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城巴塞尔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位于瑞士、德国、法国交界处的小镇,因为艺术,而名闻全球。在那里,艺术就是一场生意,买卖艺术品是艺博会的主要功能。
  每年六月中旬,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画廊经营者、收藏家和艺术家都会如约而至涌入莱茵河畔的巴塞尔小城,参加一年一次的艺术盛会。这场艺术盛会,是世界公认的最高水平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在2004年更被伦敦《每日邮报》称赞为“艺术世界的奥林匹克”。
  如果没有该艺博会,巴塞尔小镇一定不会这么出名。而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使得初夏的巴塞尔变成了一座艺术之城。
  
  被艺术填满的小镇
  巴塞尔位于瑞士、德国、法国交界处,坐落于阿尔卑斯山脚下,毗邻莱茵河畔。这里有中世纪风情浓郁的街道,美轮美奂的古典建筑群和总是洋溢着笑容的巴塞尔人民。
  如果不把艺术计入旅游目的,巴塞尔就只是个半天就能走完的小镇。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方圆仅37平方公里的空间里,竟分布着大大小小40余家美术馆及博物馆。漫步小镇,你满目所及的是艺术的圣殿,恣意呼吸的是艺术的气息,随意走进一个空间,可能就是漫画博物馆,或纸艺博物馆等独具特色的地方,也难道巴塞尔号称文化艺术之都了。
  巴塞尔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1661年,一个名为阿莫巴齐的巴塞尔印刷商及学者家族购买了艺术收藏品及一个图书馆并将其改造为公共艺术博物馆。从此,巴塞尔拥有了世界上第一家公共艺术博物馆。300多年来,具有艺术鉴赏力的市民们使得巴塞尔的艺术财富不断增加,博物馆的规模不断扩大。
  当然,这些离不开政府对艺术的大力支持,据有关数据显示,巴塞尔每年用于文化生活的资金大约有一亿瑞士法郎,其中有3000万用于国家博物馆的运作。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来自私人的资金是支持巴塞尔艺术事业的主力军。
  我们有幸来到久负盛名的巴塞尔建筑博物馆参观。这是一个民办博物馆,展厅房子是租的,所需资金由建筑师和建筑公司集资。出人意料的是,展厅里没一个建筑模型,反倒收集了很多手稿、照片、各种工艺品甚至小孩的玩具。展厅里放映的短片也与建筑业务毫不搭边,讲着一个杜撰的关于美国纽约曼哈顿自由女神的故事,充满了想象力。这真是建筑博物馆吗?似乎看出了我们的疑惑,馆长解释说:“创意是建筑设计的灵魂。我们并不需要模仿已有的建筑物,哪怕它是最优秀的典范;而是需要启发设计师的创意,设计出不同凡响的作品。创办这家博物馆就是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形形色色的博物馆也让巴塞尔成为当之无愧的博物馆之都。于是,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才会在他的《巴塞尔回忆录》中感慨:每天去参观一下巴塞尔博物馆是个多么好的习惯啊!
  在这种艺术氛围的感召下,世界最大的艺术博览会“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在这个城市诞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对于所有艺术爱好者来说,它就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即时艺术博物馆”。
  
  不断改变和创新
  能够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是一种荣誉。每一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千家知名画廊提出申请,而获得通过的,永远不到1/3。这和成立之初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显然是不同的。1970年,当它被几位艺术品商人刚刚组建起来时,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并展示他们的作品。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是为了对抗科隆艺术品市场成立起来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副主席Annette先生说,1967年成立的德国科隆艺术品市场是世界上首个艺术品展览会,但参展的几乎都是德语画廊,属于一种封闭式的风格。而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一开始就走了与科隆艺术品市场不一样的路线,它面向国际,以一种民主的模式主张举办开放式展会,所有人都可以参加。也因此,巴塞尔在短短几年间就超过科隆艺术品市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品博览会。
  尽管当时还有人对把博物馆和画廊的艺术品搬到展览大厅,像家具、葡萄酒一样卖掉的方式颇不理解,然而,艺术品成为一种大众产品的趋势无从阻止。此后30余年,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群起仿效,形成了一股举办艺术博览会的热潮。目前,在世界各国举办的艺术博览会总数不下50家。
  而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能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博览会自是有其与众不同的模式。与一般的艺术博览会侧重于取悦参展商的做法不同,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明确提出了VIP收藏家服务制度,有力地巩固和整合了收藏家资源。同时,为了保证参展商的质量和水准,艺博会对参展画廊坚持严格的审查和评选,只有超过3年开办历史的画廊才有申请参展的资格。
  于是2000年,一些未能入围的画廊不得已在毗邻艺术博览会的一个废弃的啤酒厂库房里,办起了题为“2000名录”的所谓“会外艺博会”。这一情况给巴塞尔组委会提了个醒儿。他们立马在同年的巴塞尔艺博会的基础上开辟一个占地1.2万平方米的新展馆,举办了题为“艺术无限”的主题活动。目的就是为那些受到诸多限制而无法完整实现自己创作构想的艺术家,通过与画廊互助的形式,租用非限制性空间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如果没有设置展示这些作品的空间,将是对艺术发展的一种屏蔽和隔断。事实上,这个环节的设置,能给收藏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以前通常被认为是只有博物馆能展示的作品,其实现在都是由私人藏家提供的。所以,艺术巴塞尔不仅反映着艺术世界的潮流,并且它也参与其中,作为一种‘催化剂’,促进着艺术的发展。”2010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Marc Spiegler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解释“艺术无限”的价值。
  为了与其他艺术博览会拉开距离,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总是不断提出新的思路。2002年,博览会组委会首创交流性平台——“艺术休闲厅”,创意灵感来自宾馆的休息大厅。参观者可以在约定的时间与参展艺术家、知名博物馆负责人、画廊经纪人以及收藏家会面交流。
  2010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又推出一个新的单元“艺术特色”。“艺术特色”几乎全以个案的方式,来突出呈现一个艺术家的一件或几件作品,这让每个小小的画廊区域看起来都像一个精致的个展,而不再是“艺博会式”的拼盘。“艺术游行”也是2010年的创新单元,邀请了 10位艺术家在三个晚上通过特定的装置作品和行为艺术改造巴塞尔城的历史景点和著名地标,令更多的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艺术。
  创新的思路吸引了全球目光。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以其非商业化的策略,赢取了商业上的成功,也引领了艺术博览会的潮流。
  
  艺术就是一场生意
  巴塞尔即将迎来第42个灿烂的盛会。
  倘若仔细品味,会发现艺博会值得观赏的不只是让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那些和艺术有关的人们默默站在艺术品的背后,推动着艺术品的普及和流通。
  他们不是艺术家,在巴塞尔,这群人的名称是:艺术经纪人、画廊拥有者、策展人、收藏家、博物馆艺术馆的馆长们、各类艺术机构的代表人……在所谓的艺术圈,这些人拥有着真正的权力—话语权、定价权、购买权。他们是艺术圈的玩家,怀揣着VIP的门票,不必排队就可以入场,开展前已经提前观赏过所有的优秀作品,甚至在第一时间下了订单——这是人们不能一眼望见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好戏早在开场前已经结束,抢手的艺术作品早已在第一天被预订掉。艺术属于每个人,但大部分的艺术品属于这群人。
  在巴塞尔,艺术就是一场生意。买卖艺术品是艺博会的主要功能。不必羞于谈钱,大大方方的讨价还价在每个展览的小隔间里发生——“您这幅作品卖多少钱?”“12 万欧元。”“我觉得超出了我的预算。”“那如果降低到 11 万欧元,您能接受吗?”
  安迪·沃霍早就说过:“做好生意是最上乘的艺术。”那么巴塞尔艺博会无疑致力于探索艺术的最高境界:把关于艺术的生意做成最好的生意,即最上乘的艺术。
  当然,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不止是大卖场。它在对内和对外两个维度上都进行了积极拓展。对内的拓展包括不断地创新展会内容和节目,让艺博会更贴近普通参观者。对外的拓展,则是指艺博会对整个城市的影响。经过42年的经营,巴塞尔艺博会成为了巴塞尔这座城市和瑞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次艺博会开幕期间,其强烈的辐射效应让巴塞尔充满了艺术气息。艺术家威廉·托克曾说过,“上世纪六十年代是艺评家的时代,而现在的艺术世界,处于生意人的时代。”
  据统计,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一周的展期内总成交额大约3亿美元。“巴塞尔”为什么能这么成功?除了对现当代艺术潮流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并成为全球收藏潮流的索引外,“巴塞尔”还带动整个文化的产业链,使文化、艺术、旅游、饭店、饮食、交通等结合起来。这种产业链模式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成功地带活了一群人。
  可以说,和制造业一样,艺术品的生产、销售和流通早已进入了全球化的过程。巴塞尔艺博会正是这个巨大的艺术工业的精品店。而艺博会的繁荣,在某种程度上推进着人类艺术史的前进。
  
  
  2011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举办时间:2011年6月15~19日
  网站:http://www.artbasel.com
  
  
其他文献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是让人流连忘返的精彩之城,100个站台不仅本身即是艺术,而且承载了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奇妙功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地铁都是一个黑暗世界。而吕克贝松导演的电影《地下铁》,小偷、黑帮头目、音乐家却生活在色彩缤纷、仿佛艺术殿堂的地铁站里,迷幻又真实。据说吕克的灵感来自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站。在这样的地铁站中,时间似乎不再那么急迫,每一位匆匆而来的乘客都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尚品    是谁的精彩?  意大利品牌Braccialini的包包总能给人无限惊喜。这是一款缀以绚丽的刺绣、花式拼布及立体图案的包包,既抢眼又容易配搭。它呈现的是多彩多姿的橱窗前,时尚女郎带着心爱的贵妇犬疯狂购物的情形。不知究竟是橱窗展示着手袋,还是手袋展示着橱窗的精彩?     只穿巴黎时装的陶瓷娃娃  法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级时装品牌Lanvin与著名瓷器品牌法蓝瓷合作,推出了数款穿着经典时装的全
户主:赖亚楠  身份:家居设计师,原创家居品牌DOMO nature创始人。  房屋面积:2000平方米庭院 小楼  用途:私人工作室 会所    在赖亚楠眼里,家也是一个收藏盒,应该陈列那些和自己生活、经历、喜好密切相关的物件,这样才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用赖亚楠自己的话说,她是一个非常讲求氛围和气场的人。在北京南皋的东辛店村,远离都市喧嚣的地方,有她精心打造的工作和居家空间。两只听话的
面對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党和国家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长三角地区的“三省一市”而言,这既是时代使命、历史机遇,也是一道没有人解答过的难题。“三省一市”如何“不破行政隶属关系,打破行政边界”,实现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呢?上海检察机关正努力提交一份属于他们的精彩答卷。  ——本刊编辑部
最英俊的娃叫灭麒    2003年,玩具设计师孙飞迷上了BJD娃娃。这是一种关节可随意活动的可动人偶,娃娃的四肢可以像成年人那样转动,举手投足、直立跪坐,对BJD娃娃而言都不成问题。因为设计独特,玩家们不但能够给BJD娃娃换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发型,还能随意给娃娃改妆,让它们换—种肤色。换一种笑容,甚至换一对眼珠。  那时国内的玩具厂家们对塑胶玩具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芭比娃娃上,这种身高25-70c
选题来源: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  案件类型:诈骗罪  5月5日晚10点左右,小丽(化名)和朋友经过一家算命的店时,就听到丁某在里面招呼她们,并称自己法号“顿慧”,可以算命。两人刚坐下,丁某就开始给小丽算,说她前世做了不好的事情,所以今生得报应,胸部不舒服,以后要切除乳房,但小丽可以买店里的物品化解一下。  小丽听后感到很惊讶,称自己确实因为吃药的关系,导致胸部不舒服,“感觉算的很准就相信他了”。
资讯·关注:  1.5万根火柴制造“猫王”英俊头像  英国伦敦52岁艺术家戴维·马克花费500小时,用5万根火柴杆造出了一个形神兼具的“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头像。日前,在法国巴黎的一个艺术展上,这个“火柴杆”猫王头像已经被人以18000英镑的高价买走收藏。             2.巨型的泡沫机器人雕塑  泡沫塑料能干什么用?除了包装数码电器产品,它还是艺术创造的载体。Michael Sa
人物:杨舒,28岁,动漫设计。  方式:装扮  内核:日本留学回国后漂在上海,疯狂痴迷Hello Kitty,恨不得整容成Hello Kitty。    据说接机的人都差点疯掉。  出闸口一只1米60活生生移动的“Hello Kitty”让大家瞠目结舌:Hello Kitty的头饰、Hello Kitty的手袋、Hello Kitty的行李箱再加上一身粉嫩嫩的Hello Kitty装……好在Hel
不久前,上海市浦東新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办检察官吴菊萍尝试了一把“跨界”——当网络主播。“在法律上,疫情虽然可以被认定为不可抗力,但违约方也要履行告知责任,让对方有所准备。”面对镜头,吴菊萍侃侃而谈:“疫情导致合同不能正常履行,千万不能一推了之,必须积极应对,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在这场名为“检察官‘云’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直播中,对疫情期间的合同履行等一系列企业关注的法律问题,吴菊萍和检察官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二十三  编者按:  2009年,中国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与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公布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作者薛一泉曾供职泰顺县文博馆,2003年,他在泰顺进行廊桥调查时发现了该项目,之后又参与了有关申报和保护工作。先后二十几次深入泰顺县岭北乡村尾村的薛一泉,记录下了同乐桥建造的全过程,也见证了泰顺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在7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