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儿男,5小时龄,因“胎龄35 2周早产、全身水肿5h”于2021年6月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出生后表现为全身水肿、窒息,体重和头围均大于P97,存在低血糖、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和隐睾等。住院期间患儿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入院第4天应用极速家系全基因组测序流程,用时23.5h检测到HRAS基因1个新发杂合致病变异:c.35G>A,p.Gly12Asp,确诊Costello综合征,及时调整了治疗决策。
【机 构】
: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研究所,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11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 男,5小时龄,因“胎龄35 2周早产、全身水肿5 h”于2021年6月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出生后表现为全身水肿、窒息,体重和头围均大于P97,存在低血糖、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和隐睾等。住院期间患儿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入院第4天应用极速家系全基因组测序流程,用时23.5 h检测到HRAS基因1个新发杂合致病变异:c.35G>A,p.Gly12Asp,确诊Costello综合征,及时调整了治疗决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前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2018年4月20日至11月20日生后24h内收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或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且出生体重
目的探讨以儿童肺栓塞起病的PROS1基因相关遗传性蛋白S缺乏症(PSD)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于2020年诊断的以肺栓塞起病的PSD1个家系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遗传学等资料,并对其家系成员进行蛋白S活性和PROS1基因的筛查。以“PROS1”“蛋白S缺乏症”“纯合”“复合杂合”“proteinSdeficiency”“homozygous”and“complexheterozygous”为关键词分别查阅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目的总结急性氯气中毒危重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探讨有效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8月一起突发群体性氯气中毒事件中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的6例危重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和随访结果(截至出院后1年6个月)。结果6例危重患儿中男4例、女2例,年龄4~12岁。事发时均处于距氯气源5m以内,均以严重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中毒后3.5~7.0h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情最严重的1例患儿距氯气源最近(仅1.5m),撤离时间最长(约5min),常规机械通气不能纠正缺氧并出现严重
目的分析Ⅰ型Bartter综合征患儿SLC12A1基因变异的功能特性,探索分子伴侣类药物4-苯丁酸钠对SLC12A1基因变异体的纠正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至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Ⅰ型Bartt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生长发育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SLC12A1基因变异情况等,在人胚胎肾293细胞(HEK293)中分别过表达野生型和变异型SLC12A1基因,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Na -K -2Cl-共同转运体(NKCC2)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KCC2的亚细胞定位
目的总结分析6例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WDSTS)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及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6例WDSTS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生长激素等实验室检查,头颅或垂体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基因测序结果等资料。结果6例患儿中男2例、女4例,年龄1.0~11.2岁,均因“生长迟缓伴智力发育落后”就诊、均有特殊面容及多毛表现(背部及四肢为主),例5有生长激素缺乏,例2、4头颅MRI提示
目的总结炎症小体病临床特点,提高儿科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帮助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由北京协和医院儿科诊断的35例炎症小体病患儿的发热、皮疹、受累系统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特征。结果35例炎症小体病患儿中男20例、女15例,起病年龄为1(0,7)岁,诊断年龄为7(3,12)岁。家族性地中海热10例、甲羟戊酸激酶缺乏3例、NLRP3基因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15例、NLRP12基因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4例、家族性寒冷型自身炎症综合征3型2例和家族性寒冷型自身炎
目的探讨肝母细胞瘤(HB)患儿的临床特征、生存情况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83例初治HB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首发临床表现、治疗前病变范围(PRETEXT)分期、病理类型、病初甲胎蛋白(AFP)、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2018年之前确诊的患儿采用“武汉方案”治疗,2018年之后确诊的患儿采用“儿童肝母细胞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CCCG-HB-2016)”方案治疗。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生存率,单
例1,男,10岁,以“间断恶心、呕吐3个月,加重3d”起病。临床表现为间断恶心、呕吐伴乏力、腹痛、头晕、肝功能异常、脑电图异常。例2,女,4岁,为例1胞妹,无临床表型。2例患儿基因检测均为ETFDH基因错义变异,核苷酸变化为c.1369T>C、c.1851G>A,氨基酸改变p.S457P、p.M617I,诊断为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1例6岁2月龄患儿因“确诊ABCA3基因变异所致弥漫性肺间质病4年余,接受肺移植6个月,拔除气管套管”入住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确诊初期予泼尼松、阿奇霉素及羟氯喹三联治疗,效果不佳,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生长发育严重落后。4岁起反复肺部感染伴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多次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5岁6月龄接受双肺移植,术后因双侧膈肌麻痹,给予经鼻双水平无创通气,随访至患儿6岁7月龄情况良好。
3例免疫性先天性完全性房室阻滞(CCAVB)的新生儿,20~24周胎龄起病,胎心率35~55次/min,母亲均诊断为干燥综合征,经激素等治疗胎儿CCAVB无逆转。分别于生后24h、生后即刻及44日龄(校正胎龄36 5周)经剑突下小切口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电极固定于近右室流出道中后间隔部位。随访3个月至2.5年起搏阈值稳定,心功能及生长发育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