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T—1和NO含量的变化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稳定性脑梗死患者和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正常人血清ET-1、NO含量变化的比较,探讨稳定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T-1和NO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法检测稳定性脑梗死患者、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血清ET-1、NO含量的变化,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正常人血清ET-1含量稳定,稳定性脑梗死患者、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T-1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稳定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结论:血清ET-1、NO含量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临床诊断、治疗的实验性指标之一。
  关键词:脑梗死 ET-1 NO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08-02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1]。常见的发病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脑梗死主要原因是因为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therothrombotic brain infarction,ABI),占本病的40%~60%;另外一种原因是由于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这种称为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CE)占本病的15%~20%[2]。还有一种临床上很少见的,是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系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但是临床上最多见的还是CT和MRI,发病率相当高,约占脑梗死的20%~30%。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3]。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所有病例来自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共172例。分为两组:进展性脑梗死61例,男45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士26)岁。稳定性脑梗死111例,男70例,女41例,平均年龄(49士21)岁。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为:起病6h后虽经常规治疗在3d内病情仍进行性加重,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①瘫痪肢体肌力较人院时下降2级或2级以上;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9分或9分以上;③病情加重后复查头颅CT或MRI梗死后出血者。对照组120例,为年度体检健康的人群,男77人,女43人。
  1.2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4、7、14d早上空腹采血,抽取静脉血4ml/次,取2ml置于含有抑肽酶30ul,10%的EDTA40ul的聚乙烯试管内,摇荡均匀然后置于4000r/min的高速离心机内离心15min,取上清液置于Eppendoef管内,剩余的2ml置于不抗凝的试管内带血液冷却后取血清,置于4000r/min的高速离心机内离心15min,取血清置于Eppendoef管内,将收集好的标本置于-70℃的冰箱内保存待测[4]。对照组正常人的标本采集方法同上。
  1.3 ET-1和NO测定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的含量,试剂盒由河南上峰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的含量,试剂盒有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处理。各组检测指标均采用X±SD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结果看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在入院第1、4、7、14天血浆ET-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在入院第7天达高峰,明显高于入院当天的含量。
  
  表2结果显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在入院第1、4、7、14天血浆ET-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在入院第7天达高峰,明显高于入院当天的含量。但是在入院第14天却低于稳定组。
  3 讨论
  许多报道证实,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内皮系统功能紊乱关系密切。亦有人认为,内皮系统功能异常是脑梗死发生的前提。ET是目前已知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广泛分布于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各种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动物实验表明,兔急性脑缺血再灌注1小时血浆ET-1显著升高,并随灌注时间延长呈进行性升高[5]。ET-1长期升高可引起心脑肾大中血管及微血管持久性收缩痉挛,导致血管平滑肌增殖和血管管腔狭窄,使脑动脉内皮损伤,加重缺血缺氧,使ET-1进一步升高[6]。本文表明,脑梗死患者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脑梗死时ET-1水平升高在其发病机制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NO广泛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胞浆内,具有传递神经信息、抑制血小板聚集、介导细胞免疫和细胞毒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现代研究表明,NO参与了脑缺血过程,具有促进自由基产生,介导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7]。
  总之,NO、ET-1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血浆NO、ET-1测定可作为判断脑梗死患者病情、预后、治疗可靠的临床免疫学指标。
  参考文献
  [1] Liu T,Clark R,Yong P.Tumor necrosis factor in ischemicneurons.Stroke,2009,81(25):1481~1488
  [2] 杨金升,高福兴,张如富,等.急性脑缺血时内皮素和血小板膜蛋白变化.中国危重急救医学,2006,8(5):266~268
  [3] 余华峰,刘艳,魏岗之.一氧化氮与脑缺血及实验性脑保护治疗.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32(5):306~307
  [4] Nagy Z, Vastag M, Skopal J, et al. Human brain microvesselendothelial cell cultureas model systemtostudy vascular factorsof ischemicbrain. Keil J Med, 2011,45(3): 1065~1067
  [5] 赵玉芳,江晓津,张英,韩仲岩.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内皮素、6-酮-前列腺素浓度测定及意义[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8,32(14):329~331
  [6] 杜少辉,黄洁,陈东风,张进,黎晖,魏志军.牛珀至宝微丸对急性脑梗死一氧化氮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23(74):163~165
  [7] 闵连秋,罗振宇,程雪.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脑组织NO和NOS含量的变化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A].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9,18(36):401~403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探讨大学生考试前的应急行为和心理状态对冠周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总结被调查人群冠周炎的病史资料,归纳病因,统计处理考前与平时冠周炎的发病率,分析考前冠周炎发
喀拉通克铜镍矿床是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铜镍矿体赋存于岩体中,物性资料显示矿区岩体及不同类型的矿石存在的明显着物性差异,并显示有一定的规律性
摘 要:直译和意译是两种翻译方法,归化和异化是两种翻译策略。本文着重对这两对概念进行阐述及分析其异同点。  关键词:直译;意译;归化;异化  一、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主要的两个翻译方法,然而翻译界一直对于直译和意译的定义争论不休。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认为“所谓‘直译’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译,有一字一句就翻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动。所谓‘意译’是指把原文的意
《燕行录全集》异体字整理研究以韩国东国大学林基中教授整理出版的大型燕行文献集成《燕行录全集》的前100卷为异体字整理研究的文献材料,采用版本是2001年韩国东国大学出版
无线电频率,犹如稀有资源一样紧缺。但是,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增长,对于频率的需求日益加剧。为防频率资源移作它用,亚太广播联盟前不久在年会上呼吁各成员国加紧—
本研究探究读后续写任务中合作对话对协同及写作文本准确性的影响。基于王初明的续理论,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相比较个人写作,合作写作是否更有效提高读后续写中的词汇、短语、
为期一星期的“2018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中青年馆员业务培训”结束了,非常感i射单位给我的这次学习机会,同时也感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主办的这次高质量、高眼界的培训,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