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an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孩子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日趋多元化。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只能通过挂图、语言描述以及手绘示范等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无法有效地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电视、投影仪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学生能够更加直接主动的获取大量的美术信息。尽管在学生借助电脑获取美术知识的时候比较零碎化,没有美术教材呈现出的系统化,科学化和针对性,但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彰显出的多元化,趣味性以及丰富性的特点确实是纸质文本所无法比拟的。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发挥出计算机对于美术素材的综合处理能力,兼之计算机可以有效地和学生进行有效地的即时交流互动,更加能够让教师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更加直观形象,孩子们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更加积极主动,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学校常规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美术教学涉及到孩子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系统性强,难度较大。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美术创作能力,比如绘画能力,雕塑技术等等,也许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用途不大,但是美术鉴赏能力,对于美的感受力却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是美术素养的重要组成,也是公民综合素养的体现。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师不单单要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欣赏美,更加要教会孩子去创造美,从而锻炼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促进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发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参与教学,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形成立体化的学习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多变的颜色》的时候,首先播放一段林妙可小朋友在2008年奥运会上身着红色衣服演唱《歌唱祖国》的视频,而后和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要穿红衣服?在盛大节日穿红色衣服有什么内在含义和象征意义?孩子们吩咐各抒己见,认为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代表着喜庆,新人结婚的时候一般都身着红色的衣服,意味着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随后幻灯出示课题——多变的颜色。接着老师请出两位学生,师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游戏。教师先出示不同颜色的小色板给其中一个孩子看,孩子要快速说出看到颜色后的感觉,比如“炎热”,让另一个孩子说出是什么色彩?可以进行比赛,在单位时间内说出色彩越多的小组获胜。教师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为何同学用感觉就能表现出色彩呢?色彩和事物以及个人经历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呢?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求知的欲望得以增强。而后幻灯出示不同的色彩,对应的不同事物,以及色彩给人的感觉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比如我选择的和黄色相配套的图片是红墙黄瓦的故宫。因为黄色给人的感觉是充满阳光,充满温暖的,让人感觉到亲切,轻快。黄色在中国的古典文化中象征着光明、权威以及丰硕等内涵,比如故宫上盖的黄瓦,过去皇帝身上穿的黄袍,秋天的金黄色的外套等等。帮助孩子体验色彩,表现情感,引导孩子用理性的思维学会用色彩表现情感。然后我投影出示了梵高、蒙克以及杜菲等三位画家的作品,帮助孩子理解画家喜欢的色调,以及从中表现出的深刻内涵。比如蒙克的作品色彩纯度较低,让人感觉郁闷不安;而杜菲的作品色彩明度较高,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浪漫。顺势利导出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决定着色彩的情感,接着玩游戏,聆听声音找色彩。再出示哈密瓜、葡萄、西瓜、菠萝等不同水果的图片,引导孩子品尝色彩,听听他们倾诉看到不同的色彩,有什么样的内在感受。最后让孩子们在事先准备好的图形总用带有色彩的情感笔触描绘一件能够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整节课上孩子们的激情被充分燃烧,注意力紧紧围绕着学习的内容,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美术课堂高效有序。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孩子的创作能力
  美术教学要着眼于孩子创作能力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能够有助于孩子创新思维的萌芽与发展。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孩子们创新的乐趣,进而获得创新的动力。例如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变迁的家园》的时候,先借助于投影仪将孩子们事先拍摄的家乡白米的美景一一展现,比如休闲农庄,清澈见底的小河,楼房鳞次栉比的小镇,一边欣赏一边让孩子们介绍所拍摄的家乡美景有什么特点,让孩子通过欣赏感觉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而后投影教师自己根据家乡风景绘制的作品。接着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如何取景,怎么构图,比如落笔时要注意留下天地,使得画面整体丰满,主要的景物能够凸显,在具体构图的时候要有主次之分,要在某种程度上突出家乡的特点注意透视关系,以及如何刻画近景,中景以及远景,电脑动画的运用能够让孩子直观形象的感知如何用笔进行创作,电脑动画辅助语言描述比单纯的语言描述效果好得多,孩子更加容易理解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孩子们在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实物投影仪,及时评价,指点孩子们亟待完善之处,从而让孩子们将细节刻画得当。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美术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助于教师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美术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 习题课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率的习题课教学不仅拓展和加深了学生的物理知识,而且对学生的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教师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通过精选智编习题,正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教学形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习题课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 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习
物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主要学习内容是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的不同性质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学生能从物理中学到
[摘 要] 将MOOC教学模式引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降低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于地点和时间的要求,能够让丰富的教育资源实现扩展和共享,能够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及进度,也能够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究初中信息技术MOOC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摘 要] 经历式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经历音乐活动过程的学习模式。经历式学习的主体性表现在学生的模仿、体验,来自于合作、探究,学生在模仿中积蓄感性经验,在体验中陶冶审美情操,在合作中探究发现。教师要鼓励学生投身音乐创造,挖掘学生创新潜能,使学生学会创作音乐作品,即兴表达自己的感情。  [关键词] 小学音乐;经历式学习;模式;探究  学习需要亲身经历,知识
[摘 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应该具有活泼的氛围,富于变化,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习题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一题多解、以教师为主导的一题多变和以合作为基础的互动交流,能够让课堂在认知迁移、观点碰撞和民主研讨中增添灵动的气息。  [关键词]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互动交流  一、以学生为主体一题多解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意识,是现代数学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共同健康发展,是幼教工作者需要着重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全面开展幼教活动的首要任务。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增强体质为目的,以体操训练为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已逐渐形成新的趋势,值得全面推广。  [关键词] 幼儿体操;身心发展;作用  一、幼
为减少应用随机状态图进行制造系统建模的复杂性,引入抽象子系统和系统总图,分别表达随机状态图的相似性和整体性.应用改进后随机状态图建立了制造系统模型,将该模型转化为时间连
[摘 要] 信息技术的普及对于教育行业的意义是无限大的,信息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让枯燥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让抽象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其便捷性、直观性的特点,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地发挥其教学优势,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对于解决教学难题、优化教学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在互联网的浸润下,教育教学形式进行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