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进行准确、有效地冠状动脉生理学功能状况评估,有利于客观评价CAD的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评价冠状动脉生理学功能的常用的指标包括血流储备分数(FFR)、心肌血流储备(MFR)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可通过无创或有创的方法获得。笔者就FFR、MFR和IMR在CA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机 构】
: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核医学科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学院,天津 300457,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天津 300457,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核医学科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学院,天津 3004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进行准确、有效地冠状动脉生理学功能状况评估,有利于客观评价CAD的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评价冠状动脉生理学功能的常用的指标包括血流储备分数(FFR)、心肌血流储备(MFR)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可通过无创或有创的方法获得。笔者就FFR、MFR和IMR在CA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放疗和化疗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治疗后疗效评价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用于评价疗效的影像学技术仅基于形态学的变化,不能早期准确地反应肿瘤大小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分子影像学技术PET/CT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显像剂,分别从代谢、增殖、乏氧、凋亡等方面早期评价治疗后反应,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笔者就多种PET/CT显像剂在食管癌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
目的评估住院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体内残留辐射剂量达到出院要求的时间,以及患者所住病房和用具的辐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术后131I住院治疗的DTC患者143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97例,年龄(37.6±12.4)岁。按给药剂量分为3.70、5.55和7.40 GBq 3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1、51、41例。患者在服用13
规范化的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测量诊断报告在骨骼健康诊疗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在参考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官方立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密度测量与骨质疏松症诊断专家委员会形成了DXA骨密度测量的诊断报告书写的共识,以期使DXA诊断报告能准确地反映DXA的重要临床价值,并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指体内无法抑制的醛固酮高分泌,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PA分为单侧和双侧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过多,两者的治疗方式存在本质差异,前者多采用手术治疗,而后者多采用药物治疗,如何早期分型对下一步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核素显像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与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术(SPECT),它们以分子探针、功能显像及无创性
目的分析安庆地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131I规范化治疗过程及现状,评价DTC在基层医院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收治的219例DTC患者[男性48例、女性171例,年龄22~68 (44.6±5.4)岁],观察131I治疗(所有患者行131I治疗前均停服左旋甲状腺素3~4周,无碘饮食,经过检查排除131I治疗禁忌后给予DTC个体化剂量口服13
目的探讨99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SPECT/CT眼眶显像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活动性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临床诊断为TAO的33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20例,年龄(45.36±13.44)岁]的66个眼眶的99Tcm-DTPA SPECT/CT图像、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及其中21例患者(42个眼眶)的MRI图像。用感兴趣区(ROI)技
腹膜后病变中神经源性肿瘤占10%~20%,多位于椎旁交感链(肾脏水平脊柱旁)。而副神经节瘤是指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节神经嵴细胞的肿瘤,可生长于全身各部位,最常见于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分支的前方。因其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常常难以与其他多种腹膜后病变鉴别。笔者选取2例18F-FDG PET/CT显像中不易与其他腹膜后病变相鉴别的副神经节瘤,从其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
虽然目前在最大限度的安全切除的基础上辅助Stupp方案治疗已经成为大多数指南推荐的成年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但是该方案中并未包含老年患者(>70岁)。因此,对于占GBM发病人数近50%的老年患者来说,目前仍缺乏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究其原因可能是老年患者大多体能评分不佳,其他系统合并症较多,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导致老年GBM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规范化治疗,从而造成总体预后较差。近年来随
目的探讨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99Tcm-MIBI)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近期疗效的评估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于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24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6例,年龄43~79(61.89±17.21)岁。术前3 d内给予负荷心肌灌注显像(99Tcm-MIBI-SMPI)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99Tcm-MI
目的观察辐射对不同年龄小鼠(幼年鼠、青年鼠、老年鼠)造血系统的损伤及恢复的影响,探讨幼年鼠、老年鼠受照后造血系统的变化及其与青年鼠的差异。方法不同年龄(幼年鼠:3周龄、青年鼠:8周龄、老年鼠:14月龄)雄性C57BL/6小鼠各60只,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2 Gy照射组、4 Gy照射组,每组各20只。其中,照射组小鼠用137Cs γ射线给予全身照射,对照组给予假照射。分别于照射后第3、7、14