重增强自己的思想品德,注重自己的综合发展。以前,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是老师让学生记什么,学生就记什么,老师上课用枯燥的话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这就导致学生在课上很难提起兴趣来听老师说。高等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成年人,他们在面对像初等学校一样的教育时会觉得无聊而且枯燥。而互联网的出现使这种情况被改变,老师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思想政治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思想政治方针,在讲课过程中,老师会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思政的小故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学生就会被吸引,就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好。而且运用互联网来进行思政教学,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向学生阐述什么是思想政治,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仪器设备都已经运用了互联网,但老师大多是接受的传统教育,在传统教育中,老师是在黑板上写字或者是向学生念出有关思政的内容。而在“互联网+”视域下老师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设备,但是部分老师对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设备运用不熟练,并且他们已经习惯了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思政知识。这就造成了学校虽然给老师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是老师不会使用,虽然大部分老师会让学生告诉自己如何使用多媒体设备,但是部分老师仍觉得学生就应该听老师的,而不是老师要听学生的,这就导致老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老师觉得使用多媒体设备不如用传统教学模式来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消磨,课堂的效率也没有提高。而老师在看到学生没有积极性,课堂效率也没有提高后,会觉得传统模式不好,但是多媒体设备却不会使用,这就让老师认为自己没有教好学生,增加老师的教学压力。
   (二)互联网中的负面影响较多
   互联网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互联网中有很庞大的信息网,这些信息中有积极的信息,也有消极、负面的信息。所以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有关于思想政治的内容,而是在互联网上只看到了不积极、不健康、不向上的信息,学校就很难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来对思政内容进行学习、了解与掌握。互联网不仅有较快的信息传播速度,而且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很容易向大众传播消极的信息。高等学校的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还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自身的观念容易被外界的环境因素影响,如果高等學校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互联网上的消极影响接触较多,就会影响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也有不好的影响。
   (三)高等学校的年轻老师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不足
   在高等学校中大部分老师还是比较年长的,虽然对互联网操作还不是很熟练,应用的技术也很差,但年长的部分老师具有一定的教育经验,大部分老师可以通过传统教育模式与互联网相结合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但部分老师刚进入学校,对多媒体设备运用不熟练,而且年轻老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导致学生不好管理,知识内容也不好传授给学生。另外,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很快,高等学校的学生知道一些信息可能会跟老师同时知道,也可能比老师先知道,这就会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以前的信息获取快的优势渐渐消失。
   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的有效措施    (一)让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
   教师受传统教学的思想限制,认为传统教学模式比互联网有效果,所以学校可以让专业人员对老师进行培训与教学,让老师了解互联网时代下的多媒体设备以及如何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设备。这样就能够帮助老师更了解多媒体设备,更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传输思想政治的有关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专业人员对老师进行有效的培训,而不是只让老师知道如何使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的有关内容,还要让他们能够熟练地通过多媒体设备来了解课本外的思想政治知识,从而从各个角度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让老师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将枯燥的思想政治知识转化成有趣味性的内容,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感兴趣,从而能够提升课堂效率,将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
   (二)学校要挑选出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对于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有关知识和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思想政治方针,学校应该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资,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而且学校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不能只单一地注重其对思想政治知识的了解。所以学校要挑选出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从而让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需要通过高效培训才能教育学生。对于团队培训,学校要注重团队与时俱进,可以让团队将互联网上的流行词语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让团队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还可以让课堂变得欢快有趣,让每个学生都爱上思想政治课。教师团队要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通过多媒体设备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以及积极性。老师还要通过互联网帮助学生,感知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来,确保学习和趣味两不误。除此之外,教师团队要对枯燥的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改造,运用互联网将枯燥的思想政治内容转化成极具趣味性的知识点供学生学习,确保课堂的效率平稳上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
   (三)积极运用互联网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互联网平台拓宽
   现在互联网平台不仅可以应用到实体商店中,还可以应用在高校。互联网平台在高等学校的应用不仅可以对课堂进行创新,还可以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高校的互联网平台,因为只对当代的高等学校开放,而且资源也只能是高校学生才能共享,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上网查询信息的需求。所以积极地利用互联网,将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互联网平台拓宽,能够让互联网平台真正做到为学生提供一个趣味性、时代性和新颖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所以思政教育工作方面运用高等学校互联网平台,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重要作用,而且运用互联网平台,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发表一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在学生看到后,可以在平台上向老师提问题,也可以在线下向老师咨询问题,这样就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
   四、结语
   总之,高等学校作为青年学生培养自己的思想政治的重要场所,应该时刻紧跟社会的发展,通过不断地创新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还可以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高等学校在思政教育方面努力讓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的知识内容,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而且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要让学生多接触正能量的信息,积极地运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从而为社会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祁婧.“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3):88-89.
   [2]陶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路径探索[J].办公室业务,2020(21):51-52.
  编辑 栗国花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适应国家高职教育发展新形势,满足学生英语学科语言能力、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学习需求,教师应针对性地对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基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与原因,提出创新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对策,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课题立足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高端就业,从学生现有的就业情况入手,分析存在的原因,并结合现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现状,探讨基于高端就业的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为提升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指明方向。  [关 键 词] 高端就业;产教融合;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獻标志码] A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问题更加重视。高职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的思想误区,所以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成为高职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学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
[摘 要] 在现代经济学视角之下,传统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与现代创新型企业的优才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价值悖论,容易使一般民众隐身于精英群体聚光灯的暗影之中。要想通过制度创新使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融合在一起,就要为其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实践模式。基于此,主要论述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融合的价值,探讨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融合的价值矛盾点,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践模式,使从优才制度视角阐释工匠精
[摘 要] 出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应用性的作用,却忽略了系统性与文学性,不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使这一不足得到弥补,重点分析是否有必要把英美文学作品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中,意在为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创新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达到培养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 键 词] 高职公共英语教材;英美文学作品;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遍及以及图书资源的高速更新换代,用户对图书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传统的推荐算法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及时准确寻找所喜欢的图书的需求。读者的阅读习惯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协同过滤图书推荐算法中融入时间因素,在计算用户和物品相似度中增加时间衰减函数可以解决读者找书难的问题。实验证明,在协同过滤图书推荐算法中融入时间因素,可以提升推荐的精准率。  关键字:协同过滤;图书推荐;时间因素;精准率
[摘 要]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面对国家和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应结合社会人才需要优化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育方向。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热门专业,临床医学经过多年改革和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教学水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国的高等职业临床医学理论教育仍然存在共性问题,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学习能力较弱,尤其是理论储备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临床实践能力发展。基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直是高校教育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改革教学策略,细化课程教学设计,能够在不断适应“大思政”教育发展改革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主要从“大思政”视角出发,研究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以及遇到的教学问题与阻碍,期望通过对创新改革教育策略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能够在不断强化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探寻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