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在语言学习特别是外语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小学英语阅读现状,对背景知识的激活,阅读技巧的指导,阅读动机的提高,合适材料的备选,及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背景知识,阅读技巧,阅读动机,阅读材料,有效阅读
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适当地开展阅读教学,对巩固英语课内学到的单词和句型、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阅读还能让小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阅读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在不断的反思、研究、尝试和改进教学过程中,从背景知识的激活,阅读技巧的指导,阅读动机的提高,合适材料的备选这四个方法入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背景知识的激活
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被激活(activated)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背景知识和阅读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背景知识可以弥补读者语言知识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读者更多地从原先相关的背景知识而不是被印刷的文字中来获取信息,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授阅读时,应想方设法提供、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使学生头脑中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相互联系起来,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而Pre-reading就是一个极好的教学平台,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好这一平台,来激活或补充学生的背景知识。
激活原有图式。教材中的课文所涉及的题材广泛,其中有许多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也比较感兴趣的,因此他们的脑海里已经具有了与这些故事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就是内容图式。对于这样的话题,教师就要采用各种方式把这些图式激活起来。如:介绍故事梗概,讨论课文的插图,由课文题目预测课文内容,列举出对话题的已知信息,回答问题,讨论等。
填补空白图式。教育家、心理学家Ausubel用图式来解释学习过程,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将新的知识和大脑中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扩充原有的知识。如果学生缺乏原有的知识,教师应该提供必要的信息来填补新旧知识之间的鸿沟,以利于学生吸收新的知识。(转引自陈思清, 1992) 因此,教师在阅读前给学生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可通过印发一些阅读材料,展示相关图片,播放电影片断或英文歌曲等方式来解决。现在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便利,也可以先布置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
二、阅读技巧的指导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终身受益”。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阅读技巧的点拨和指导是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在掌握了各种阅读技能后,就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个体。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一步提高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
小学阶段作为初始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① 养成默读习惯——正确的默读,其速度可以比出声阅读快三倍左右; ② 减少回视——培养学生从整个句子去理解,迅速地从前一个句子扫视到第二个句子,避免频频回视、重读等不良现象; ③限定阅读时间——限定文章阅读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从而为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限定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④阅读时要做到尽量少查词典。可以利用上下文等来猜测、判断它的词义,从而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有关阅读技巧的传授指导,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练习,既可缩短阅读时间,又可提高阅读能力。①在识词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记忆、对比记忆等多种方式,扩充词汇量;②学会抓关键词,如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③会运用图片和标题等来猜测;④大量地范读,积极地背诵,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⑤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如何正确的阅读:诸如升降调、连读、失爆等朗读技巧。
三、阅读动机的提高
2002 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
激发学生阅读需要。阅读需要是人进行阅读活动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应该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内部驱动力,使之自身产生阅读需要,即进一层的阅读动机。教学时从内容新鲜、学生好学的角度出发,跳出课本知识的局限性,涉猎更多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空间,以此激发学生阅读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学生生活经验积极为学生提供一些学生喜欢的阅读材料,如:在圣诞节来临之际给学生提供圣诞节等节日的文章。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受学生欢迎的阅读材料不但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机会、有效地将文化有意识的融入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
升华学生阅读兴趣。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阅读汇报形式,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如:让学生定期进行英语读报摘抄交流;利用每节课的Free talk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英语故事、新闻、笑话等; 周末还可以 “制作专题海报”来呈现自己的阅读情况……汇报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进行一些评价。这时候就可以把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使每位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成功促兴趣。最终阅读会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
四、合适材料的备选
阅读材料是呈现在学生面前最直观的学习资料。要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客观的是要有好的教材——教师要为学生精选阅读材料,这是最关键的一种资源策略的使用。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语言的难易程度,考虑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与兴趣,是否能吸引学生,同时尽量与《新标准英语》教材的主题式教学相结合,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搭配,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内容应有趣味性。苏联教育家柯罗廖曾说过:“有趣味,有吸引力会使东西被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小学英语教学,兴趣第一。孩子对英语有兴趣了,教学就成功了一半。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当孩子面对一段非母语的文字,他需要运用他的学习意志去理解、消化,如果是趣味性强的阅读内容,再恰当地配上一些有趣的插图,孩子就会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去阅读、去探索。将英语幽默故事作为阅读材料可以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曾给学生提供过一些英语幽默故事:如,A Holiday from School---汤姆讨厌上学,总是找借口不去上学。甚至以照顾弟弟为理由不去学校,当爸爸提醒他弟弟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时,他竟然回答,等下星期再以此为借口。故事令学生捧腹大笑,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积极阅读、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和巩固了语言知识。
其次,内容应有连贯性。所选文章内容应跟教材配套,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应是教材内容的扩展或补充,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例如,在教“Chinese Festivals”这一模块时,教材篇幅小,对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描述过于简略,我就从网上下载了各种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文章让学生课内课外阅读。这些文章包括Spring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等。在阅读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把他们感兴趣的词汇以及那些重要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最后让他们以 “My Favorite Festival ”为题,用英文写短文,以检测其阅读掌握的情况。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和印象,头脑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节日知识体系。
英语有效阅读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地阅读教学方法,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坚持注重学生们的阅读,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也会越来越喜欢英语,会把英语阅读作为一种课后餐点,会越来越离不开这个朋友。
参考文献:
1.Neil J. Anderson[美]. 2009.《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鲁子问. 2005.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3.教育部. 200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陈思清. 1992.从图式论来看阅读的心理过程 [A].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背景知识,阅读技巧,阅读动机,阅读材料,有效阅读
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适当地开展阅读教学,对巩固英语课内学到的单词和句型、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阅读还能让小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阅读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在不断的反思、研究、尝试和改进教学过程中,从背景知识的激活,阅读技巧的指导,阅读动机的提高,合适材料的备选这四个方法入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背景知识的激活
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被激活(activated)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背景知识和阅读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背景知识可以弥补读者语言知识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读者更多地从原先相关的背景知识而不是被印刷的文字中来获取信息,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授阅读时,应想方设法提供、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使学生头脑中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相互联系起来,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而Pre-reading就是一个极好的教学平台,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好这一平台,来激活或补充学生的背景知识。
激活原有图式。教材中的课文所涉及的题材广泛,其中有许多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也比较感兴趣的,因此他们的脑海里已经具有了与这些故事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就是内容图式。对于这样的话题,教师就要采用各种方式把这些图式激活起来。如:介绍故事梗概,讨论课文的插图,由课文题目预测课文内容,列举出对话题的已知信息,回答问题,讨论等。
填补空白图式。教育家、心理学家Ausubel用图式来解释学习过程,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将新的知识和大脑中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扩充原有的知识。如果学生缺乏原有的知识,教师应该提供必要的信息来填补新旧知识之间的鸿沟,以利于学生吸收新的知识。(转引自陈思清, 1992) 因此,教师在阅读前给学生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可通过印发一些阅读材料,展示相关图片,播放电影片断或英文歌曲等方式来解决。现在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便利,也可以先布置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
二、阅读技巧的指导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终身受益”。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阅读技巧的点拨和指导是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在掌握了各种阅读技能后,就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个体。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一步提高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
小学阶段作为初始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① 养成默读习惯——正确的默读,其速度可以比出声阅读快三倍左右; ② 减少回视——培养学生从整个句子去理解,迅速地从前一个句子扫视到第二个句子,避免频频回视、重读等不良现象; ③限定阅读时间——限定文章阅读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从而为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限定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④阅读时要做到尽量少查词典。可以利用上下文等来猜测、判断它的词义,从而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有关阅读技巧的传授指导,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练习,既可缩短阅读时间,又可提高阅读能力。①在识词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记忆、对比记忆等多种方式,扩充词汇量;②学会抓关键词,如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③会运用图片和标题等来猜测;④大量地范读,积极地背诵,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⑤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如何正确的阅读:诸如升降调、连读、失爆等朗读技巧。
三、阅读动机的提高
2002 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
激发学生阅读需要。阅读需要是人进行阅读活动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应该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内部驱动力,使之自身产生阅读需要,即进一层的阅读动机。教学时从内容新鲜、学生好学的角度出发,跳出课本知识的局限性,涉猎更多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空间,以此激发学生阅读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学生生活经验积极为学生提供一些学生喜欢的阅读材料,如:在圣诞节来临之际给学生提供圣诞节等节日的文章。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受学生欢迎的阅读材料不但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机会、有效地将文化有意识的融入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
升华学生阅读兴趣。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阅读汇报形式,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如:让学生定期进行英语读报摘抄交流;利用每节课的Free talk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英语故事、新闻、笑话等; 周末还可以 “制作专题海报”来呈现自己的阅读情况……汇报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进行一些评价。这时候就可以把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使每位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成功促兴趣。最终阅读会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
四、合适材料的备选
阅读材料是呈现在学生面前最直观的学习资料。要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客观的是要有好的教材——教师要为学生精选阅读材料,这是最关键的一种资源策略的使用。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语言的难易程度,考虑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与兴趣,是否能吸引学生,同时尽量与《新标准英语》教材的主题式教学相结合,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搭配,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内容应有趣味性。苏联教育家柯罗廖曾说过:“有趣味,有吸引力会使东西被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小学英语教学,兴趣第一。孩子对英语有兴趣了,教学就成功了一半。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当孩子面对一段非母语的文字,他需要运用他的学习意志去理解、消化,如果是趣味性强的阅读内容,再恰当地配上一些有趣的插图,孩子就会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去阅读、去探索。将英语幽默故事作为阅读材料可以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曾给学生提供过一些英语幽默故事:如,A Holiday from School---汤姆讨厌上学,总是找借口不去上学。甚至以照顾弟弟为理由不去学校,当爸爸提醒他弟弟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时,他竟然回答,等下星期再以此为借口。故事令学生捧腹大笑,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积极阅读、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和巩固了语言知识。
其次,内容应有连贯性。所选文章内容应跟教材配套,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应是教材内容的扩展或补充,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例如,在教“Chinese Festivals”这一模块时,教材篇幅小,对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描述过于简略,我就从网上下载了各种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文章让学生课内课外阅读。这些文章包括Spring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等。在阅读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把他们感兴趣的词汇以及那些重要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最后让他们以 “My Favorite Festival ”为题,用英文写短文,以检测其阅读掌握的情况。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和印象,头脑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节日知识体系。
英语有效阅读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地阅读教学方法,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坚持注重学生们的阅读,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也会越来越喜欢英语,会把英语阅读作为一种课后餐点,会越来越离不开这个朋友。
参考文献:
1.Neil J. Anderson[美]. 2009.《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鲁子问. 2005.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3.教育部. 200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陈思清. 1992.从图式论来看阅读的心理过程 [A].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